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 2013

環境權

拼經濟才能拼外交

肯亞世紀鐵路 促進區域貿易 【聯合晚報╱ 肯亞總統肯亞塔本周四主持肯亞一條鐵路的開工典禮,這是肯亞史上最大的基礎設施工程,也是價值138億美元(台幣4140億元),由中國出資打造的區域鐵路的一部分,目標是促進區域貿易和削減出口成本。 這條使用標準軌距(1435公釐)的鐵路即將動工,連接肯亞的印度洋港口蒙巴薩,和肯亞毗鄰烏干達的馬拉巴市,2018年前將延伸到烏干達、坦桑尼亞和盧安達。 肯亞和中國的合作協定價值50億美元,是肯亞塔今年8月訪問北京時簽訂。 實際投入這段鐵路的確實金額沒有透露,但肯亞政府說,中國將負擔大部分資金,肯亞這邊則用國家預算和課徵進口稅來支應。 肯亞塔在蒙巴薩舉行的典禮上表示:「我們計畫鐵路在2018年以前運轉。這件事很急迫,我們承諾實現這個夢。」 運輸成本大減6成 肯亞塔表示,鐵路完成後,本區域的運輸成本將會降低60%以上。 他說:「然後,這項效益將會刺激生產,並且降低商品和服務成本。有了堅實的基礎設施,一個經濟體才能欣欣向榮。」 新鐵路將從蒙巴薩經過肯亞首都奈洛比,連到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用意是補強英國人在20世紀初期鋪設的現有鐵路。 肯亞經由鐵路運輸的貨物,出口品包括茶和咖啡,進口品有麵粉、蔗糖、機械。 新鐵路將能承載比較重、比較大的貨櫃,而且行車速度較快,有助減輕當地道路的壓力。那些道路不勝交通負擔,損壞嚴重。 肯亞和烏干達都有長期管理不善的問題,也就是政府沒有做好現有鐵道和車輛的維修。結果是,肯亞很多運往其內陸鄰國的貨物必須走公路。有了新鐵路,情況當能改善。 新鐵路由中國大陸的「中國路橋工程公司」承造,蒙巴薩「碼頭工會」曾反對,因為沒有競標,政府逕自把案子交給中國路橋。 肯亞官員說,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同意負擔打造新路的巨額成本。 肯亞塔周四致詞,盛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這個鐵路案的「親自關心和支持」。 肯亞塔並表示,延伸到坦桑尼亞的路段下個月就會動工。這個區域曾有許多擴張公路和鐵路的計畫沒有列入坦桑尼亞,坦桑尼亞頗有怨言。 肯亞另外斥資6700萬美元,在蒙巴薩開闊新的泊位來容納更大的船隻。區域內的幾個國家已同意,為了促進跨國界貿易,取消非關稅障礙,而且不收簽證費。 肯亞和烏干達都發現石油,兩國已考慮鋪設一條彼此互連的油管,通到肯亞北岸一個新港,以利出口。 全文網址:  肯亞世紀鐵路 促進區域貿易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

經濟要復甦.真的很難.年輕人將轉而怨世.或工作能力下降就更麻煩.

失業率破24.4% 歐洲青年日子難過 【聯合晚報╱ 歐元區年輕人約四分之一失業,圖為保加利亞年輕人假扮接受訓練的士兵,抗議高失業率、低所得等問題。 路透 歐元區青年面臨更加惡化的失業危機。官方數據顯示10月青年失業率為24.4%,創下新紀錄。特別是西班牙、義大利與葡萄牙的25歲以下青年,想找工作簡直難上加難。 歐盟統計局29日公布數據指出,25歲以下青年失業率10月的數據為24.4%,比9月增加1.1個百分點,代表10月25歲以下青年有358萬人找不到工作,比9月多出2萬人。歐元區整體失業率為12.1%,或相當於1930萬人。 希臘8月時的青年失業率高達58%,創下歐元區國家的歷史高點。西班牙10月的青年失業率增至57.4%;義大利10月青年失業率增至41.2%;葡萄牙10月青年失業率為36.5%。 債務纏身的希臘整體失業率為27.3%,仍然是歐元區最嚴重的;西班牙是26.7%,排名第二。 這些位於歐洲南部的國家失業率與歐洲北部形成強烈對比,如德國青年失業率僅7.8%;荷蘭為11.6%。然而荷蘭29日失去3A主權債信最高評級,被信評機構標普(S&P)調降長期主權評級至AA+。標普指出,荷蘭經濟發展前景削弱,增進金融穩定與擴大就業市場面臨挑戰。 歐盟各國領袖本月稍早宣布,未來兩年將解決青年失業率逐步提高的問題,他們並未宣布新計畫,但表示現行的計畫能解決問題。德國總理梅克爾曾指出,青年失業「可能是歐洲面臨最嚴重的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15日警告,再不解決青年失業危機將造成犯罪率增加、拖累經濟復甦、歐洲社會環境惡化。 全文網址:  失業率破24.4% 歐洲青年日子難過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29868.shtml#ixzz2m7khJC6i Power By udn.com 

比特幣帝國運作資訊圖

先進國家也開始學習集權統治與思想控制了

六成日人反對 「秘密保護法」眾院過關 【聯合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廿六日出席眾院審議「特定秘密保護法案」的特別委員會。 (路透) 日本眾院廿六日審議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案」,旁聽席有民眾舉起海報抗議,遭警察架離。 (美聯社) 日本國會眾院廿六日通過備受爭議的「特定秘密保護法案」,隨後移交參院審議,預計將於本屆國會十二月六日結束前表決通過,正式生效。「特定秘密保護法案」是對洩漏國家機密的公務員實施懲罰的法案,牽涉領域包括國防、外交、反間諜、反恐四大層面。一旦公務員洩露相關機密,最高將面臨十年刑罰。合謀者和教唆者將面臨五年以下徒刑。 法案自推出以來,就遭到日本各界反對,民調顯示六成民眾認為知的權利將受到損害,人權遭到侵害。 為了貫徹首相安倍晉三通過該法的意志,執政聯盟的自民、公明兩黨先在眾院國家安全保障特別委員會上強行表決,交付傍晚的眾院大會進行表決。民主黨、共產黨、社民黨、生活黨表示反對,維新會議員中途離席抗議。 執政聯盟掌握人數優勢,以起立鼓掌方式通過法案。旁聽席有民眾朝安倍大罵「你不要臉!」當場被駐衛警制伏。 該法案除將四大領域特別需要保密的情報指定為「特定秘密」,並用含糊的字眼在附表中列舉武器、彈藥和飛機數量與性能等廿三類「特定秘密」。處罰刑度與日本「國家公務員法」規定的洩密者最高處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相比,嚴重許多。 安倍宣稱法案目的在於保護人民安全,並表示通過該法才會讓美國等盟邦更願意分享情資。美國駐日大使館副館長唐偉康曾表示,通過該法將讓日本變成「更有效的盟邦」。他呼籲安倍政府過程必須透明,並向鄰國解釋清楚。 儘管安倍晉三表示將設立第三方機構,對政府設定「特定秘密」的正當性進行監督,但日本媒體普遍認為,該法案的實施將侵害民眾知情權和媒體的報導自由。 全文網址:  六成日人反對 「秘密保護法」眾院過關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322459.shtml#ixzz2lnuvIHOT Power By udn.com 

