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賓塞專欄/富足之下的悲觀主義…
儘管全球整體幸福水準持續改善中,但多數民眾似乎都對此無感、或因為各項立即問題及憂慮而使幸福感打折。原因何在?
經濟數據與民眾感受之所以出現重大歧異,主要是由新聞周期所塑造。自從數位化與社群媒體問世後,新聞周期已縮短到以分鐘計,促使各種不精確、膻色腥、虛假或內容嚴重偏頗的新聞持續流出。負面新聞一向叫座,且社群媒體讓用戶能夠「自選」內容,結果可能使既有的偏差更強。
不確定性也可能引發人們對趨勢的評估更為悲觀。在已開發國家,全球化與自動化使勞動市場及所得分配發生重大轉變。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將持續接管經濟活動,而人們普遍認為國家治理結構根本無法掌控此一趨勢,因而嚴重質疑各項因應政策。
再者,總體經濟數據也常遮掩局部性的問題。儘管全球化的利益甚大,但分配卻不平均。許多區域與在地經濟體系都發生就業流失及產業全面衰落,也使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因此經濟成長的分配型態已成為首要關注的議題。
依據市場經濟理念,所得及財富出現一些差距應可容忍,但所認同的標準並不一致,於是真正的問題在於社會對公平的認知,這又是非常難以量化的指標,只能以菁英觀點、高度透明及約束極端來衡量。
社會對經濟趨勢的想法,某種程度上會決定政府的因應做法。例如,歐盟調查顯示瑞典80%的民眾「對機器人及AI表達正面看法」,但(Pew)機構的調查卻顯示72%的美國人「擔心未來機器人及電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
瑞典人普遍認為科技是提升競爭力、激發生產力成長的要件,產生的利益將分配給勞工、管理階層及老闆,而且瑞典有廣泛的社會安全制度來支持民眾轉型。美國人之所以悲觀,部分是因為缺乏適當的因應政策,且社會安全網也不夠完善。
至於開發中國家,中國及印度對全球化及數位科技的態度也傾向正面,認為這些是經濟成長的引擎,而非威脅。
儘管當前經濟與社會不乏挑戰,但不應讓挑戰掩蓋住長期的正向趨勢。療癒悲觀主義的作法其實非常實際:就是決策應以事實為基礎,並以科學探究與社會團結的態度來塑造政策。
(作者Michael Spence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