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說Nein的德國政府 |
當多數國家忙於發債籌錢,德國政府居然說2015年要實現數十年來的頭次收支平衡且零舉債,被當地政壇視為史無前例的大勝利。轉身看看其他歐元區鄰國,歐盟說,共有七個國家的預算存在違約風險,至於標準則按1992年制定的馬斯垂克條約。只是萬一歐盟對成員國預算案祭出裁罰,自己也有斷炊風險,畢竟預算還得仰賴會員國臉色。總之,不及格的會員國趁火打劫,如果最後劇本再演一場拖延大戲,還真讓守法的德國人情何以堪。 坊間頌揚德國人理性守法的報導許多,讓我來錦上添花一下。以上談到的預算平衡,得歸功於德國自成一套的財政法則。德國係屬聯邦制國家,由中央與地方劃分國家權力,在財政上亦受分權的影響而講究權責分明,惟以「團結」為最高指導原則,依此德國有了具特色的「財政平衡」制度,以制度促進彼此互助,從而降低各地因經濟情勢落差、迫使公共服務水準不均。 此一模式能運作成功,關鍵還在於各方對「平衡」的定義與共識,德國政府不僅用人口數計算,還考量州政府可能得扛起周邊經濟活動的負擔,估算實際的「財政需要」,並在此基礎上要求各州政府濟弱扶傾,重新進行財政分配。所以管你願不願意且彼此有多少利益衝突,此種「水平」財政互助模式讓邦與邦之間被迫團結,說是重視社會公平也好,對許多常常得為中央分配款搶破頭的地方政府而言,這種潛藏在德國人理性外表下的德式作風,其實再溫暖不過。 那中央呢?很多非聯邦制的國家對聯邦制的擔憂,正是地方政府可能削弱中央權力。但在德國,聯邦政府可針對前述財政平衡不足之處再行補貼,某種程度上也強化了德國政壇由上而下的「垂直」權力關係。總的說來,這種又水平又垂直的先後權責規劃,可見德國借重制度讓各邦彼此緊密結合,消除了東德當年併入的大部分疑慮,特別是即將出現名副其實的財政平衡,我覺得這真是制度造就習慣和文化,收事半功倍之效。 同樣的互助精神放在歐元區,則明顯此路不通,繼德國總理梅克爾被稱為「不女士(Frau Nein)」之後,最近德國政壇還出現了好多「不先生(Herr Nein)」-包括財長Wolfgang Schaeuble、央行總裁Jens Weidemann等,也對那些財政預算鬆散的國家、甚至一意孤行的歐洲央行頻頻說不。 可這有用嗎?歐盟先前未能主動訂定詳細的權責規定,也沒有嚴密的監管系統,現在困難來了,財政權被視為成員國的保命符,且當財政不OK的國家在歐元區數量占上風時,對比歐洲央行明年即將進入每月輪換投票權的制度,德國人恐怕得面臨情勢比人強的混亂局面,還得擔心到了沒投票權被禁聲的月分,會不會有意外出現。 德國人應體會甚深,今日世界第一強的局面(我說最強,是因為德國享有日本以外最低的籌資成本),是歷經多少風霜才得到,也令這份得來不易的「財政自由」彌足珍貴。這點其實很值得我們深思,先有節制而後得來的自由,是不是遠比吵糖來吃更為真實? (本文作者為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