聰明反被聰明誤

美監控玩過火 燙傷自家科技業 【經濟日報╱ 美國國安局的情蒐計畫在全球引發軒然大波,重創美國科技業者的形象和海外業務,營收料將受拖累。 (路透) 美國國安局(NSA)電子監控計畫引發的風波,已掀起外國投資人對美國科技公司在資訊安全方面的疑慮,不僅打擊科技業者的海外業務,也重挫美國為提倡網路自由所做的努力。根據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TIF),到2016年全球企業公用雲端市場規模可望達2,070億美元,但情資蒐集造成的資安疑慮,可能使美國科技業者的營收最多減少350億美元。 產業團體雲端安全聯盟(CSA)的調查顯示,從5月至今已有10%的非美國會員取消與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的合約,並有56%對使用美國業者服務的意願降低。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網路國政計畫負責人希利說:「人們不再那麼信任美國與美國企業。你將看到網路空間開始浮現國界。」 中、俄等國已因此找到加強網路管制的合理性,印度、墨西哥、南韓等新興經濟體也打算進一步設限。思科(Cisco)說,監控風波使新興市場的客戶遲疑不決。 Akamai科技公司執行長雷頓日前在彭博資訊舉辦的「展望2014」大會上說:「這對美國公司實為憾事。特別是在德國鬧得沸沸揚揚,已激起反美國企業的情緒。」 巴西正考慮立法要求Google等美國公司,使用當地資料中心或政府開發的設備。這將重創美國業者,巴西上半年路由器銷售額中,有10%歸瞻博網路(Juniper Networks),有56%歸思科。 美國商會執行副主席布利恩指出,科技業不是唯一受害者,他點名金融、製造、醫療保健到教育等領域的中小企業也將受害。 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n Foundation)資深會員麥金農說:「從我們的經濟有多依賴資訊經濟以推動成長來看,潛在衝擊相當巨大。那正是美國優勢逐漸增強的領域。」 全文網址:  美監控玩過火 燙傷自家科技業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E7%BE%8E%E7%9B%A3%E6%8E%A7%E7%8E%A9%E9%81%8E%E7%81%AB%20%E7%87%99%E5%82%B7%E8%87%AA%E5%AE%B6%E7%A7%91%E6%8A%80%E6%A5%AD-8322297.shtml#ixzz2ln

智慧有價之保護.沒料到卻成為企業訴訟獲利工具.增加營運風險.而不敢不提列準備金.所以看待每一件事都有正反面

無形資產崛起 造就緩成長 【經濟日報╱薩夫特】 企業囤積現金,可能僅是知識經濟崛起始料未及的後果。若果真如此, 不僅有助解釋企業為何認為該坐擁巨額現金,也說明經濟復甦和就業成長為何疲弱。 聯準會(Fed)9月公布一份研究,將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成長比較無形資產,例如智慧財產權,或企業得以提供商品、勞務的過程和經驗。 Fed經濟學家法拉托(Antonio Falato)和辛姆(Jae Sim),以及馬里蘭大學教授卡迪爾珊諾瓦(Dalida Kadyrzhanova)表示:「利用新方法, 我們展示了無形資產是企業囤積現金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幾可解釋自1980年代以來現金持續增加的現象。」 企業留住滿手現金,不僅值得注意,也是一大謎團。 美國企業目前持有的現金幾乎是1970年代的三倍。外界解釋不一:有人說企業可能把錢放海外以避稅,也有人說高階主管因績效和每季獲利關係密切,所以不肯進行長期投資。也許有一部分為真,但並非事件全貌。 不管如何,坐擁現金對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在舊工業時代的經濟景氣循環裡,衰退結束後,由於需求復甦,追求高獲利的企業會大舉投資,從而帶動聘雇、消費支出和經濟成長的良性循環。 但這次,投資雖局部回升,速度卻很慢,盤旋在過去幾次衰退的谷底水準。 不論理由為何,企業樂於囤積現金,或寧願買庫藏股,也不肯建立新產能。 報告作者發現,現金水位和無形資產崛起緊密相關。無形資產不像織布機或建築物,無法具體碰觸,但與研發很像,皆使用科技且由科技帶動。 網路和運算崛起,無形資產應運而生。1970年,無形資產相當於企業帳面資產淨值的5%左右,2010年,該比率達約60%。 無形資產投資愈多,或比率愈高,會產生一些問題。 其中之一是無形資產不像廠房或機器,不能當擔保品取得貸款,借貸成本因此提高。這使得無形資產高的企業持有更多現金以維持彈性,不管是用來投資、收購,或僅為安度無可避免的風暴。 令人不安的是強調智財權的3D製造崛起,無形資產將來只會愈發重要。這也意味囤積現金和投資乾涸現象會更嚴重。 可行的一個解決辦法,也許是透過銀行法規,讓企業更容易以無形資產抵押貸款。這也許能鼓勵企業減持現金、多投資。 當然,銀行可能因此破產,因為無形資產擔保品很難衡量價值,更遑論沒收和清算價值。 不管怎樣,這看來都不像低利率政策能解決的問題。 (作者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作家/編譯季晶晶)

智慧財產權與創意之培養與訓練之成本

一萬小時的價值投資學 2013/11/21 【詹益鑑╱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 因為對新聞事件與社會氛圍的感觸,兩週前我寫下了〈 你砍的是成本,還是自己的未來? 〉,期待有一天我們不再殺雞取卵,試著投資自己的未來。 「投資自己的未來」這七個字說來簡單,不過應該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惑,無論是學生、就業者甚至是創業者,到底要如何投資自己,又如何找到未來。 讓我們先把自己擺一邊、未來放兩旁,先來談談「價值」跟「投資」。還有,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創造價值,有些人只會破壞價格。 其實, 創業 也好, 創新 也罷,我個人的觀點都是「針對尚未滿足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英文叫 Solution for Unmet Need )。 也就是說,如果你為特定需求的客戶或使用者,提供技術、產品或服務,這些解決方案為他們創造了「新的使用體驗或滿意度」,甚至「好到他們願意付錢」,那麼就成了「創新」或「創業」的開端。 當然,這群客戶或使用者的「付費意願、付費能力、群體規模」等因素,就決定了這門事業的「市場規模與價值」,而技術、產品或服務的不可取代性與未來發展性,也就決定了這個產業的長期成長性與投資價值。 如果僅透過價格破壞策略(也就是price down,通常必須伴隨著cost down)進入市場,的確可以快速吸引客戶甚至創造獲利,但若品質下降、品牌與口碑無法累積,或者沒有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創造更好的市場滿意度,其實長期不見得能創造競爭力與產業價值。 所以,創業的出發點,不該(只)是賺錢,而是創造價值。唯有價值創造者才能長期主導市場並且不斷創新(例如 Apple, Google, Amazon等科技公司)。 回到「如何投資自己」這件事情身上。 如果把個人生涯當成一個事業、一個品牌來經營,那麼你選擇的是「價格破壞」還是「價值創造」策略? 如果你選擇「價值創造」的話,恭喜你,你將擁有人生的主導權。但也要提醒你,價值投資需要的是「耐心」與「專注」。 這兩個要素似乎很抽象,如果化為具體數字的話,我會說「七年」與「一萬個小時」。 上篇文章提到,全球電子商務龍頭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最有名的觀點之一就是「投資長期」:如果你願意投資七年的時間,你的競爭對手只剩下一小撮,因為很少公司願意這樣做。 偉大企業經營者如是說,實例也非常多。不說Amazon上市多年才獲利,Apple在Steve Jos回鍋

