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18

失智居家環境設計

營造友善失智居家環境 國健署建議從3面向做起 A- A+ 2018-03-31 11:14 聯合報 失智症 患者 由於認知功能退化,易出現空間認知障礙,可能對光線與陰影產生幻覺,或因無法分辨桌椅、地板空間感到焦慮不安。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建議,照顧者宜營造友善居家環境,首先可從顏色、光線、聲音三大面向做起。 王英偉表示,國內調查指出,高達9成以上失智者居住於家中,因大腦產生病變影響認知、判斷或辨識能力,可能無法分辨桌椅、地板與牆壁等空間、找不到門把進入房間、尿急卻找不到馬桶等而出現焦慮現象,可能對照明或光線造成的陰影產生幻覺,可能易有高度不安全感等。若居家環境令他感到熟悉、安全、容易辨識,就能讓他安心地重複做自己想做的事,盡量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 營造友善居家環境的方式之一,可利用不同顏色增加家中環境的辨識。王英偉舉例,客廳與臥室的桌椅、浴廁的馬桶坐墊、插座開關等,其顏色若能與地板、牆壁的顏色呈對比,就能協助失智者清楚分辨空間,快速找到標的,也更加安全。 營造友善居家環境的方式之二,可避免光線直接照射房間內、注意電視未使用時關閉電源,如此能減少光線、陰影與 噪音 刺激幻覺、幻聽或妄想產生。 日前傳出有失智者不慎引用清潔劑致死的憾事,王英偉提醒,廚房內危險物品可鎖進櫥櫃,瓦斯爐宜選擇操作簡易且安全者,爐具、水壺宜選擇患者慣用的。 失智不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留心10大警訊,及早就醫,有助延緩病程。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打造失智患者安全居家環境(廚房篇)。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打造失智患者安全居家環境(浴室篇)。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打造失智患者安全居家環境(臥室篇)。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打造失智患者安全居家環境(客廳篇)。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醫療的調解 減少訴訟成本

先調解?醫勞盟:醫師可能少上法庭 但仍難避免醫糾 A- A+ 2018-03-29 22:26 聯合報  醫療糾紛是造成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別醫師出走的原因之一,為降低醫糾發生,衛福部力推「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本會期通過立法。圖/報系資料照 醫療糾紛是成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別 醫師 出走的原因之一,為降低醫糾發生, 衛福部 從三年前開始試辦「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醫療爭議事件有百分之廿到卅進入調解程序,也減少雙方進入法律訴訟。「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力拚本會期通過立法,衛福部認為,有助改善醫病關係。 衛福部醫事司石崇良表示,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有三大重點,第一是衛生福利部將成立「醫療事故的專責機構」,主要負責評析意見,以及進行爭點整理,提供家屬有第三方的資訊,但是是否為衛福部成立或是委託其他單位設立,仍須等立法通過後,才會進行討論。 第二是一百床以上的醫療機構,需要強制設立「醫療事故關懷小組」,一旦發生醫療爭議事件,立即要進行關懷瞭解,九十九床以下的醫院或是診所,由指定的專業人員或是委託的專業團體,在醫療事故發生後,協助向家屬說明與溝通。 第三是提起醫療訴訟前,一定要進行調解,且調解期限以三個月為原則,必要時可以再延長三個月,同步還有除錯部分,重大醫療事故發生後,如重大傷害等,仿照飛安事故調查的機制,由衛生福利部額外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調查,防堵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石崇良表示,根據過去試辦計畫的結果,有二到三成的案件進入到調解程序,並有三到五成調解成功的機率,他認為該法案成立後,對於醫病關係絕對可以達到雙贏,也深信可以在本會期通過立法。 醫勞盟理事長儲寧瑋表示,該法案雖然可以減少對於醫師上法庭的次數,但是仍然沒辦法避免醫糾的發生,最根本的方法,仍是改變 患者 會於醫療的認知,增加溝通的管道,且訴訟之前會先進入調解階段,家屬可能會在該階段提出賠償,對於醫院、醫師都可能造成負擔。

