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還有未來嗎? 大陸留日學者驚爆這個現象
日本自從於1985年與美國等國家達成關於匯率的廣場協議後,泡沫經濟破裂,失落了20餘年。近日,又有大陸學者探討日本人究竟還有沒有未來?起因於一個現象:大學生不讀書!
任教於日本杏林大學的大陸學者劉迪在環球網發表文章,引述日本一項調查結果,半數日本大學生每日讀書時間為零。劉迪說,作為一名身在日本教學的教師,對此也深感困惑。
文章表示,現代國家競爭力中包括國民閱讀力,國民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二戰後日本曾多次立法推廣國民閱讀運動。即使到今天,人均報紙訂閱數、人均每年書籍閱讀數這些數據,日本仍領先世界,但「不讀書」現象正在日本蔓延。
劉迪說,他讀書時,20多分鐘路程,沿途的古書屋鱗次櫛比。但今天書店已大為減少,存留下來的店鋪變得破舊,淹沒在拉麵店、手機店。今天的日本報刊,仍有著名企業家推薦閱讀專欄。人們發現許多企業領袖很愛讀書。不過,這些讀書人已漸漸老去。
他表示,對年輕人而言,讀書包括兩種類型,一是國民教育系統中的閱讀,另外一種是自由閱讀。前一種閱讀減少,將損害國民教育,后一種閱讀減少,可能削弱人格、良識形成環境。整體讀書時間減少,可能損害年輕一代的包容力、想象力。其結果對整個民族的創造力將是災難。
文章也說,日本人不讀書的現象,既是日本社會整體變化的反映,也與現代世界的發展趨勢相關。二戰後,大學數量增多、入校生源增加,大學與現代工業制度同步,成為生產消費社會的齒輪。全民都是大學生的時代,大學生也丟失了桂冠。大眾社會取代精英社會,這種現實導致閱讀方式發生變化。
劉迪省思,目前日本的中堅勞動者,是在游戲、動漫、電視影響下成長的一代,他們的閱讀對象,已從書變為動畫、文字、聲音等綜合信息。日本是漫畫大國,不但在娛樂領域,而且在許多專業領域也有很好的漫畫,很多日本年輕人知識的重要來源是漫畫。日本知識分子也在反思,作為讀書風氣曾經熾盛的國度,是否仍要堅守讀書,讀書定義是否可以擴展?技術革命以及人類社會結構的變化,不斷改變人類閱讀歷史。今天,大學圍墻之外的變化,正在逼迫圍墻內教育方式的改變,而日本的教育機構,似乎并未認真理解這種變化的意義,更未做好準備。
劉迪目前任教於杏林大學大學院國際協力研究科,主授日中關係。
(中時電子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