中文造詣很重要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让专家惭愧的文言文 【 阿波罗新闻网  2013-11-17 讯】 我所梦想的是,河流清澈,杨槐青翠,田园秀丽,柳榆葱笼。芳树丛丛野草茂盛。看见柳枝,但人们不折;看到草坪,但众人不踏。每天驾着马车,飞扬在街巷之间,眼睛不再昏暗,鼻子不再堵塞,鸟不怕人,鱼游悠然。人是天地所生。现在反而残害万物,这(如同)是生下来就吃母亲的野兽。现在不能悔悟,遗祸子孙。应当作长远之计来福荫万代。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至于弱冠,不明犍状。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识豜豭。”2013年江苏 高考 以《绿色生活》命题的作文中,一名考生就以这样通篇骈体古文的方式完成,阅卷老师在读到此文时,视作“怀疑卷”提交给专家组。南京市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在看完全篇后,仅对文章的注释就写了4页纸,当地媒体急寻这名“古文奇才”,六月的一天这位学子终于露面。 “不仅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看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过但没用过,还有四五十个古字根本不认识。回去后我查阅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4页!”阅卷老师、古文专家吴新江在评价这名学生时,自觉惭愧。他表示,事实上光会用文言,会写古字还不算什么,这毕竟是 高考作文 ,切题才是第一要务。而这篇文章,熟练运用“恰到好处”的古文,紧扣“绿色生活”的主题,“古为今用,十分切题。”此外,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也对这名考生高度赞扬,他表示,“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 六月的一天,该生首度露面,是江苏如皋中学高三(12)班的学生,名为王云飞,家住如皋下原镇一个叫文庄村的地方,其父母都是农民。而且,他还是一名理科生,从他的高考成绩看,其总分已经超过了一本分数线。王云飞表示,自己平时就对古文比较感兴趣,先后自购了《史记》和《尚书》,曾经把《资治通鉴》翻烂,此前在多次考试中还尝试写过武侠小说、文言文小故事等。 “高考前一天晚上,我还跟妈妈说,我要冒险了,我要写文言文。”王云飞说,“我觉得写得还不错,但心里也没底。不知道阅卷老师看了怎么想。” 一位阅卷老师表示,“这位考生此方面造诣相当深,不仅会用古字,而且用得很得体,能在考场上短时间里活用古字,说明他已纯熟于心。此外,这篇作文也很有思想,他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明现在环境遭破坏,幻想能回到农耕时代,写得相当不错。专家一致认同给他打了高

虛擬世界仍須參予者尊重制度.新金融體系是否正悄悄興起?

中國正掌控比特幣龐大商機 鉅亨網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中國對比特幣的支持態度相當明確,而美國也對此開始越來越緊張,因為 1 個人或 1 個實體掌控越多比特幣,他對於世界的影響力就越大。 比特幣對於中國來說就像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中國正急於展現其龐大的經濟影響能力,但因手上擁有太多美元,又不敢公然大舉拋售,擔心此舉會毀了自己的經濟發展。 中國也利用比特幣去非洲施展自己的龐大的經濟能力。美國雜誌《大西洋月刊 (The Atlantic)》報導,非洲國家央行普遍體制薄弱,金融機制也不夠健全,該地才是虛擬貨幣大舉長才的地方,非洲許多地方並無自動提款機 (ATM),且銀行也不常見,但是在過去5年裡,非洲的手機用戶卻以每年20%的速度成長,預計2013年年底即突破7億大關。市場預估,比特幣可為該地帶來 25 億美元的商機。隨著比特幣基礎逐漸穩固,它在大宗商品市場更具潛力,使用比特幣交易黃金、小麥、棉花與石油將更省時,且不需手續費。 比特幣的崛起,更象徵著弱勢國家貨幣的滅亡,如非洲國家,大量消費者將使用手機付費,而中國掌控比特幣的程度如果不斷擴張,在非洲的影響力將更甚美國,若再加上非石油輸出國組織 (non-OPEC) 國家也將使用比特幣來交易石油合約,這將為美元帶來無比巨大的威脅。 這也是為什麼明年比特幣將成關鍵的主要原因,諷刺的是,美國作為自由市場的金融巨頭,竟對比特幣反應如此緩慢。同時,中國則成為比特幣的領先者,這種虛擬貨幣會成為未來百年的主要趨勢嗎? 未來美國若是對於比特幣監管程度遠高於其它國家,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勢必將減緩,比特幣是會成為未來的趨勢,虛擬貨幣新時代已經開跑,同時更是不分國界的競賽。

歐洲復原中

歐元區順差倍增 內需仍弱 【經濟日報╱ 拜出口成長所賜,歐元區創下逾十年來最大的9月份貿易順差,但進口持平反映區內需求疲軟,可能不利於復甦。 歐盟統計局18日公布,未經季節調整的9月貿易順差擴大至131億歐元(177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86億歐元和路透訪調分析師預估的100億美元,是1999年歐元區成立以來最大的9月貿易順差。 9月出口年比成長3%,扭轉8月下滑6%的頹勢。9月進口持平,也優於8月的萎縮7%。今年前九個月的貿易順差達1,096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502億歐元增加逾一倍。 部分歐債危機受創最嚴重的國家出口出現成長,在挑戰重重的歐元區成為一大亮點,也意味歐元區內的經濟差距正逐漸縮小。 就歐元區各國來看,在有統計資料的今年前八個月,僅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和葡萄牙的進口上揚,反映歐元區民間和企業進口需求普遍陷入停滯,導致通膨率和經濟成長雙雙放緩。歐洲央行(ECB)本月把基準利率降至史上新低的0.25%,藉以刺激市場需求。 今年來,大多數歐元區國家的出口都普遍下滑,包括前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但受歐債危機影響的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出口卻逆勢攀升,反映其產品競爭力提高,有助減輕這幾國的負債。 經季節和每月工作天數調整後,歐元區9月經常帳順差縮小至137億歐元(185億美元),低於8月經上修後的179億歐元。 歐元區眼前仍面臨重重挑戰。失業率維持在歷史高點12.2%。 全文網址:  歐元區順差倍增 內需仍弱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04526.shtml#ixzz2l37viXyW Power By udn.com 

新經濟想法乃消費優先才會正向的循環.是否加薪顯示台灣的事業資本主還未想通.

別談QE退場…撙節只會變更窮 【經濟日報╱ 貨幣政策主管官員只要一開口,就離不開「正常化」這個詞。這些官員大部分都認同現在還不是緊縮的時候,短期內信用仍須寬鬆,利率也須維持低檔。不過他們卻十分期待情勢早日恢復正常,以便改變現行的政策。 然而如果過去五年來的日子就是「新常態」呢?如果現在這種跟經濟蕭條差不多的情況再持續幾十年、而不是一兩年,那又將如何? 這種經濟思維如今正逐漸成為經濟思潮的主流。在國際貨幣基金最近舉辦的年度經濟會議上,就有人大力鼓吹「長期停滯─長時間的經濟疲軟將變成常態,只會偶爾出現充分就業」的論調,而提出的不是別人,正是美國前財政部長、歐巴馬前首席經濟顧問桑默斯。 桑默斯首先指出,引發經濟大衰退的金融危機,現在已離我們遠去。的確從大部分標準來衡量,金融危機在四年多前就已結束。但我們的經濟仍然萎靡不振。 他又強調,金融危機爆發前已出現嚴重的房市與負債泡沫,但整體經濟表現卻只是差強人意,而且經濟繁榮的力道尚不足以造成嚴重的通膨壓力。 桑默斯接下來提出一項頗為精闢的見解:我們經濟的正常狀態就是需求不足,至少會呈現溫和蕭條,而只有在泡沫的支撐下,經濟才能達到接近充分就業的水準。 對此我還要增添一些進一步的證據。看看家庭的負債對所得比率。這項比率在1960-1985年間大致平穩,1985-2007年間卻迅速大幅上升,於是爆發危機。但即使這段期間家庭負債持續增加,整體經濟表現最多只算普通,且從未出現需求超過供給的跡象。展望未來,我們顯然無法重回負債持續增加的日子,然而這意味消費需求將趨於疲軟,而如果沒有需求,我們如何指望能恢復充分就業? 這些證據顯示我們的經濟已落到溫和蕭條是常態的情況,全靠泡沫及過度借貸,才能偶爾出現繁榮。 為何可能會發生這種狀況?答案之一可能是人口成長減緩。一旦人口成長減緩,各項需求都會下降。另一項因素可能是貿易逆差;從1980年代開始出現逆差以來,美國就再也沒見到過順差。 為什麼上述情況很重要?答案是央行官員必須停止談論「退場策略」。寬鬆的貨幣政策應該、且可能與我們長期相伴。而這表示我們可以不用理會那些政府負債的嚇人說法,例如「債務現在可能不是問題,等利率上揚你就知道」等等。 如果我們的經濟有趨向蕭條的長期傾向,未來我們將生活在蕭條經濟學的鏡照法則中——在此種法則下,美德將成罪惡,審慎將成愚蠢,嘗試撙節 (包括削減聯邦赤字) 只會使每個人變

