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平等 才是核心危機【經濟日報╱
2011.11.26 02:46 am美國及歐洲未來幾年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因為需求不振導致的生產不足。人民不分貧窮、中產或是富有階級,提高全民收入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提振需求,這將連帶提高收入、生活水準,以及信心。經濟復甦若能比現在的步調加快,或多或少能扭轉眾人對幾乎所有機構的失望,以及對未來的疑慮。
但假定問題只是周期性的、可用總體經濟措施來解決,會是嚴重的錯誤。如同農業經濟轉型至工業經濟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工業經濟轉型至知識經濟也一樣。這會產生結構性的趨勢變化,其中最重要的轉變是市場報酬集中到少數人身上。
根據國會預算處(CBO)最近的研究,經通膨調整後,美國頂尖1%的富人收入在1979年至2007年間銳增275%。同時期中產階級(收入等級在中間的60%)的收入僅增加40%。
對這些趨勢無動於衷,或甚至支持高收入者減稅政策的人聲稱,這種「乍看之下的不平等」不是問題,只要在一生中或跨世代後有所改變即可。但現實狀況是兩者均極少發生。舉一個統計數據為例,過去這一代,出身自所得分配在後面四分之一家庭的大學生人數已經下滑,而來自前四分之一家庭的人數則上揚。
為什麼頂尖1%相對於其他人口,日子過得這麼優渥呢?答案很可能與科技變革和全球化有關。例如發明家伊士曼(George Eastman)革新攝影技術而成為鉅富,因為需要其他人協助實踐願景,結果帶動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市的中產階級興盛了兩個世代。當賈伯斯改變個人電腦,他和股東成為鉅富,但只有少數財富流進美國中產階級勞工的口袋,這是因為生產委外,以及電腦和軟體並不是十分勞力密集的產業。
另一個例子是,日益複雜的金融市場提供巴菲特等人前所未見的大好機會,因為他們能找出估值錯誤的企業,從中獲得高額利潤。
工業社會在下個世代的最重要政治議題是修正市場體系,該體系報酬分配日益不均,致中產階級怨聲載道。
截至今日,討論的對話非常兩極化,以零和競爭的角度進行激辯,中產階級勞工的收入未見成長,被歸咎於富人成功所致。指責美國企業執行長薪酬激增很容易,但私募股權基金等業者對表現優異的執行長,付薪更高過上市公司。因為提供出色產品和服務、嘉惠眾人而賺到財富的人不該遭詆毀。但把各界對社會不均現象日益擴大的關切,快速貼上階級戰爭的標籤,更是離譜。
該如何正確因應日漸嚴重的不平等呢?下面有幾個建議:
第一,政府須小心確保不要提供富裕階級特殊優惠,以免助長不公平現象再擴大。不管政府出售資產或發給執照,都要透過標售進行,讓人人都有機會。
第二,推行倡導公平、提振成長的稅務改革方案。民間蓄積財富日多、政府赤字卻愈來愈高的此時,並不宜取消遺產稅。在經濟不平等加劇時,稅務改革沒道理強化因商業活動產生的稅前收入。
第三,公務部門須確保在重要基礎領域提升公平性。市場經濟下,永遠有人坐擁毫宅、高價藝術品,且能負擔豪華旅遊。但令人坐立難安的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子女,因學費飆高和公立大專院校緊縮預算,上大學的機會銳減。
同時,在美國許多地區,有錢人小孩上的私立學校,提供的教育品質與其他小孩上的公立學校已出現鴻溝。
更令人憂心的是在富人和普羅大眾的平均壽命出現差異。
在後工業經濟,不論是兩極化政治或由富人扛起重擔,都不能保護中產階級的利益。我們必須設法做得更好。
(作者Lawrence Summers為前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前美國財政部長,現為哈佛大學教授)
全文網址: 桑莫斯專欄/經濟不平等 才是核心危機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42730.shtml#ixzz1emKyHp8q