國土計畫

國土計畫出爐 全國農地大減10餘萬公頃 A- A+ 2018-03-27 23:44 聯合報  內政部長葉俊榮宣布全國國土計畫草案,全國農地將從九十三萬公頃,降為七十四到八十一萬公頃之間。圖為宜蘭縣冬山鄉三奇村伯朗大道。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 長 葉俊榮 昨舉行記者會,宣布全國國土計畫草案,將劃設四大功能分區,其中農業發展地區,將以確保糧食安全為前提,制定供糧食安全 農地 需求總量。全國農地將從目前的九十三萬公頃,一舉降為七十四到八十一萬公頃之間,縮減面積達到十二萬到十九萬公頃之間;未來不會有原非農地遭編訂為農地。 內政部依據前年五月一日公布實施的「國土計畫法」,已於三月十五日通過「全國國土計畫」,並於昨天呈報行政院進行審議,行政院依法必須在四月底前公告實施。 依據「國土計畫法」,全國國土計畫從擬定到實施需要分三階段六年時間完成,第一階段即施行後二年內,中央必須公告「全國國土計畫」;第二階段即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於全國國土計畫公告實施後二年內,公告實施直轄市、縣市的國土計畫;第三階段即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公告實施後二年內,公告實施國土功能分區圖。 葉俊榮指出,未來不會有本來不是農地,以後被編為農地,也不會有原本縣市有很多農地,以後全部不要有農地,未來只會在都市計畫與區域計畫的基礎上,做編訂與調整。 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表示,四年後全國農地的編定面積確實就會落在七十四萬到八十一萬公頃之間,農地確實會大幅縮減十餘萬公頃。不過他表示,現在很多被編定為農地的土地許多都已不堪或無法使用,有些是過度鹽化,有些則地層下陷無法灌溉,像雲嘉南平原在台十七線以西,就有四、五萬公頃已鹽化且沒有灌溉溝渠到達的土地,竟還被編定為「優良農地」,這對農民而言非常痛苦。 葉俊榮說,之前討論全國國土計畫草案時,原有意將各縣市應分配的農地總量,分別匡定,但考慮到如此將限縮各地方政府訂定各縣市國土計畫時的自主規畫的空間,因此決定不硬性賦予各縣市總量配額,而是最終由中央審議時,進行總量的控管即可。 葉俊榮表示,依國土計畫法,全國國土計畫將劃設四大功能分區,包括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在國人都具有高度共識的國土保育與海洋資源兩個功能分區劃設之後,再確定「農業發展地區」,地方政府就可以更為自主與彈性地規劃