2%通膨黃金比率

2%通膨黃金比率…有助經濟 【經濟日報╱瓦普修特( Nicholas Wapshott)】 最近幾天媒體出現一些不尋常的標題,經濟學人的是「通膨下跌的危險」,而金融時報有篇專欄則是以「歐元區需要再次讓通膨上升」為標題。 對「惡性通膨」和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記憶猶新的人,必定會認為要求提高物價的聲音是異端邪說。 在1970年代中期前,西方世界遭遇通膨颱風,物價飆漲失控,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刻意抬高油價至不合理境地,導致原物料飆漲,企業因此調高商品價格,工會要求加薪。結果成本升高,物價飛揚,有的政府因此垮台,由承諾屠殺通膨巨龍的新政府上台。美國前總統雷根和英國前首相柴契爾能夠上台,均受惠於選民對通膨深痛惡絕。兩人都視經濟學大師傅利曼是救世主。 傅利曼和安娜‧史瓦茲的論點是,成本上揚、薪資上漲不會造成通膨,體系中貨幣的數量才會。傅利曼說,「通膨是永遠存在且無所不在的貨幣現象」。貨幣主義因此誕生,凱因斯主義被束之高閣。新通膨時代降臨,通膨成為衡量所有政府與央行政策的主要指標。 2008年秋,股市崩盤、金融體系凍結。毀滅性的通貨緊縮成為嚴重風險。世界各國祭出應變措施,包括挹注近1兆美元的公共資金刺激經濟,「似乎」與傅利曼的主張背道而馳。 我說「似乎」,是因傅利曼常遭到誤解。傅利曼和史瓦茲探討經濟大蕭條原因並得出結論,經濟蕭條不是股市「泡沫」造成,而是體系中貨幣太少。傅利曼認為總統胡佛應透過公共支出,或是現今所稱的量化寬鬆,挹注體系大量資金。 傅利曼念茲在茲的是通膨,但並不反對物價上揚。他深信,只要不失控,某種程度的通膨對經濟有利。平均約2%的通膨率被視為是理想狀態。 通膨有利企業。它是商業車輪的潤滑劑,讓企業可制定價格與獲利。通膨的缺點是,通膨過快時,企業很難做到未雨綢繆且可能在調整價格上犯錯。 我們現今困在接近停滯的時期中,成長雖上升,但極其脆弱。從2008年金融海嘯那樣的泥淖中脫身,速度不可能快,歸咎現今政府也無濟於事。 有茶黨在美國眾議院阻撓通過財政措施,歐洲聯盟因撙節政策而深陷通縮中,大西洋兩岸在引導通膨,為經濟活動挹注活力上,壓力日益龐大。 歐洲央行上周將利率調降到創紀錄的0.75%。柏南克也維持低利率和延後縮小量化寬鬆規模。歐美央行總裁的作法是對的,現在升息會嚇跑借貸,破壞房市復甦,造成股市動盪,扼殺景氣復甦。 我們受夠了調高利率的說法,協助世界加速

現在經濟低迷.政府不易讓人們願意投資於環保減排.大家一齊努力減排吧

美加日持續超標 京都議定書淪空談 【世界日報╱ 美國、加拿大、澳洲等發達國家多年來持續遭環保團體抨對抗氣候變化不力,如今連日本也調低減排目標,恐令《京都議定書》對碳排放的限制淪為空談。聯合國發表最新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預計,各國如不大幅減排,全球將無法達成2020年把氣溫上升控制在少於2℃的目標。 報告指出,各國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限制氣溫上升不超過2℃的溫室氣體濃度上限超標14%,而全球碳排放量與目標排放量的差距,亦較去年增加約10億噸。其中美國、加拿大、日本及墨西哥排放量持續超標,歐盟國、中國、印度與俄羅斯則有望在2020年前達成減排目標,澳洲雖能達標,但全因其減排目標只設定為較2000年水平減少5%。澳洲總理艾伯特更稱,只會維持現有減排目標,即使全球就減排達成解決協議也不會調高目標。 聯合國報告指出,若各國願意大幅減少消耗化石燃料,仍可能在2020年達成減排目標,但如果無法大幅消除或收窄排放目標差距,則阻止溫度上升的選擇便很有限,全球勢將承受氣候變化的苦果。 全球溫室氣體濃度近年屢創新高。世界氣象組織上周發表報告稱,2011至2012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幅超過近10年水平,去年平均濃度達工業化時期前的141%,即使立即停止排放,氣候變化的影響仍會持續數世紀。 全文網址:  美加日持續超標 京都議定書淪空談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299596.shtml#ixzz2ktsN9beU Power By udn.com 

滿足全人類基本人權.真是一件不易達成的事.除非政府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沒有馬桶 攸關生死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3.11.17 02:41 pm   全球還有25億人沒有抽水馬桶用,聯合國制定「世界馬桶節」來協助他們。 路透 11月19日 世界馬桶日 聯合國今夏通過每年11月19日為「世界馬桶日」。開發國家民眾可能認為小題大作,但對全球還享受不到這套基本衛生設備的25億人,這絕非笑話,而是攸關生死和健康疾病的嚴重危機。 美國塔茨大學國際環境政策教授穆摩形容,沒有抽水馬桶的地方,整個環境就像個大糞池,想像一下在裡面生活是何滋味。 他表示,沒有適當的衛生設備而造成霍亂、傷寒等疾病傳播,非常恐怖。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一年之中任何時候,開發中世界都有一半民眾染上與污水、惡劣衛生條件相關的疾病。 除了人本身受害,經濟成本也十分可觀:世界銀行表示,沒有適當衛生設施而引起健康問題和生產損失,每年成本達2600億美元(台幣元7兆8000萬元)。 兒童受害最大。痢疾主要起於衛生條件欠佳,在開發中國家是僅次於呼吸道疾病的第二大兒童死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顯示,每天大約有二千個兒童死於衛生條件貧乏以及由此而來的水污染。 野地如廁 衍生性侵問題 其次是婦女。紐約福特漢姆大學 (Fordham)神學/科學/倫理學教授斐帕德指出,由於缺乏室內衛生設備,許多婦女苦等到晚上才到野外大小便,因為白天野外獨處恐遭性侵。許多女童則不敢上學,因為學校裡沒有設備來解決她們的經期問題,也就是說,由於沒有基本衛生設備,她們喪失受教育的機會。 有心組織和人士希望協助改善情況。新澤西州衛浴公司「美國標準」獲得比爾/梅琳妲‧蓋茲基金會補助,在孟加拉發展排污系統,使攜帶疾病的昆蟲不再肆虐廁所,相當成功。每套系統成本不到二美元,當地政府卻拿不出來。 該公司下一個目標在非洲。到2015年,全球最可能還缺乏基本衛生設備之地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南亞、大洋洲及熱帶太平洋島嶼。 世衛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有11億人隨地大小便,包括三分之一非洲人,把整個地方變成大廁所。結果很嚴重,包括地下水源與農產品污染,帶來的疾病至少有痢疾、霍亂、傷寒。 2001年起,有些民間和國際組織開始「世界馬桶日」,今年7月獲得聯合國通過,宗旨是將推廣抽水馬桶等基本衛生設備視為全球當務之急。這的確是急事:全球人口70億,其中60億有手機,卻只有45億人有馬桶可蹲。 全文網址:  世界衛生

歐元統一為偉大的工程.難免要有磨合期.

