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經濟想法乃消費優先才會正向的循環.是否加薪顯示台灣的事業資本主還未想通.

別談QE退場…撙節只會變更窮
貨幣政策主管官員只要一開口,就離不開「正常化」這個詞。這些官員大部分都認同現在還不是緊縮的時候,短期內信用仍須寬鬆,利率也須維持低檔。不過他們卻十分期待情勢早日恢復正常,以便改變現行的政策。
然而如果過去五年來的日子就是「新常態」呢?如果現在這種跟經濟蕭條差不多的情況再持續幾十年、而不是一兩年,那又將如何?
這種經濟思維如今正逐漸成為經濟思潮的主流。在國際貨幣基金最近舉辦的年度經濟會議上,就有人大力鼓吹「長期停滯─長時間的經濟疲軟將變成常態,只會偶爾出現充分就業」的論調,而提出的不是別人,正是美國前財政部長、歐巴馬前首席經濟顧問桑默斯。
桑默斯首先指出,引發經濟大衰退的金融危機,現在已離我們遠去。的確從大部分標準來衡量,金融危機在四年多前就已結束。但我們的經濟仍然萎靡不振。
他又強調,金融危機爆發前已出現嚴重的房市與負債泡沫,但整體經濟表現卻只是差強人意,而且經濟繁榮的力道尚不足以造成嚴重的通膨壓力。
桑默斯接下來提出一項頗為精闢的見解:我們經濟的正常狀態就是需求不足,至少會呈現溫和蕭條,而只有在泡沫的支撐下,經濟才能達到接近充分就業的水準。
對此我還要增添一些進一步的證據。看看家庭的負債對所得比率。這項比率在1960-1985年間大致平穩,1985-2007年間卻迅速大幅上升,於是爆發危機。但即使這段期間家庭負債持續增加,整體經濟表現最多只算普通,且從未出現需求超過供給的跡象。展望未來,我們顯然無法重回負債持續增加的日子,然而這意味消費需求將趨於疲軟,而如果沒有需求,我們如何指望能恢復充分就業?
這些證據顯示我們的經濟已落到溫和蕭條是常態的情況,全靠泡沫及過度借貸,才能偶爾出現繁榮。
為何可能會發生這種狀況?答案之一可能是人口成長減緩。一旦人口成長減緩,各項需求都會下降。另一項因素可能是貿易逆差;從1980年代開始出現逆差以來,美國就再也沒見到過順差。
為什麼上述情況很重要?答案是央行官員必須停止談論「退場策略」。寬鬆的貨幣政策應該、且可能與我們長期相伴。而這表示我們可以不用理會那些政府負債的嚇人說法,例如「債務現在可能不是問題,等利率上揚你就知道」等等。
如果我們的經濟有趨向蕭條的長期傾向,未來我們將生活在蕭條經濟學的鏡照法則中——在此種法則下,美德將成罪惡,審慎將成愚蠢,嘗試撙節 (包括削減聯邦赤字) 只會使每個人變更窮。
這種說法違反許多人的是非觀和道德觀。但經濟學所討論的,就是教人們如何作痛苦的抉擇。
正如桑默斯說的,這場危機「在真正結束之前,仍不會結束」,而經濟現實也正是如此。當前的現實就是蕭條經濟學的法則在未來很長的時間仍將適用。 (作者Paul Krugman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編譯任中原)


全文網址: 克魯曼專欄/別談QE退場…撙節只會變更窮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E5%85%8B%E9%AD%AF%E6%9B%BC%E5%B0%88%E6%AC%84%EF%BC%8F%E5%88%A5%E8%AB%87QE%E9%80%80%E5%A0%B4%E2%80%A6%E6%92%99%E7%AF%80%E5%8F%AA%E6%9C%83%E8%AE%8A%E6%9B%B4%E7%AA%AE-8304525.shtml#ixzz2l36mhSyB
Power By udn.com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工程排水量設計 與 暴雨量

  獨家/直擊大巨蛋落下「瀑布」 民眾疑惑問:排水系統呢? 14:35 2021/06/04   中時   張穎齊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民眾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南湖大橋下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北市消防局門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六張犁信安街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受颱風及鋒面接近影響,北市中午12時起開始有持續性的強對流發展,市中心有瞬間強降雨,文山、大安及信義區時雨量均超過100毫米,大安及信義區最大10分鐘雨量均超過30毫米,多處積淹水。不過也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 北市府表示,目前測得最大累積雨量為大安區福州山站127.5毫米,水利署已發布南港區淹水一級警戒及松山區一級警戒,水利處稍早通知南港區南深陸閘門因為逼近警戒水位,可能隨時關閉。 此外,水利處也已通知各區里,因目前瞬間強降雨遠大於下水道的容量,會有積水狀況發生,如有地下室的應盡速關上防水閘門,減少積水進入地下室造成損失。而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深約20公分,範圍約100平方公尺,南湖大橋下淹水長度約50公尺、寬度約10尺、深度約50公分。

