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府政策豈可如此隨興─評老屋健檢政策
日前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在一場研討會上侃侃而談未來要修《建築法》強制屋齡逾30年的老屋健檢,未來老屋買賣須附健檢證明,此話一出,引起軒然大波,反彈聲浪排山倒海而來。
花次長關心住宅安全,其用心也許良善,但其論述卻是飛揚拔扈,令人訝異,他說:「這麼多老屋,不僅讓城市失去競爭力,居住安全也是大問題,目前全台一年拆掉的老屋不到一千間,但依照老屋增加的速度,未來一年十萬間都不算太快。」
一棟房子動輒逾千萬元,花次長把拆房子說得如此輕巧,彷彿買房子跟買衣服、鞋子一樣,舊了就丟就拆,這讓窮畢生積蓄買屋者,情何以堪?更何況屋齡30年怎能算老?今天台灣許多房子窳陋難看,許多大樓一震即垮,未必跟屋齡有關,而是和建商偷工減料、政府未核實建照的審查、工程勘驗虛應故事有關,這些問題若不解決,非僅新建的房子未必安全,都市愈加醜陋,如此就算年年拆老屋,蓋新樓,又有何益?
我們只要回憶幾次地震倒下的房子,便可知花次長的論述有待商榷,遠的不提,就以年初台南地震倒下的維冠金龍大樓,其屋齡僅22年,而九二一所震倒的大樓更有許多屋齡還不到5年,當年九二一震災後國科會的報告也指出:「本次地震倒塌損毀的建築物,許多是屋齡不長的新建房屋,原因在於建築物的結構系統不良。」由此可知,以屋齡為強制健檢的標準,非僅不科學,也與過去的經驗值背離。
再看看我們的總統府,自日據時代完工迄今已近一百年,而位於總統府旁的台灣銀行於1938年落成,迄今也快八十年了,他們並沒有依據最新的建築技術規則興建,但卻穩若磐石,這說明房子的安全與否固然與建築技術有關,惟其用心與否才更為關鍵,政府一味強調老屋如何如何,新建築技術又如何如何,如此以屋齡簡易的二分法,實在是昧於事實,而且膚淺得很。
由內政部此次荒腔走板的政策規劃與發布方式,我們有以下三點建言,供政府日後研擬政策參考:
其一、政策應謀定而後動:民國71年2月,鑑於對日貿易逆差激增,日本卻又毫無誠意解決,經濟部長趙耀東決定予以反擊,臨時宣布禁止1,500多項日貨進口,由於台灣對日貨依賴極深,對這一突然之舉,各界一片愕然。
然而,趙耀東在決策前曾與國貿局深入評估,並選在銀行結束營業後宣布,以將衝擊降至最低,並且納入清單者也以對台灣衝擊最小的為主,正因為策畫周詳,這一決策至終也獲立院支持。趙耀東是謀定而後動,讓日本折服,此一驚天之舉被輿論譽為「虎膽妙算」,相反的,此次花次長的發言僅憑一時血氣,自然要遭來各界的指責。
其二、多聽取專業文官的意見:本次花次長上午發言完畢,經媒體大幅報導,然而下午主管《建築法》的營建署與主管房地產交易業務的地政司官員均坦承毫無所悉,並明確指出本次《建築法》強制耐震評估的目標並非一般住宅,而是單一產權的公共建築物,此外健檢也不是以屋齡為劃分標準;詎料,晚間八時內政部又發布了一份措辭緩和又模糊的新聞稿表示:「分階段納入一定年限的老舊建築物應強制辦理耐震能力評估,此一規範係基於提供買受人該建築安全之資訊,並非限制其買賣規定。」一天之內,說法數變,說了半天連這項政策會牽動多少法令的修正都講不清楚,使外界更加惶惑。倘若花次長在對外陳述之前,多諮詢專業文官的意見,何至於此。
其三、行政院溝通平台待加強:花次長拋出的議題在次日見報後更引發了舖天蓋地的批評,從行政院到立法院罵聲連連,直認為:「強制老屋健檢,賣屋還得附健檢報告,這根本是擾民的政策」,內政部長葉俊榮在立院改口說:「並沒有一定要怎樣才能交易,這是一個鼓勵性質的政策。」前一晚內政部新聞稿還在大談強制老屋健檢,不到半天,又變成鼓勵性質,接著閣揆林全定調表示:「老屋健檢是服務性質目的,當屋主自己認為有需要,可以提出健檢申請,並由政府補助,不會和賣屋做連結。」
內閣政策說法翻來覆去,形象大損,行政院有必要加強政策溝通平台,對於像花次長這樣初次入閣的部次長更該給予訓練,使其明白政務官責任之所在,不宜再逞一時之書生意氣。
台灣經濟正由谷底回升,景氣復甦在望,經不起類似政策的反覆,我們認為身為政務官是該有想法,也該有堅持,但應是擇善固執的勇氣,而非剛愎自用的意氣,多諮詢文官的經驗再做判斷,當有助於政策的規劃與日後的推動,如若自己的想法不被內閣接受,那便該掛冠求去,過去李國鼎、王建煊之所以贏得尊敬,正是這個原因。林全內閣已執政四個月了,各部會狀況不斷,有大臣之風者屈指可數,內閣士氣再不提振,未來施政品質實在令人擔憂。
(工商時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