通縮疑慮 讓歐元區吵翻天 【經濟日報╱ 當希臘在大約四年前開始走下坡時,一些分析家 (包括我本人)認為歐元正走入「一個結束的開始」。其他人比較樂觀,相信透過短暫的援助加改革,能在短期內便促成經濟復甦。結果兩邊都看錯了。真正出現的是一場糾結難解的危機,似乎永遠解決不了。每當歐洲要墜入深淵時,總能找到辦法來避免發生全面性的災難。但每次出現復甦信號時,又會出現一些新問題。 現在又再度如此。不久歐洲官員們還宣稱歐陸已經扭轉頹勢,市場信心逐漸回來,經濟也恢復復甦。但現在又出現新的憂慮,因為許多歐洲國家都籠罩在通貨緊縮的陰影之下。各界對於如何因應此一情勢,更爆發激烈的爭議。 背景情況如下:歐洲央行打算將通膨率維持在2%附近。為何不乾脆壓到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旦歐洲整體通膨率非常接近零,則南歐困難國家將會陷入通貨緊縮,此將對經濟造成非常惡劣的副作用,尤其是那些債務負擔已經非常沈重的國家。 因此目前歐洲通膨率遠低於2%的目標;過去一年來消費者物價僅上升0.7%,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通膨率也僅0.8%。 現在必須採取行動,而歐洲央行上周已降低利率。這項政策適當,卻又不足:歐洲經濟顯然需要刺激,但降息最多只能對經濟稍有助益。不過這總算是朝正確方向邁進。 降息無論在央行內部或外界都引發爭議。不僅是觀念之爭,更愈來愈像是一場國家之間的戰爭。 舉例而言,歐洲央行理事會的兩位德國籍理事,以及荷蘭與奧地利的央行總裁便反對降息。央行以外,批評得最狠毒的是德國經濟學者,不僅攻擊降息的本質,還強調央行總裁德拉基 (義大利人)的國籍。德國深具影響力的經濟學者辛恩宣稱,德拉基只是設法讓義大利能取得低利貸款。這位德國經濟周刊的首席經濟學者稱降息行動是一項「設在法蘭克福的義大利央行所訂的城下之盟」。 這對德拉基不公平;若不是他的領導,歐元可能在2011或2012年便已崩解。個人榮辱可先不談。可怕的是,這種爭議正在演變成一場「條頓人與拉丁人」間的對抗;成立歐元的目的原本是要把歐洲團結在一起,現在反而使歐洲步向分崩離析。 部分原因在於民族間的刻板印象:德國民眾一直生怕懶惰的南歐人會把他們辛苦賺來的錢捲走。但其中也的確存在實質的問題。德國對通膨的痛恨根深柢固;但如果歐洲央行果真能使歐洲的平均通膨率回升到2%,則德國的通膨率便將遠高於2%,可能會升到3%或更高。 然而這正是歐元被賦予的功能,也是必要的運作方式。

回應之分析重點清楚

彭淮南提8點聲明!重申匯率政策以全民利益為依歸 鉅亨網 談起匯率,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強調,產品的競爭力才是提升出口的關鍵,並提8點聲明重申「央行的匯率政策,是以全民利益為依歸」,儘管每天都在注意匯率,但「央行對匯率沒有為所欲為的自由與能力」。 彭淮南指出,(1)匯率不可能讓出口商及進口商同時滿意,而進口價格會影響到廣大的消費者和人數多達1500萬且聲音小的機車族。(2)對台灣而言,匯率是重要議題,央行不僅投入大量人力,也與學者共同研究,央行每天都在注意匯率。 (3)匯率是一種價格,由供需決定,但若過度波動,會維持匯市的秩序。據央行實證研究,新台幣匯率能確實反映經濟基本面,具有反通膨及反景氣循環的功能,也就是說,新台幣匯率符合台灣整體利益。 (4)根據BIS所編製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2010=100),今年9月新台幣較韓元低2.7個百分點 ,表示新台幣匯率具價格競爭優勢。 (5)以11月8日與去年底比較,新台幣對人民幣貶值3.51%,10月台灣出口卻減少3.9億美元,其中台灣對大陸面板出口減少更多達4.5億美元;同時,年初以來日元對美元貶值12.07%,但今年前9月,日本工具機出口減少32.2%。由此可見,影響出口的因素,匯率只是其中之一,尚有許多更重要的影響因素。 (6)10月出超35.2億美元、熱錢流入32億美元,合計67.2億美元。在這情況下,新台幣匯率尚能維持動態穩定「央行已盡力了」,央行對匯率沒有為所欲為的自由與能力。 (7)去年10月29日某位董事長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姆斯教授(Sims)討論匯率時,Prof. Sims表示「匯率,不能只考慮個別產業」,這席話值得參考。 (8)學位固然重要,但終身學習更重要。央行同仁中有數十位經濟學博士,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即使是博士,也不是對所有的問題都是專家。

企業願意盡社會責任.也有利於企業之發展.但最近發生問題之大台商呢?

B型企業認證 風靡美國 【經濟日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為延攬關心社會與環保議題的年輕人才,美國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希望獲得「B型企業」(B Corp)認證,希望向外界證明自己在追求獲利之餘,也不忘貢獻社會。 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2007年開始核發B型企業認證給一些營利事業公司,認可這些公司積極投入以增進社會福祉和保護環境為導向、有利於永續經營的行動,例如減少廢料和採用在地供應鏈等。 截至目前為止,包括服飾業者Patagonia、冰淇淋品牌Ben & Jerry's、網路市集Etsy和清潔用品製造商美則(Method)在內,美國已有859家企業獲B型企業認證,須繳500美元到2.5 萬美元的年費,視公司規模而定。 這些企業表示,這項認證讓他們招攬到原本無意應徵的人才。獲B型企業認證的Namaste Solar總裁兼執行長瓊斯說:「如果你的公司提供比一份賺錢餬口的工作更能激發使命感的東西,就能吸引到年輕族群。」 研究顯示,21到32歲的千禧世代特別希望工作能對社會有貢獻。Ben & Jerry's主管米夏拉克說,去年公司獲B型企業認證後,20多歲的工作應徵人數隨之上升。 全文網址:  B型企業認證 風靡美國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94431.shtml#ixzz2kbwwaBqA Power By udn.com 

因為學而優則仕.若發表論文最後可以當行政院長.何必管研究是否實用?或學生是否找得到工作?

