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政府放任 違章case

大限前先蓋先贏?農地違章工廠爆搶建潮

2019-02-18 01:00聯合報 
農地違章工廠的輔導期明年六月到期,民進黨立委向行政院長蘇貞昌陳情,希望延長輔導期限並擴大適用對象,環團昨表示,敏感時刻地方卻出現違章工廠搶建潮,單彰化縣就新增十一處違章工廠,他們一月就向縣府檢舉,迄今未見縣府有進一步動作,環團憂心會造成僥倖者的跟進效應。
對此,彰化縣府建設處長劉玉平表示,環團所舉報的新增違章建築,縣府均已交付所轄公所查報,待查報完成後會依建築法及其他相關法令,並秉持行政院保護農地方案精神優先執行拆除。
主婦聯盟近日發出公開信表示,年假前夕收到來自彰化的消息,就在農地違章工廠的重災區,不肖業者打算趁著大家都放假的農曆年,繼續加速搶蓋。聯盟和其他環團一月九日聯合檢舉了十一間新增違章工廠,彰化縣府竟然為這些農地工廠開脫,說有工安和環保問題再拆,無視農地禁止興建違章工廠的法規。
主婦聯盟表示,此事也引起長期查緝工廠偷排廢汙水的彰化地檢署重視,檢方也向縣府與中央喊話,表示會盯緊這件事,聯盟呼籲關心農地農用的民眾和環團繼續關注此事。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也表示,彰化違章工廠近期仍不斷冒出,縣府毫無作為,民間大聲疾呼也沒用。他認為,政府態度若不夠強硬,且輔導配套毫無作為,只會讓部分業者產生僥倖心理,對產業毫無幫助。
他認為,中小企業經營辛苦,部分業者真心希望能走向合法,但同一套機制不可能一體適用。環團並不反對產業合理發展,也不反對輔導時間適度展延,但政府十年來,並未積極輔導違章工廠,以致約七千家臨時登記工廠中,只有四十三家輔導進入工業區,和九家變更。
吳其融認為,政府若不解決問題,只想一拖再拖,會讓業者覺得有利可圖,新的修法方向與其放在展延上面,更需要強化政府輔導的機制,政府也應該展現更努力的輔導態度,而不是讓問題永無止境的拖延下去。

環團表示,農曆年前彰化出現違章工廠搶建潮,已向縣府檢舉新增的十一處違章工廠,圖為...
環團表示,農曆年前彰化出現違章工廠搶建潮,已向縣府檢舉新增的十一處違章工廠,圖為資料照片,並非環團檢舉的新增違章。本報資料照片

經部修法擬不訂落日 農地工廠取消大限?

2019-02-18 01:01聯合報 
農地違章工廠的輔導期明年六月到期,民進黨立委最近向行政院長蘇貞昌陳情,希望延長輔...
農地違章工廠的輔導期明年六月到期,民進黨立委最近向行政院長蘇貞昌陳情,希望延長輔導期限並擴大適用對象。環團爆料地方出現違章工廠加速搶建潮,呼籲政府不要一拖再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農地違章工廠輔導大限明年六月二日到期,屆時可能有上千家領有臨時工廠登記的違章工廠無法合法化,中南部立委向行政院長蘇貞昌請命盼展延。據了解,經濟部修法版本擬刪除明年大限,不訂落日,並放寬臨時登記工廠適用對象,凡蔡政府上台以前既存的工廠,都有「續命」機會,引起環團反彈。

•政院態度「就地輔導」

全台農地違章工廠面積高達一萬三千公頃,經濟部推估未登記工廠家數約六萬一千多家。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行政院今天將舉行行政立法協調會報與民進黨立委討論,預料也會討論到「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行政院對於農地違規工廠的態度就是「就地輔導」。

•經部提出「三大要件」

經濟部長沈榮津去年在立法院承諾,現有違章工廠輔導方案成效有限,將提出新修法方向,本會期送入立法院。據了解,經濟部傾向「有條件就地合法」,凡二〇一六年五月廿日前違章工廠,符合低汙染、無公安疑慮、合法經營三大要件,每兩年繳交一定比例回饋金,並申請「特定工廠登記證」等條件,即可就地合法。但官員也說,一定須符合低汙染等三大要件,回饋金的比例將會在企業可負擔的範圍。

•擴大適用「刪除明年大限」

現行「工廠管理輔導法」規定,二〇〇八年三月十四日已存在的農地違章工廠,只要屬於低汙染、合法經營等範疇,均可辦理「臨時工廠登記」,並得於明年六月二日前輔導轉型,且免受區域計畫法等處罰,相當於暫時性合法。
政府過去以納管名義,開放七千多家違章工廠申請臨時工廠登記證,但明年六月二日大限將到期,臨時登記的農地違章工廠,完成輔導進入工業區的少之又少。蘇揆最近分批與民進黨立委餐敘聆聽地方民情,多位中南部的立委當面為農地違章工廠請命,希望能夠將輔導期延長到二○三○年六月二日,蘇揆允諾盡速研議。
據了解,經濟部將刪除明年大限的修法方向,等同擴大適用對象,讓二○一六年五月廿日以前蓋的違章工廠,都得以「續命」。
經濟部官員指出,修法版本「不是用展延,而是變成長久的制度」,換言之,草案將不會有落日,而是將「解決方案」納入,不同於現行立委提出直接展延十年的作法。

