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音樂廳的法式堅持 2016年02月29日 巴黎愛樂音樂廳的外觀以合金鋼和玻璃為主要材料,外表看來彷彿被凹折的變形金剛,設計當時也引發美/醜輿論爭議。(圖/取自philharmonie de paris instagram) 巴黎愛樂音樂廳內部幾乎找不到直線,與傳統長方形、「觀眾與舞臺對立」結構的傳統音樂廳,截然不同,聆聽音樂感受格外清透。(圖/時報旅遊提供) 給人源源不絕各類感官洗禮的巴黎,是許多人遊歐洲的首選,除了文化的傳承之外,巴黎也不斷提出突破性的概念,為都市更新寫下新的典範。2015年1月落成的巴黎愛樂音樂廳(Philharmonie de Paris),被譽為巴黎新地標,但是詭異的造型令一般人難以理解,一度掀起美與醜的正反交鋒,但其幕後有著法式堅持的故事。 巴黎愛樂音樂廳在2007年,由法國文化及通信部等宣布成立,頂尖的得獎建築師努維爾(Jean Nouvel)操刀,原本估計成本1億7千萬歐元,這已經是夠驚人的數字,但過程當中爭議不斷,各方意見錯縱複雜,同時又遇上通貨膨脹及建築本身複雜性等種種因素,最後結果是以高達3億8千萬元建成,使得建築師Jean Nouvel身心俱疲,同時他也對於建築過程當中,一些他的意見與堅持被「略過」,深感不被尊重,尤其他認為「整個音樂廳主體尚未完工,音響測試也未完成,卻趕著開幕」,所以最後竟然缺席了他一手打造的新音樂廳落成典禮,到現在都還不願意自己的名號與這座建築連上關係。 但是輿論最後還是給這位建築師還了清白。外界認為,巴黎愛樂音樂廳的牆壁及樓廳,透過幾乎看不見任何直線的曲線設計與內裝材質的堅持,使得音樂廳內的聲音傳遞格外清透,被評為世界十大音響效果最佳的音樂廳。更重要的是,Jean Nouvel打破原有傳統的「舞臺與觀眾對立」的席位安排方式,大膽設計成環形,觀眾圍繞著舞台,加上高矮參差的座位設計,力求達到最佳的音響效果,堪稱新時代聲學設計的最佳展場。 這棟建築的表面以合金鋼和玻璃為主要材料,令人無法描述的立面,就像一個還沒變身的變形金剛。更令人驚嘆的是,內部的空間也可以「有機」長大,褶皺形態的演出大廳,至少可容納2400位觀眾,必要時可還能擴充到容納3650人。除此之外,愛樂音樂廳還擁有完備的配套設施,排練廳、展覽區、餐廳、咖啡廳、互動工坊等。觀眾還可以到音樂廳的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