工程設計檢討

桃機三航廈設計不優 動線費時… A- A+ 2018-03-21 00:20 聯合報 周文軍/中正航空站前主任(台北市)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設計外觀。 圖/桃機公司提供 桃園機場 旅客快速成長,航廈超飽和使用,大家都期盼三期航廈能夠早日完工啟用,但三航廈規畫設計卻令人失望。 三航廈規畫年運量四千五百萬人次,平均每天十二萬三千多人次,相當於今年春節一、二航廈旅客量總和。但旅客報到、通關空間多僅較二航廈略增,僅及四千萬人次以上國際航廈普遍規畫三分之一至一半。 雖增置許多自助設施,因排隊、旅客移動所需空間嚴重不足,易發生極擁擠現象。無旅客座椅區設置;機場公司、 海關 、移民署服務台,銀行、保險等櫃檯,設置於報到櫃檯最前端,影響報到櫃檯運作。 證照查驗,來台旅客除少數可申請 自動通關 ,餘全需人工查驗。人工櫃檯數與二航廈相當,如全提供來台旅客查驗,每小時查驗能量入境一千八百、出境二千四百人次,無法滿足來台旅客平均每小時入境二千四百、出境二千七百人次,尖峰時段尚需增加三分之一需求。人工櫃檯前排隊空間亦明顯不足。 遇自助、自動化設施無法正常運作或因故需全人工作業時,設施能量、排隊空間不足將嚴重影響班機起飛時間。 入境證照查驗罕見設於航廈四樓。旅客需上四樓,證照查驗後再往下到一樓提領行李。行程比一、二航廈要多二至四分鐘。四樓至一樓,電梯、電扶梯穿越三樓出境層,使出境大廳減少十八公尺寶貴縱深利用。無法如二航廈,於四樓提供出境餐飲、休息空間,降低出境服務水準。 機坪交通道捨棄二航廈前後設置方便機坪運作方式,改集中於登機廊廳前設置。空橋淨空提高,登機門需設於三樓,空橋長度較二航廈約增加卅公尺。坡度大幅增加,跨越交通道固定段坡度百分之八、較國際機場普遍設計百分之二陡許多,低機門機種需全程陡坡度,行走較吃力。登機作業時間拉長,易影響起飛時間。無內候機室設置,登機廊廳無法如二期廈多元化布置、服務。規畫對旅客、機坪運作均不利。 航廈區設置主要是提供旅客登離機所需作業空間、服務,但航廈旁多功能大樓規畫龐大面積的辦公大樓、旅館、商場使用空間(連同二期停車場建設)。無土地可供航廈未來擴建,不利機場、民航發展。 三航廈旅客服務空間小、動線費時、設施不足、很多旅客需要服務都沒空間設置,服務水準不及一二航廈。預算不比國外

AIT內湖

亞洲最貴美國大使館在台灣 細數AIT的前世今生2018-03-21 08:00:00 聯合報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預計今年夏天從大安區搬遷到內湖新址。AIT昨天透過臉書發布影片,由處長梅健華(Kin Moy)宣布這項消息,影片也揭露內湖新址的畫面。 AIT台北辦事處目前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曾經是美軍顧問團團本部所在地。在台美斷交前,美國駐華大使館曾位在北門附近,不過,在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美國大使館也跟著關閉。 圖為興建中的AIT台北辦事處內湖金湖館新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駐華使館 從北京東交民巷到南京 美國駐華使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法國相繼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隨後,美國在1862年在東交民巷路以南、御河以西設立公使館。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美國駐華公使也由北京改駐南京。 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因局勢不穩,美國在1950年才重新在台北市派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並裁撤美國駐台北總領事館。1954年後,大使館遷至北門附近,門牌地址編為台北市中正路1842號。1979年2月28日美國大使館關閉後,現址改建為財政部國稅局。而大使館舊址在2002年被江蘇省政府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駐華使館遷台 曾遇兩次大型抗議 台灣群眾不滿美軍法庭隊美軍上士雷諾槍殺劉自然案判決,民眾包圍破壞美國大使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駐世界各國的大使館,都常常是被抗議甚至恐怖攻擊的對象。儘管我國和美關係一向不錯。但台北的美國駐華大使館還是曾遇過兩次重大事件,一是劉自然事件,另一件則為中美斷交抗議事件。 劉自然事件 數百抗議民眾在美大使館外,將停放的13輛汽車一一推翻砸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57年5月24日,駐台美軍上士雷諾涉嫌槍殺革命實踐研究院職員劉自然,美國軍事法庭將雷諾無罪釋放遣送回美,引發輿論譁然。當時,近2千名民眾到美國大使館抗議,搗毀汽車、桌椅,將公文散落滿地,並企圖扯下美國國旗。 美方聞訊震怒,軍警晚間宵禁,中美關係陷入緊張。國人雖同情劉自然冤死,但受美方壓力,經外長葉公超、駐美大使董顯光向美國道歉,且將維安軍憲警三長免職,才漸平息。 劉自然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