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兆大餅很難搶…促參案解約逾1成
這門生意不好做!政府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促參)案件共一千七百件、民間投資金額一兆六一○四億元,契約期間動輒數十年,至今年七月止,已有一九一件提前解約,占已簽約案件數的百分之十一點二四;終止契約案件總額高達一四九一點九四億元。財政部促參司表示,累積的經驗愈來愈多,近年簽約案件的解約率已較早期低。
政府財力有限又較僵化,因此訂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放寬土地、籌資等法令限制,提供融資優惠、租稅減免等諸多誘因,透過BOT、BTO、ROT等方式,引進民間投資興建公共建設及營運。
從一九一件解約促參案來看,立法院預算中心表示文教設施件最多、其次為觀光遊憩設施,第三高為交通建設;至於解約契約金額前三高,分別為觀光遊憩設施、其他類別及交通建設。
政府推動的促參案最知名的是台灣高鐵,並創下全世界BOT單項金額最高紀錄;此外,高速公路ETC、台北一○一、桃園機場免稅店等也都是促參案。不過,促參案近年來有不少觸礁案例,包括大鵬灣BOT、故宮南院BOT等都解約;台北大巨蛋BOT還在爭議中;台北雙子星BOT流標多次好不容易標出又被中央打回票。
分析促參案的主要解約樣態,促參司長王秀時說,首先是政策面因素,例如公共設施範圍及周邊環境改變、公共設施因主辦機關政策改變另有他用等因素;以夫妻關係形容,就是一方變了心,自然很難再在一起。其次是民間機構違反法令或契約約定,如去年吵得沸沸揚揚的慶富集團子公司慶洋承攬的海科館興建營運移轉案,因慶洋未依約如期興建,主辦機關限期改善也未完成改善,最後只好終止契約。
第三是財務因素,民間機構因經營不善、經濟景氣不佳、物價上揚等因素導致虧損而解約,如大東山珠寶集團承接澎湖水族館擴建整建營運移轉案,因不堪虧損,二○一四年終止契約。
此外,天災、民眾抗爭及全球景氣影響,為第四種常見的解約原因。王秀時舉例,二○○九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委託民間經營的六龜服務區建物及設備嚴重損害,無法營運,雙方合意終止契約。
王秀時說,其他解約因素包括招商文件規範不周、環評沒過、涉考古遺址無法續辦、法規改變或以為會改但未改等因素;如台東三仙台旅館BOT案,因環評時發現基地有依法應保存但尚未公告畫定的遺址,開發範圍與規模受限制,民間機構因此終止契約。
促參司統計,截至今年八月底,累計終止契約一九一件中,卅五件已依促參法辦理並成功簽約,卅七件依其他法令辦理並成功簽約,五十二件收回政府自營,廿二件因故無法續辦,兩件仲裁程序進行中;還有四十三件研議中、依促參法或其他法令辦理,持續追蹤列管。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