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政治人物到底有沒有這種世界觀?有沒有不讓國家落後的果敢決心和祕密對策?
新世代領導人的條件
現在的日本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下一個世代的領導人,必須具備3個要件:
1.防患因國家債務危機引發經濟垮台。
包括國債、借款、政府保證債務在內的「國家借款」,在2011年6月底已突破988兆日圓,更新了過去最高紀錄。如果要為311大地震發行重建國債,借款將更可觀。
美國信評機構穆迪在2011年8月將日本國債的等級調降至第4級的「Aa3」,如果政府對這種狀況置之不理,不久後,就得面臨國家債務危機。如果日本發生國家債務危機,對世界經濟造成的衝擊,絕對不是冰島危機、希臘危機可比擬。
因此日本政府一定要打出明確的政策,讓國外不會有「日本危險」之類的傳聞或傳說。像希臘那樣,一味閃避、大幅砍歲出和增稅是行不通的。堅持到底的能力、和國民溝通的能力,都是領導人絕對不可欠缺的能力。
2.決定新的外交座標軸,應對二十一世紀的新世界地圖。
新興國家抬頭,全世界的國家也架構了新的外交關係。因此,下一個世代的領導人,須在冷戰後的新世界地圖上,使用新的羅盤,把日本描繪在新的座標上。
日本究竟在新世界地圖的哪個位置?又該和誰保持哪種距離?我認為答案不是鳩山由紀夫提倡的「日美中正三角形」,而是「多面體」。面的大小因國家而異,美國和中國大概會逐漸變小,新興國家則會越來越大!但是,看看日本和印度、巴西、印尼、土耳其等國的關係,似乎連入口位置都還沒有站穩,和這些國家深入交往是當務之急。
3.強化人才。
要與別的國家競爭,「最終兵器」就是人才。人才優劣就是國力強弱,但是日本的年輕人既沒志氣也沒能力,和亞洲其他國家比起來,韓國、台灣、中國、新加坡、印尼等國年輕人,活潑、有活躍於世界舞台的熱情,還有能力。
印度是名副其實的「人才寶庫」,美國《財星》雜誌「全球五百大企業排行榜」中,由印度人擔任副社長或以上職位的企業有300多家。由日本人擔任副社長或之上職位的企業則是零,美國的醫生每5個人有1個是印度人,英國的醫生則是5個人中有2個是印度人。
另外,在矽谷成立公司,經營到公司股票上市櫃的創業家人數,排名第1的也是印度,第2是以色列,第3是台灣,日本還是掛零。
如果不解決人才問題,日本以後只會每下愈況。日本須從量產平均水平人才的工業時代教育,轉換成培育少數傑出精銳的IT社會時代教育。這是最困難,卻是最重要的課題。
創建大社會 解債務危機
「人民」的力量,可以在學校、議會、市街的清掃業務、消防救護業等不同領域、場所大顯身手。
譬如,將學校老師人數減半,讓學生的父母、當地居民、當地企業員工到學校當志工教學。如果有電腦課,就讓IBM、富士通等企業的員工,一周數次到學校授課;如果有憲法課,就讓律師出來應付。讓外商企業的外國員工夫人教英語,成績也一定大有看頭。只要這麼做,就可以減少用稅金雇用的全職「官員」人數,降低社會成本。
據日本總務省的「勞動力調查」,2010年的勞動人口比是59.6%,歷年最低,5個人中約2個人沒在工作。如果社會再持續高齡化,二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沒工作的時代很快就會來臨。所以我們得設法讓這些人進入社會,並成為支撐社會的活力。
要避免國家走上不履行債務的危機,「大社會」將是日本該掌握的重要關鍵。
日本民主黨現在該做的,是將71兆日圓的歲出概算範圍,削減20兆日圓。這個數字是根據2010年6月在加拿大舉行的G20元首高峰會議上,大家宣誓的「2013年先進國家財政赤字減半」為目標計算出來的,在會議中,日本被當作「例外」處理,如果要求每年借款高達GDP 8%的日本做到這個目標值,世界經濟恐怕會冷颼颼。
在削減這20兆日圓的時候,最有前景的新機軸,就是英國一心想實現的「大社會」理念。
在現在這個節骨眼,全體國民首先須看清一個事實──國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以及郵局人員、國立大學法人機構職員等比照公務員看待的這些人,全部加起來共有700萬人之多。據說,這些公務員的人事費用,每年高達60兆日圓。所以要削減20兆日圓,就須和希臘一樣,將公務員的人數減去三分之一。
少掉這三分之一人力,可以有效利用「民間」的力量取代。非公務員的國民,如果能把十分之一的個人時間用於社會,就會大不同。為了創建「大社會」,誠心問全國國民「是否有脫一層皮的覺悟」是一國領導人的職責,而英國首相卡麥隆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