|
德國安全當局早就警告BMW、賓士等國內企業,必須慎防中國獲取商業機密。 新華社 |
美國起訴五名中國軍官從事商業間諜活動,上周在國際間掀起軒然巨波,也在德國工業界引發共鳴。事實上,在中國大陸有龐大商業利益的許多德國公司,都已採取嚴密的措施保護自家的智慧財產權。
金融時報報導,德國是中國在歐盟的最大貿易夥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值去年達670億歐元,主力產品包括汽車和機械等。中、德雙邊經貿關係未來有望更加鞏固:中國今年已在柏林設立第一個歐洲商會,並將成為明年漢諾威CeBIT消費電子展的最大參展國。
但即使如此,很多德國工業界人士相信,他們必須小心提防中國搜集情報。負責德國國內安全的聯邦憲法保護局 (BfV)警告德國企業說,中國正投入「龐大的人力資源」,積極獵取商業資訊。
要求匿名的德國中型企業發言人說,政府警告企業到中國出差時必須採取系列安全防範措施,避免在簽證表格上提供詳盡資訊,例如個人電子郵件地址等。
這家公司在中國經營有多家工廠,出差中國的員工會輪流使用一批「乾凈」的手機和筆記型電腦,一旦離開中國,裝置上的所有資料都會徹底刪除。
此外,拜訪中國期間,員工的手機和電腦內僅含有出差所需的資訊,員工不得從中國登錄母公司的內部網絡。對成千上萬在中國拓展業務的德國企業來說,這樣的預防措施已是司空見慣。創新工程產品的出口是德國中小型公司賴以生存的命脈,如何嚴守技術秘密也成為重大的隱憂和挑戰。
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表示,德國因為在歐盟與北約組織 (NATO)內都扮演重要角色,德國企業並且掌握尖端技術,所以「對外國情報機構格外有吸引力」。BfV警告德國企業,必須把前來德國訪問的中國代表團應視為安全風險,不可允許訪客在無人陪同的情況下進入工作區域。
BMW汽車和西門子總部所在的巴伐利亞邦BfV去年並且警告,中國情報機構正試圖獲取當地公司的技術機密,尤其是再生能源、環保技術、資訊與軍事科技等多項領域。
BfV並且表示,中國也利用居住在德國的中國工程師、訪問研究員與實習生,協助搜集商業情報。
德國工程聯盟的產品與技術保護經理齊瑪曼說,德國工業遭遇的任意攻擊已經減少,但針對特定資訊的攻擊則明顯升高。而且,這類攻擊的對象往往鎖定在管理層的周遭員工,因為這些員工能夠取得頂尖主管的電郵。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