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小鎮產業沒落 靠環保重生
【編譯胡夢瑋/綜合報導】瑞典鋼鐵製造重鎮埃斯通納(Eskilstuna)因產業在1970年代急速衰敗,失業率高達16%。不過,當地市民利用資源回收,從家裡、商場到垃圾處理場,步步遵循永續經營概念,讓這個城鎮再度復甦。
2012年,埃斯通納立志要做瑞典,甚至是全球最綠的城市。該市使用沼氣油電公車、低碳發電,並使用發電多餘的熱能來加熱自來水。
在家裡,市民利用七種顏色垃圾桶做垃圾分類,綠色裝廚餘、粉紅色為紡織品、灰色是鋼鐵類、黃色紙類、藍色裝報紙、橘色丟塑膠、黑色為綜合回收。
2015年8月起,人們也可以將不要的東西送給二手百貨公司ReTuna(Tuna為當地的外號)。座落於Retuna Återvinningscentral回收中心旁的ReTuna商場,由埃斯通納公所擁有的公司經營。
居民可將不要的玩具、家具、衣服、家飾、電子產品等交給ReTuna。Retuna員工會做初步篩選,決定回收物是否可用,接著送到商場店家,店員接著進行第二步篩選,挑選他們合意的物品進行改造、修理,物品重生後賣出。
ReTuna不只是二手商場,它致力於推廣環保理念。該商場舉辦活動、研討會、主題日等,全部聚焦在永續經營。ReTuna每年有近300組團體參訪,多數為學生。一名帶團參訪的印度老師表示,ReTuna是一個非常發人省思的地方。
ReTuna證明永續經營是可行的。該商場將回收物改造後售出,2018年銷售額約3914萬新台幣。商場經理安娜.伯格斯通(Anna Bergström)表示,開店當天有6000人拜訪,此後平均每天有700名訪客。
而被ReTuna淘汰的物件,會送到Lilla Nyby垃圾處理場。
Lilla Nyby和其他垃圾場不一樣的是,人力少的可憐。不過,該廠擁有許多輸送帶。輸送帶上的垃圾袋經過攝影機辨識後依顏色分類,這道程序讓只有五個人力的Lilla Nyby,每年可處理兩萬噸的垃圾。
垃圾場經理海樂斯通姆(Mattias Hellström)表示,人們過去必須到超市做垃圾分類,簡單的新系統讓更多民眾願意做回收,輸送帶也有97%的精確率。
Lilla Nyby也做廚餘處理。將廚餘處理成堆肥後回售給居民,廚餘製造的沼氣也被用來當做公車能源。Lilla Nyby後方有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設施。他們正在研究使用蛆分解食物,然後再將肥大的蛆拿來當動物飼料。
但有人質疑,若是這個計畫如此成功,為什麼瑞典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國家沒有採用?當地能源局局長碧拉絲(Kristina Birath)表示,這個計畫需要大面積土地運作,也需要更大膽的綠色政治家。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