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帶上的共同體:台日地震後的文化財搶救
臺灣與日本同為多震之島,地震在歷史上造成許多毀壞。受到地震災害的,除了有形的房屋財產,還有代表人們過去生活的「記憶載體」——包含對個人、家族或地域社會有著重要意義的物件——除了作為文化資產的意義,也由於在重建過程中對於災民的心靈重建意義重大,1995年阪神地震及1999年921地震後,日本與臺灣兩地的文化體系,開始重視災難後續文化資產的搶救與保存。
311東北地震
2011年3月11日下午2時46分,日本東北外海處發生了芮氏規模9.0的大地震,後稱「311東北地震」。隨後而來的海嘯造成無數傷害,福島核能電廠發生事故,附近居民因而大舉撤離。此次災害造成死亡、失蹤人數近2萬人,受傷人數6,100餘人,受災建築物達110餘萬棟。
地震和海嘯不僅破壞了人們的住家財產,也破壞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在這場地震災害中,原本收藏當地人們生活記憶的博物館與資料館,以及保存當地歷史記憶的古老建築也受到破壞。為協助受災地區恢復生活,日本政府、博物館及大學等機構投入作為地區精神重心的文化財搶救,更進一步著手保存社會集體對震災的共同記憶。
311地震後,由日本文化廳發起,以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為中心,成立「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被災文化財等救援委員會」,進行文化財搶救。這個搶救行動是日本文化界,透過博物館等網絡串連全日本,嘗試跨領域的搶救地方文化財,目標不僅是搶救受法定指定的珍貴文化財,也搶救與地域生活相關的文化財,為災後復興保存當地歷史記憶,以及提供生活重建的素材。
除了災區地域生活記憶的保存,災後被迫遷徙到其它地方避難的人們,在這段避難、轉換未來生活空間的過渡期間,也受到當地及各地聲援、照顧。這些代表著震災記憶的物件,被日本筑波大學等單位保存。這些物件在當下撫慰了災民的心靈,如果沒有計畫性的進行保存,未來的人們將無從體會。
2016熊本地震
2016年4月16日日本發生芮氏規模7.3的大地震,此前4月14日,已先發生芮氏規模6.5的前震, 總共造成220餘人死亡,17萬800餘棟房屋損壞,避難人數達18萬3千餘人。熊本地震發生後,由於累積了阪神地震及311東北地震的經驗,在地震後除了人員搶救,國立文化財機構接受了日本文化廳委託,同時啟動了地區重要文化財以及生活物件的搶救。
當地民間組織、政府也計劃性地投入重建復興行動,關心的面向包含地區居民身心靈、生活軟硬體的需求以及經濟活動等,進行地區整體性的重建復興,協助熊本受災區災害中重建、復原,並恢復到地震前的活力。
為因應熊本文化財的受損,國立文化財機構組成「熊本縣被災文化財救援事業」,並與在地的文化財搶救網絡,如熊本受災史料搶救網絡(熊本被災史料レ スキューネットワーク)、熊本縣博物館網絡中心 (熊本県博物館ネットワークセンター)等單位合作進行搶救。截至2016年11月22日為止,動員包含國立文化財機構及各地相關人員近600人次,共搶救了近6,000件的文化財。
這些記憶保存及搶救工作,也透過多元的方式,讓大眾看見與了解。熊本的地方報社在震災後集結了報導資料,出版了多本有關熊本震災的專書。熊本縣立美術館與熊本各相關單位合作,於熊本縣震災一周年時,辦理「震災與復興的記憶@熊本特展」(震災と復興のメモリー@熊本),展示歷史上的熊本地震記憶。熊本縣政府也透過觀光宣傳手冊、宣傳單等等不同形式,向外界宣告目前重要文化財修復狀況及進度,喚起社會對文化財受損的同理心及關心。
益城町、阿蘇等地,為熊本地震受災較嚴重的區域。其中位在熊本縣中部上益城郡內的益城町,由於位在震央,町內遍地滿目瘡痍,超過90%的房屋受破壞。熊本重要觀光地區阿蘇,也衝擊巨大,鐵道至今尚未完全通車。
地震災後為了恢復地方的活力,並維持當地的日常生活運作,益城町當地經濟組織 「益城工商商會」集結在地15家遭受震災毀害,無法在原址重新開業的店家,包含美容院、服飾、園藝、飲食等等民生店家,在災後不久6月25日開設了「益城復興市場・屋台村」。復興市場僱用因地震失去工作的人,目的是為了維持地區的經濟活動,讓居民可如常的進行日常生活的購買、零售。現在這個市場仍在運作,因為當地人認為,當救災資源逐漸退場,市場便成為益城町災後自立重建的重要基地,可以繼續支持益城町人們的生活,直到益城町重新恢復到地震前的活力。
臺南206地震
臺灣於2016年2月6日上午3時57分發生芮氏規模6.6的地震,震央在高雄美濃,最大震度在臺南新化為7級。主要災情在臺南市,共造成117人死亡,主因是臺南永康維冠大樓倒塌,造成115人死亡。而在臺南各地有程度不一的災情,如關廟方家聚落、歸仁、新化等地的大樓倒塌,並在零星地方出現土壤液化情形。地震後發生後,在第一線的人員生命搶救之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災後投入維冠大樓倒塌後生活物件記憶的搶救與修復,並於修復後提供招領,期望能對搶救受災戶未來的生活重建盡一份心力。
作為一個歷史文化類型的博物館可以為地震做些什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大家的博物館」,又是位於206地震主要災區臺南的博物館。因此在206地震後的第一時間,臺史博團隊便開始進行此次地震的影像收集及記錄。
在人員救援穩定後,立即主動參與災後文化記憶保存工作。臺史博以倒塌的永康維冠大樓居民的記憶物件,為主要搶救對象。當崩塌的大樓構建等進入棄置場後,透過現場施工單位的協助,在殘瓦中蒐尋照片、成長紀錄及佛像祭祀用品等居民生活物件,後續並透過博物館的專業能力,修護了約300組物件,協助居民找回屬於自己的記憶物件。2017年2月4日開始提供居民認領,截至2017年3月18日為止,共有23個家庭領回104組物品。
※ 本文摘自《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原標題為:〈災難、記憶、保存〉。
《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
作者:趙小菁、陳怡宏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期:2017/10
作者:趙小菁、陳怡宏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期:2017/1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