台灣的科研體系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2013/11/13 【陳鍾誠/金門大學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 前言 在台灣的科研體系當中,中研院負責高等學術研究、工研院負責工業技術研究、中科院負責軍事技術研究、而國科會則負責發錢給各個大學及相關研究單位,讓他們有經費可以進行研究。 在這樣的分工架構中,「中研院、工研院、中科院」都屬於獨立的研究單位,但是「國科會」則有點不同,它扮演了科研經費的分配角色,但本身卻不參與研究執行的工作。 在過去、工研院曾經在台灣科技發展上,扮演過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李國鼎與潘文淵」成立「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透過RCA公司的技術轉移將「第一座晶圓廠」引進台灣,導致後來的「聯電」成立,接著衍生出「新竹科學園區」,然後在「張忠謀」的時代再度引進高階半導體製程,進而創造出台積電的事蹟,是很多台灣科技人都知道的故事。 竹科是台灣第一個科學園區,有「台灣矽谷」的譽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但是在1990年之後,工研院在台灣科技領域扮演的角色,似乎就沒有那樣重要的影響力了。相反的、國科會 透過經費分配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影響力,似乎變得比其他單位都來得重要。 筆者註:根據102年中華民國政府總預算支出一兆九千億中,教育科學文化支出佔3599億 (19%),其中教育部主管1976億 (10.4%),國科會主管461億 (2.4%),經濟部主管562億 (3.0%)、另根據工研院與中研院的預算表可查到,工研院約佔189億,中研院約佔136億。 而且、最近國科會將改組為科技部,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影響力將更為提升,但筆者卻難以樂觀的看待這件事, 因為現在的國科會,恐怕正是台灣科技實力逐漸衰弱的最重要原因。 國科會計畫 從2003年8月筆者進入金門大學教書以來,我碰過很多大學老師,他們總是為了國科會計畫的申請與結案忙碌著,甚至還聘請一兩位助理幫忙處理研究與行政業務。 自從2002年,我還在台大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觀察這件事情了。相較於金門大學,台灣大學的教授所聘請的研究與行政助理更多,而且有更多的「碩博士」可以協助處理這些工作。 但奇怪的是,這些大學老師往往一面努力接「國科會計劃」,然後卻一面抱怨國科會計畫的行政程序煩瑣,而且資助不公平。 當時、在我心裏,總是有個疑問,既然國科會計劃這麼不好,那為甚麼還要熱衷於接這些計畫呢?而且我看到那些國科會的長官來到學校時,總

一個金融風暴至今已經5年.仍使先進國家療傷中.所以人類真是不簡單.例如地球存在時間折算為24小時.工業革命以來.折算不過就是一秒鐘.人類單一物種之存在.卻能短時間內把地球環境改變與破壞

ECB救經濟 不排除負利率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3.11.13 02:52 am   歐洲多國紛紛出現通膨趨緩的跡象,加深了歐洲陷入通縮的疑慮。已有歐洲央行(ECB)理事主張實施負利率,用更積極的手段支撐歐洲經濟。德國12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1.2%,是三年多來最小漲幅;義大利同日公布10月CPI漲0.8%,不如市場所料。瑞典年比下跌0.1%,是今年來第二次下跌。匈牙利年比上漲0.9%,是1974年至今最小漲幅,賽普勒斯年比也跌0.5%。 圖/經濟日報提供 即使是過去五年來通膨大多高於鄰國的英國,似乎也出現緩和的跡象,英國10月通膨年比減至2.2%,是去年9月以來最低。 通膨趨緩的情況如果持續,應能給歐洲央行爭取到更多時間,以低利率或其他寬鬆貨幣政策支撐經濟。但這也讓人擔心一旦出現通縮(即物價持續下滑),可能阻撓政府民間償付債務的努力,並讓消費者支出卻步。 歐元區多國10月通膨趨緩,某個程度上反映國內燃料成本隨國際油價下滑而降低,卻也暗示消費者需求疲軟。歐元區雖然脫離漫長的經濟萎縮並展現溫和的成長,9月失業率仍處於歷史新高,薪資成長緩慢,民間消費意願低迷。 歐洲央行理事亞斯穆森(Joerg Asmussen)12日在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NOZ)意見評論版撰文指出,不排除將現行為0%的存款利率向下調整;如果存款利率為負,代表銀行若在央行存放額外流動性還得付費。一般認為負利率有助提振消費與投資,促使物價上漲。 針對歐洲央行把基準利率降至歷史新低,亞斯繆森說,此舉是為了讓通膨率回升接近央行設定的2%以下。歐元區10月通膨年比減為0.7%。 全文網址:  ECB救經濟 不排除負利率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91917.shtml#ixzz2kU2TVxfx Power By udn.com 

橄欗油摻假事件正是主事者缺乏社會責任意識所致.也重傷其信譽與獲利

社會責任…企業「必要之善」 【經濟日報╱泰森】 今年初,哈佛商學院教授西蒙斯(Robert Simons)大肆抨擊美國企業和商學院。他砲轟美國企業變得無決斷力、沒有重心、競爭力低落,這要怪商學院教導他們接受一大堆膚淺、自我滿足的價值觀,像是社會責任、環境永續和包容等。 西蒙斯主張,企業唯一的使命就是「競爭求勝」,不禁讓人想起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70年的猛烈砲轟。他當年也主張,除賺錢之外的任何事都是干擾。 這簡單化的主張的確動聽。誰能否認,企業有明確責任要為股東賺取利潤?也不能否認,大多數股東投資主要是為了賺錢,而不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為什麼要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 因為事情就是這麼複雜。 首先,引用傅利曼論點的人,大多忽略他也承認的企業行為確受約束。按他的話說, 企業應該「盡量賺錢,一面也遵守社會的基本規則,不僅形諸於法律,也形諸於道德傳統。」換句話說,光是遵守法律是不夠的。道德上的約束,有的像是基本人權,反映的是普世價值;有的則隨時地物的變化而有不同。 其次,並非所有股東都是一樣的。正如康乃爾法學院教授史陶特(Lynn Stout)所說,股東「投資時限不同、事前和事後利益不同、分散投資的程度不同、避免利己損人的態度也不同」。他們對待風險的態度也不一樣。 在特定時期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可能滿足了部分股東的權益,卻破壞了其他股東的權益。 利潤最大化的簡單理論,是基於各種股東之間不存在利益衝突的假設上。但在現實中,企業決策時必須平衡這些利益。 第三,企業久而久之也會影響股東利益。個人受他們偏好的的組織所吸引。因此,企業可以藉擁戴特別的價值觀、使命和文化來吸引理念相近的股東。 第四, 任何公司既依賴、也影響所身處的社會。一家公司的規模愈大、愈全球化,對社會的影響就愈大且愈全球化。 忽視廣大社會和環境責任的企業,有可能因此付出代價,像是名聲受損、品牌價值損失、銷售量下滑、吸引不了人才、生產率低落、貪腐、受到政府更嚴格的監督、氣候變遷相關成本升高。 現在已有一些手機應用程式,能讓客戶、投資人和官員可以評價跨國公司的供應鏈。評價差的企業有可能會喪失銷量和投資人,還會引發政府監管甚至法律行動。 譬如,蘋果早先的品牌形象,即因富士康在中國組裝iPhone 和iPad工廠的工作環境惡劣而受影響。為因應外界疑慮,蘋果後來同意委託獨立的觀察人員定期視察代工廠的工作條

長期失業或低薪.將使年輕人喪志.進而使他們心態轉成消極或悲觀才是真正長期隱憂

美失業巨浪恐癱瘓經濟 【經濟日報╱ 美國將近六年前陷入衰退,這波衰退於2009年中正式宣告結束,然而沒有人認為美國已完全復甦。官方統計的失業率仍然偏高。長期失業(失業至少半年)人數是衰退前的四倍。 這些數字意味數百萬人的不幸:失去房子,事業毀了,年輕人無法展開職涯。許多人請求主政者把創造就業擺在第一位,卻被傳統的謹慎聲音淹沒。那些聲音說,我們不能把更多的錢用於創造就業,因為負債會更多;我們甚至不能雇用失業勞工,把閒置存款用於興建道路與學校;我們必須顧及未來! 諷刺的是,正因為不願面對並設法解決失業問題,我們已犧牲未來。當前看似健全的政策,其實相當於經濟自殘,往後多年將癱瘓美國的經濟。聯準會的研究人員這麼說,我相信他們。 我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每年舉行的大型研討會歸納出這項見解。今年的主題是經濟危機的因果,會中討論的題目有好的(拉丁美洲近年來出奇的穩定),也有壞的(歐洲持續中的危機)。不過會中最主要的報告聚焦於以下的醜陋事實:我們因為容忍嚴重失業,而對長期展望造成嚴重傷害。 原因何在?根據這項報告,看似無止盡的衰退已經透過多種管道產生長期的傷害。長期失業者最後被視為不能雇用;企業投資因為銷售疲弱而不振;新的企業無從創立;現有的企業則吝於研發。 報告針對這些後果提出令人怵目驚心的數字。它們顯示,經濟疲弱已導致美國的經濟潛力減少約7%,相當於一年損失逾1兆美元。 這裡談的不是僅僅一年的損失,而是長期的傷害:每年損失1兆,持續許多年。 也許你會挑毛病說,我們一年可能僅損失8,000億美元。然而證據顯示,我們因為未針對失業嚴重的問題採取有效對策,已對自己造成長期的嚴重傷害。 這是可悲的諷刺,因為我們未針對失業問題採取具體措施的一大原因,是顧忌到赤字鷹派的說法。他們披著長期責任的斗篷,使大眾認同負責任幾乎等同於降低政府負債。 這種看法毫無根據。部分學者試圖解釋,負債誠然會構成問題,卻不會使國家更窮,因為這是我們欠自己的錢。所謂我們向子孫賒貸的說法,其實站不住腳。 如果赤字導致利率升高,進而影響有建設性的投資,債務的確可能導致我們更窮。然而這種局面並未出現。相反的,投資是因為經濟疲弱而不振。導致經濟疲弱的關鍵之一,是削減公共開支與投資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美其名是為了避免負債過甚(誇大之詞),其實卻葬送未來。 能否扭轉這種傷害?聯準會的專家很悲觀。我認為,他們可能是對的。美國可