Power By udn.com
2011.11.26 02:46 am美國及歐洲未來幾年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因為需求不振導致的生產不足。人民不分貧窮、中產或是富有階級,提高全民收入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提振需求,這將連帶提高收入、生活水準,以及信心。經濟復甦若能比現在的步調加快,或多或少能扭轉眾人對幾乎所有機構的失望,以及對未來的疑慮。
但假定問題只是周期性的、可用總體經濟措施來解決,會是嚴重的錯誤。如同農業經濟轉型至工業經濟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工業經濟轉型至知識經濟也一樣。這會產生結構性的趨勢變化,其中最重要的轉變是市場報酬集中到少數人身上。
根據國會預算處(CBO)最近的研究,經通膨調整後,美國頂尖1%的富人收入在1979年至2007年間銳增275%。同時期中產階級(收入等級在中間的60%)的收入僅增加40%。
對這些趨勢無動於衷,或甚至支持高收入者減稅政策的人聲稱,這種「乍看之下的不平等」不是問題,只要在一生中或跨世代後有所改變即可。但現實狀況是兩者均極少發生。舉一個統計數據為例,過去這一代,出身自所得分配在後面四分之一家庭的大學生人數已經下滑,而來自前四分之一家庭的人數則上揚。
為什麼頂尖1%相對於其他人口,日子過得這麼優渥呢?答案很可能與科技變革和全球化有關。例如發明家伊士曼(George Eastman)革新攝影技術而成為鉅富,因為需要其他人協助實踐願景,結果帶動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市的中產階級興盛了兩個世代。當賈伯斯改變個人電腦,他和股東成為鉅富,但只有少數財富流進美國中產階級勞工的口袋,這是因為生產委外,以及電腦和軟體並不是十分勞力密集的產業。
另一個例子是,日益複雜的金融市場提供巴菲特等人前所未見的大好機會,因為他們能找出估值錯誤的企業,從中獲得高額利潤。
工業社會在下個世代的最重要政治議題是修正市場體系,該體系報酬分配日益不均,致中產階級怨聲載道。
截至今日,討論的對話非常兩極化,以零和競爭的角度進行激辯,中產階級勞工的收入未見成長,被歸咎於富人成功所致。指責美國企業執行長薪酬激增很容易,但私募股權基金等業者對表現優異的執行長,付薪更高過上市公司。因為提供出色產品和服務、嘉惠眾人而賺到財富的人不該遭詆毀。但把各界對社會不均現象日益擴大的關切,快速貼上階級戰爭的標籤,更是離譜。
該如何正確因應日漸嚴重的不平等呢?下面有幾個建議:
第一,政府須小心確保不要提供富裕階級特殊優惠,以免助長不公平現象再擴大。不管政府出售資產或發給執照,都要透過標售進行,讓人人都有機會。
第二,推行倡導公平、提振成長的稅務改革方案。民間蓄積財富日多、政府赤字卻愈來愈高的此時,並不宜取消遺產稅。在經濟不平等加劇時,稅務改革沒道理強化因商業活動產生的稅前收入。
第三,公務部門須確保在重要基礎領域提升公平性。市場經濟下,永遠有人坐擁毫宅、高價藝術品,且能負擔豪華旅遊。但令人坐立難安的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子女,因學費飆高和公立大專院校緊縮預算,上大學的機會銳減。
同時,在美國許多地區,有錢人小孩上的私立學校,提供的教育品質與其他小孩上的公立學校已出現鴻溝。
更令人憂心的是在富人和普羅大眾的平均壽命出現差異。
在後工業經濟,不論是兩極化政治或由富人扛起重擔,都不能保護中產階級的利益。我們必須設法做得更好。
(作者Lawrence Summers為前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前美國財政部長,現為哈佛大學教授)
全文網址: 桑莫斯專欄/經濟不平等 才是核心危機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42730.shtml#ixzz1emKyHp8q
Power By udn.com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