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歷史的居民樓如麻將般突然倒塌。幾天來,種種疑團縈繞在大陸公眾心頭:究竟是設計施工時就埋下「苦果」?還是使用不當所致?鑒定為C級危房為何在隔天就粉碎性倒塌?
徹查原因、深究責任無疑是當務之急。而同時引起注意的,是上世紀80年代後,大陸各地城市化建設提速,大批樓房密集建成。如今,許多樓房的建設年齡已經陸續達到20年、30年。有人擔憂,一些城市良莠不齊的建築進入“品質報復週期”。那麼,這些建設時間超過20年的老舊樓房,到底存在哪些隱患?
按照大陸《民用建築設計通則》的規定,一般性建築的耐久年限為50年到100年。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建築的實際壽命與設計通則的要求有相當大的距離。2010年,住建部的一位負責人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上說:「我國是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卻只能持續25-30年。」相較之下,英國建築的平均壽命達到132年,美國是74年。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