競爭就是不進則退.無一例外.除非給予特許權保護

沒人租片 美百視達300店全關 【聯合晚報╱ 影片租賃商百視達將關閉美國剩餘300家營業據點,終結一家連鎖企業在美購物商場一度無處不在的時代。 迪許網路公司(Dish Network Corp. )旗下的百視達聲明指出,將在明年初關閉營業據點,且12月中期前將不再提供DVD郵寄服務。 每家百視達商店擁有8-10名員工,意味此舉將裁減約2800人。迪許網路將保留對百視達品牌特許權,並用以銷售其他服務。 在Netflix公司等影片串流服務商發展並摧毀DVD租賃業前,2004年由衛康公司(Viacom Inc. )分割出來的百視達曾擁有約9000個據點,主導家庭影片市場。 迪許網路表示,透過Blockbuster @Home和Blockbuster on Demand保留百視達品牌,提供電影和影片串流至電視、電腦和其他裝置等服務。 百視達2010年宣告破產,迪許網路公司2011年4月以3億2000萬美元收購百視達。 百視達曾讓數百萬美國民眾租影帶回家看。約莫10年前開始,百視達面臨巨大挑戰,包含全球最大視訊串流服務公司Netflix推出DVD郵寄到府服務,隨後的高速上網也讓線上串流影音訂閱服務問世。 如今,百視達母公司迪許網路公司(Dish Network)決定關閉影片出租直營店的削減成本措施,更標誌百視達的凋零。 百視達即將在美國滅跡再再顯示,新技術重塑產業的驚人速度。就在10年前,百視達在全美擁有9100家商店,還因此獲封美國最普及的零售商店,甚至跨足海外,在英國、澳洲、巴西和墨西哥落腳。 全文網址:  沒人租片 美百視達300店全關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79717.shtml#ixzz2jxQ4lh55 Power By udn.com 

If you are good at something, never do it for free.(如果你很擅長某件事,千萬要收費!)

你砍的是成本,還是自己的未來? 2013/11/07 台灣電子代工業為了Cost Down,只能一再遷廠到人工便宜的地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詹益鑑╱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 前天,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因為公司大幅虧損而請辭,震動資訊產業。這則新聞,卻讓我跟這一陣子的食品安全事件聯想再一起。台灣的社會與產業,似乎一直卡在「成本導向」與「規模經濟」的思維上,讓我們的代工轉型品牌之路格外辛苦。 這一陣子,台灣社會顯得很不平靜。 香精麵包跟借殼炒股的事件還沒落幕,塑化劑跟毒澱粉的記憶猶新,一爆再爆的黑心油跟瘦肉精牛肉事件,再度讓人們陷入對食品安全跟廠商誠信的疑慮。 食品業者做生意不誠實固然該罰,影響社會大眾生命健康更該訴諸國家律法。但問題是為什麼這麼多廠商、這麼多上下游業者甘冒被消費大眾唾棄的風險,昧著良心鋌而走險? 有廠商無奈的表示,都是政府規定大宗物資價格不准上漲,在國際原物料不斷上漲之下,所以只好出此下策、摻雜混用。這表面上聽來是藉口,但熟悉台灣產業環境與經濟情勢的人,某種程度上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其中關鍵之一。 政府為什麼要管制物價?有人說是因為薪資水準停滯,甚至政府帶頭管制薪資(其實 22K就是一種定錨效應 )這是個基本現實,也無從否認。但是,為什麼台灣薪資倒退二十年、經濟成長率隨著科技製造業毛利率也開始保一保二? 這些年來,在許多場合、許多論壇與演講之中,我不斷地聽到許多專家學者評論:「台灣的產業與經濟問題,就是我們老是在 cost down(低成本策略)。」 好像因為cost down,所以台灣成了鬼島、產業無法升級、經濟成長停滯,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全世界都欠我們一個公平機會。 一年前,我聽過一場精彩的演講,講者有著多年的消費品牌行銷經驗,最核心的幾個觀點是:「『品牌』就是讓消費者『再貴都要買』;品牌就是『帶給消費者想像空間』;當你開始思考cost down的同時,你已經離品牌越來越遠。」 前兩個觀點我非常認同,也很容易找到生動的譬喻。譬如講到時尚,你會想到Gucci、LV、Hermes等高價品牌;想到跑車,你會想到的是Ferrari、Lamborghini、 Porsche;講到美食,你會想到米其林三星餐廳。這些品牌,都是以高價甚至限量著稱,真的是讓熱愛者再貴都要買,也往往帶給使用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第三個觀點,我當時很同意,不過仔細想想,現在又覺得不以為然。其實

專業倫理的界線真的很模糊?

律師公會:黃世銘應該知所進退   【聯合報╱ 檢察總長黃世銘被控洩漏偵查秘密遭起訴,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昨天開記者會,批評黃違反憲政獨立性與偵查不公開原則,已不適任總長職務,呼籲黃應知所進退。 全聯會理事長林國明說,黃世銘身為檢察總長,統籌指揮全國檢察官辦案,如今因洩密罪被起訴,黃出庭時若仍是檢察總長,他擔心公訴檢察官要如何毫無顧忌的在法庭論告。 林國明說,全聯會昨天召開理監事會議,共有卅九人出席,有廿一人贊成黃世銘已違反獨立性及偵查不公開原則,不適任總長職位。 全聯會祕書長吳雨學指出,不贊成的理監事並非表達反對立場,只是為黃世銘現階段是遭起訴,全案尚未判刑確定,律師立場是以無罪推定為原則。 擔任全聯會憲政改革研究委員會主委的律師顧立雄指出,黃世銘洩密案,必須從憲法觀點來論述,因為檢察總長是總統提名,由國會表決同意,地位等同獨立憲政機關,檢察總長去留,當然是憲政問題。 顧立雄說,黃世銘向馬報告關說案,並非依職權報告,黃在全案未偵結情況下,自行預測是行政不法,等於是騙了總統;黃若以檢察總長身分面對一審審判,是讓國家體制陷入窘境,置憲政危機不顧。 台北地檢署發言人黃謀信指出,檢察官會依訴訟程序論告,一切依法辦理。 全文網址:  律師公會:黃世銘應該知所進退 | 黃世銘洩密遭訴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E5%BE%8B%E5%B8%AB%E5%85%AC%E6%9C%83%EF%BC%9A%E9%BB%83%E4%B8%96%E9%8A%98%E6%87%89%E8%A9%B2%E7%9F%A5%E6%89%80%E9%80%B2%E9%80%80-8270013.shtml#ixzz2jagWEbpR Power By udn.com 