•攸關上千名員工生計

民進黨立委洪宗熠說,中南部立委都有壓力,尤其目前尚有許多工廠無法在期限內完成輔導,這些工廠的上千名員工生計堪慮,希望行政院能夠支持修法,這也符合蘇揆強調的,政府不能再失分的方向。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工程排水量設計 與 暴雨量

  獨家/直擊大巨蛋落下「瀑布」 民眾疑惑問:排水系統呢? 14:35 2021/06/04   中時   張穎齊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民眾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南湖大橋下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北市消防局門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六張犁信安街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受颱風及鋒面接近影響,北市中午12時起開始有持續性的強對流發展,市中心有瞬間強降雨,文山、大安及信義區時雨量均超過100毫米,大安及信義區最大10分鐘雨量均超過30毫米,多處積淹水。不過也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 北市府表示,目前測得最大累積雨量為大安區福州山站127.5毫米,水利署已發布南港區淹水一級警戒及松山區一級警戒,水利處稍早通知南港區南深陸閘門因為逼近警戒水位,可能隨時關閉。 此外,水利處也已通知各區里,因目前瞬間強降雨遠大於下水道的容量,會有積水狀況發生,如有地下室的應盡速關上防水閘門,減少積水進入地下室造成損失。而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深約20公分,範圍約100平方公尺,南湖大橋下淹水長度約50公尺、寬度約10尺、深度約50公分。

司法改革心

中時社論》司法改革 制度要改心更要改 2017/6/11 下午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1分組第4次增開會議在司法院開會。(黄世麒攝)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5個分組分別進行了3個月的會議,已全部結束。5個分組各自提出數十件改革提議,總量非常可觀,多項分組決議曾引起社會高度爭議,且司法院、法務部、律師團體間顯然有嚴重的價值觀與職務立場衝突,接下來幕僚人員如何進行議題綜整,全體會議如何達成總結性結論,事關改革成敗與國家民主發展,身為媒體必須關注,並適時對社會發出建言與警語。 分組討論議題牽涉甚廣,從金字塔式的訴訟制度、賦予大法官違憲裁判審查權、保障司法程序弱勢方權利、修復式司法法制化,到研究設立商業法院、特別勞動訴訟程序、稅務法庭,到高度政治性的增訂妨害司法公正罪,以切斷政治干擾司法的可能性。此外,還包括調整法官晉用制度、終審法院行公開言詞辯論、研議法庭直播提高司法透明度,及檢察體系的性格定位、刑事訴訟程序從起訴的方法開始改變,到改善判決文書格式以求易懂等。 司法的重要性,這裡就不必再行強調。司法的社會公信力嚴重不足,到達需要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來開藥方治病的地步,本身就令人痛心疾首。其實司法改革大業,一方面固然有制度上需要調整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有司法人員行為、文化必須大幅檢討改進之處。改革制度需要協調立法、行政、司法甚至考試諸院配合行事,但相對司法相關人員的「革心」,還是比較容易,人的行為與文化改變更困難。台灣民主體制下司法獨立,不受行政及政治干預,為了追求司法獨立的提升而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尤其困難。 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具有先天性的困難,在這次司改會議過程中已一覽無遺。這次會議特別引進了半數不具法律背景的委員參與討論,其實就是希望避免法界人士研議司法改革時,閉門造車、諱疾忌醫,甚至護短,成為改革的障礙,但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毛病仍然不時出現,雖不令人意外,但仍然對會議的進行與成果形成負面的影響。法界人士包括官員、教授、司法從業人士,因為諱疾忌醫甚至護短而在媒體上攻訐,不惜傷害司改會議的社會形象,令人感到遺憾。 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現象,從議題處理方式的輕重選擇,也可看得出來。關說司法,特別是政治人物包括民意代表關說司法,問題普遍而且觀念嚴重偏頗的程度,從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加上前檢察總長黃世銘的訴訟案件中,就足以一覽...

業界對抑制房價手段 的 反映

  不動產聯盟總會林正雄:高房價政府也是推手 應停止重稅 2023-01-16 22:02   經濟日報/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房價高漲主因惡性通膨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提供。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 房價 高漲主因惡性 通膨 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政府接連打房只會讓台灣經濟出現破口。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 他指出,近年房價高漲係因通貨膨脹,使各項原物料大幅上漲,全國缺工已經不只是民間 營建業 的大問題,連政府的公共工程都面臨人力短缺的難解課題,尤其營建署在2020年發布的營造業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全國營建業已缺工近12萬人,2022年以來,營建業的缺工的數字更是呈倍數成長。 他表示,營建業缺工問題亦使工資不斷墊高,在工料雙漲情況下,業者只能反映成本,這也是目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然而營造物價高漲是國際貿易問題,不易緩解,但「缺工」問題,政府可以透過制度適度鬆綁,修正外籍移工引進規定來解決,如此才能根本解決高房價問題,才是各黨能否獲得「執政」的關鍵! 另外,林正雄強調,政府歷次打房政策與金融限縮,以及大環境通膨,使得業者經營成本增加,諸多限制與稅制閉鎖期違反市場自然運作,連帶使消費者選擇減少。經過兩年多來的強力打房,民眾們應該要清醒了,政府以加徵重稅來打房,其實無助平抑房價,反而重重傷害了眾多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 林正雄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不要再以重稅打房,尊重市場機制,才是房市健康化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