司法改革心

中時社論》司法改革 制度要改心更要改 2017/6/11 下午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1分組第4次增開會議在司法院開會。(黄世麒攝)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5個分組分別進行了3個月的會議,已全部結束。5個分組各自提出數十件改革提議,總量非常可觀,多項分組決議曾引起社會高度爭議,且司法院、法務部、律師團體間顯然有嚴重的價值觀與職務立場衝突,接下來幕僚人員如何進行議題綜整,全體會議如何達成總結性結論,事關改革成敗與國家民主發展,身為媒體必須關注,並適時對社會發出建言與警語。 分組討論議題牽涉甚廣,從金字塔式的訴訟制度、賦予大法官違憲裁判審查權、保障司法程序弱勢方權利、修復式司法法制化,到研究設立商業法院、特別勞動訴訟程序、稅務法庭,到高度政治性的增訂妨害司法公正罪,以切斷政治干擾司法的可能性。此外,還包括調整法官晉用制度、終審法院行公開言詞辯論、研議法庭直播提高司法透明度,及檢察體系的性格定位、刑事訴訟程序從起訴的方法開始改變,到改善判決文書格式以求易懂等。 司法的重要性,這裡就不必再行強調。司法的社會公信力嚴重不足,到達需要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來開藥方治病的地步,本身就令人痛心疾首。其實司法改革大業,一方面固然有制度上需要調整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有司法人員行為、文化必須大幅檢討改進之處。改革制度需要協調立法、行政、司法甚至考試諸院配合行事,但相對司法相關人員的「革心」,還是比較容易,人的行為與文化改變更困難。台灣民主體制下司法獨立,不受行政及政治干預,為了追求司法獨立的提升而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尤其困難。 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具有先天性的困難,在這次司改會議過程中已一覽無遺。這次會議特別引進了半數不具法律背景的委員參與討論,其實就是希望避免法界人士研議司法改革時,閉門造車、諱疾忌醫,甚至護短,成為改革的障礙,但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毛病仍然不時出現,雖不令人意外,但仍然對會議的進行與成果形成負面的影響。法界人士包括官員、教授、司法從業人士,因為諱疾忌醫甚至護短而在媒體上攻訐,不惜傷害司改會議的社會形象,令人感到遺憾。 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現象,從議題處理方式的輕重選擇,也可看得出來。關說司法,特別是政治人物包括民意代表關說司法,問題普遍而且觀念嚴重偏頗的程度,從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加上前檢察總長黃世銘的訴訟案件中,就足以一覽...

業界對抑制房價手段 的 反映

  不動產聯盟總會林正雄:高房價政府也是推手 應停止重稅 2023-01-16 22:02   經濟日報/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房價高漲主因惡性通膨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提供。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 房價 高漲主因惡性 通膨 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政府接連打房只會讓台灣經濟出現破口。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 他指出,近年房價高漲係因通貨膨脹,使各項原物料大幅上漲,全國缺工已經不只是民間 營建業 的大問題,連政府的公共工程都面臨人力短缺的難解課題,尤其營建署在2020年發布的營造業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全國營建業已缺工近12萬人,2022年以來,營建業的缺工的數字更是呈倍數成長。 他表示,營建業缺工問題亦使工資不斷墊高,在工料雙漲情況下,業者只能反映成本,這也是目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然而營造物價高漲是國際貿易問題,不易緩解,但「缺工」問題,政府可以透過制度適度鬆綁,修正外籍移工引進規定來解決,如此才能根本解決高房價問題,才是各黨能否獲得「執政」的關鍵! 另外,林正雄強調,政府歷次打房政策與金融限縮,以及大環境通膨,使得業者經營成本增加,諸多限制與稅制閉鎖期違反市場自然運作,連帶使消費者選擇減少。經過兩年多來的強力打房,民眾們應該要清醒了,政府以加徵重稅來打房,其實無助平抑房價,反而重重傷害了眾多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 林正雄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不要再以重稅打房,尊重市場機制,才是房市健康化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