科技來自於人性?結果是科技損傷人性

美科技巨擘 促管制監聽   【經濟日報╱ Google、蘋果、微軟、臉書、雅虎和美國線上(AOL)等美國六家大型科技公司,聯合致函國會參院司法委員會,促請國會節制國家安全局(NSA),提高監聽透明度並加強保護隱私。 這封信讚揚國會兩黨提出的美國自由法案,以終結NSA大規模收集電話通聯紀錄為目標,並強化海外情報監聽法庭(FISC)對隱私的保護。 信中指出,「最近關於監聽行動的報導,在美國國內外都引起嚴重關切」,業者希望藉提高監聽透明度,來澄清媒體對NSA能夠「直接進入我們公司伺服器」的錯誤報導。六大科技公司先前請求當局准許他們公布配合監聽要求的合作細節,但未獲同意。 信中說:「透明度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但顯然還有更多尚待努力。我們認為,政府監聽行動也必須進行改革,加入強化保護隱私的具體作法,以及適當監控和負責機制。」 華盛頓郵報日前引述前NSA雇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持有文件和官員受訪談話報導,NSA能隨心所欲的從數十億網路用戶收集資料,包括美國在內。 美國自由法案由參議員雷希、眾議員單勃納和柯尼爾斯聯名提出,另有多位議員共同簽署。雷希和單勃納說,歡迎各界廣泛支持該法案,將致力與兩黨議員合作推動改革,以重拾外界對情報單位的信心。 除上述六家科技巨擘,數位權利組織民主科技中心(CDT)也呼籲其他公司發聲。CDT董事長兼執行長海瑞斯說:「這是決定性的時刻,其他公司必須挺身而出,支持改革海外情報監聽法案(FISA),否則須向用戶解釋為何未挺身支持。」 全文網址:  美科技巨擘 促管制監聽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269876.shtml#ixzz2jXMV2756 Power By udn.com 

世界上最有生活品味地區之人正努力改善經濟也維持品味的艱辛歷程

薩夫特專欄/歐洲通縮警鈴大作 ECB壓力大   【經濟日報╱ 歐洲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將使當局被迫採取因應對策。 歐元區10月核心通膨率大幅下滑到只比去年同期上揚0.8%,為2010年初以來最低水準,通縮的紅燈已開始閃爍。 通縮或低通膨,對負債沉重的歐洲是特別利空的消息。通膨會侵蝕債務價值,使負擔變輕;通縮反過來會加重負擔。 這使本周要開貨幣決策會議的歐洲央行(ECB),承受必須積極採取對策的壓力,雖然ECB似乎也沒有多少選項。 埋在通膨資料中的一項數字透露出歐元區的困境:10月的服務價格比一年前跌1.2%。服務價格基本上是歐洲人彼此執業收取的費用,而由於失業人口居高不下,服務價格也隨之滑落。 而且因為歐元區所有國家匯率相同,希臘和西班牙等失業最嚴重地區被迫在國際間競爭,出售產品和服務給德國等國,通縮成了必然的結果。 歐元區9月失業率攀至12.2%的歷史紀錄,25歲以下的失業率也攀至歷來最高的24.1%。法國消費支出和德國零售銷售都劇挫。 Track研究公司分析師薩弗吉說,問題是ECB能怎麼做來讓政策更寬鬆,部分銀行已預測ECB會再降息1碼。其他銀行則預測ECB會繼續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或宣示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掛鉤的前瞻引導。而這些都指向歐元下跌。 雖然歐元兌美元一周來重挫2.3%至1.3487美元,但仍比一年前高約4%,對出口商是一大負擔。 推出新LTRO的構想已被納入大多數經濟學家的預測。 ECB在2011和2012年提供逾1兆歐元的LTRO貸款,第一筆還款必須在明年初支付。 至於降息,問題仍很棘手。目前再融通利率(refi)只有0.5%,但存款利率接近零,若存款利率變負,意味央行將向銀行存放在央行的資金收費,這可能提高銀行放款的意願,但將使它們的營運更加困難。 前瞻指引是央行承諾未來將怎麼做的新名詞,被認為是接近零利率下央行的新神奇子彈。理論上,央行承諾維持更久的低利率可以影響市場,使信用價格降低。ECB在最近的每月報告重申,將維持目前水準、或更低的利率一段長時間,以支持逐漸復甦的歐元區經濟。 當然,另一個問題是,其他央行和政府對歐元下跌的反應。美國上月31日指責德國因維持龐大的經常帳順差,而為歐元區製造「通縮傾向」。除非德國對希臘、義大利和西班牙產品的需求突然大增,歐元走軟只會強化這個趨勢,進而可能招致美國的抱怨。 聯準會也正與通膨率下滑奮戰

吃燒餅焉有不落芝麻.專業亦難脫有疏失之時

黃世銘起訴 馬提供檢方報告成關鍵證據   【聯合晚報╱ 檢察總長黃世銘 黃世銘痛心:一審有罪才辭職 台北地檢署偵辦檢察總長黃世銘洩密案,上午偵結。檢方認為,黃世銘在「關說案」尚未結案之前,即向與本案無涉的馬英九總統陳報,涉及刑法洩密、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決定將黃世銘提起公訴。 檢方認定黃世銘違法洩密的關鍵證據,就是來自馬總統提供給檢方的兩份黃世銘專案報告。 檢察總長黃世銘中午發表聲明指出,台北地檢署屈服壓力起訴他,他深感痛心疾首。並指如本案一審判決他有刑責,立即辭卸總長職務。 檢察總長被起訴 司法史第一人 黃世銘是司法史上第一位被刑事起訴的檢察總長,除重挫其未來任期內的領導威信、驚動檢察體系,也對馬總統、行政院長江宜樺的執政投下震撼彈,朝野立委已要求黃世銘下台。 檢方的認定,主要分兩部分: 一、黃世銘於今年8月31日向馬總統報告之際,就形式上觀察,特偵組偵辦的「100特他字61號」案件(指王金平與柯建銘疑涉的「關說案」)在9月5日才簽結,黃世銘報告總統時,該案的犯罪嫌疑人高檢署檢察官林秀濤、證人陳正芬仍陸續在接受訊問,且林秀濤在黃世銘向總統報告時也仍持續監聽中,至9月5日才結束監聽。 二、就實質面而言,監聽他案所意外取得之事實,已被特偵組檢察官認定是林秀濤涉嫌貪汙之原因事實,並因此向台北地院聲請通訊監察,換句話說,意外取得之內容已成為「100特他61號」案件實質的偵辦內容。 違反偵查不公開 構成洩密罪嫌 不過,黃世銘於8月31日、9月1日提供總統的專案報告,內容均記載「後續偵查作為本署特別偵查組為防範當事人串證、證據滅失、日後擬視案情發展,陸續傳喚特定人到庭說明,視案情發展需要進行搜索、函調清查相關資金,以釐清真相」等文字,顯示他報告總統的書面內容明白記載後續之偵查作為。 檢方認為,黃在報告之際,係在刑事偵查程序未為完備、且尚未終結之偵查持續狀態中,黃將偵查中應秘密之事項,揭露給非權責機關且與本案無涉之總統,已經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並構成洩密罪嫌,且他所為之相關報告及提供相關資料,也無法律上正當理由可言,也構成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無故」交付之法律起訴要件。 楊榮宗、鄭深元 犯嫌不足未起訴 此外,特偵組組長楊榮宗、檢察官鄭深元也因案被告發洩密、違法監聽及偽造文書,檢方認為2人犯嫌不足,不起訴處分。 全文網址:  黃世銘起訴 馬提供檢方報告成關鍵證據 | 黃世銘洩密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