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去工業化 阻礙經濟成長 |
工業化是多數已開發經濟體取得今日成就的必經之路。從傳統手工業及公會系統的灰燼中重生的紡織、鋼鐵、汽車等製造業的進步,把農業社會轉型為城市社會。農民轉變為工廠工人的過程不僅伴隨生產力大幅進步,也造就社會和政治組織的革命。工人運動帶來大眾政治,最後促成了民主政治制度。 但隨著時間推移,服務業逐漸取代製造業的地位,在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製造業占總就業比率在一次大戰前約為45%,之後下降到只有30%多,這種狀況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之後製造業占總就業比率開始急劇降低,目前不到10%。富裕經濟體都經歷類似的工業化和去工業化進程。 美國製造業雇用員工在20世紀中期升至25%-27%後,去工業化進程開始啟動,近年來製造業占就業比率不到10%。即使在被視為已開發世界製造業最強的德國,製造業員工到約1970年攀至近40%的高點,之後就穩步下降。 只有少數幾個東亞開發中國家成功效仿這種模式,南韓經歷迅速的工業化過程,製造業員工占總就業比率從1950年代的個位數上升到1989年的28%(之後就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南韓在30年間完成了早期工業化國家花一個世紀或更久才完成的轉型。 不過,開發中國家的工業化模式已經不同,不僅進展的速度緩慢,且去工業化的開始也比已開發國家早得多。巴西製造業員工占總就業從1950年到1980年僅從12%上升到15%。1980 年代後期巴西開始去工業化,近來的經濟成長幾乎未阻止或逆轉去工業化進程。印度的情況更令人意想不到:製造業占總就業2002年僅達13%,之後即開始下降。 開發中國家為何提早去工業化目前尚不清楚。一個明顯的原因或許是全球化和經濟開放,因此導致巴西、印度等國很難與東亞超級製造大國競爭。但全球競爭不可能是主要原因,因為就連東亞國家也提早去工業化。 身為全球製造業大國,中國的製造業占總就業比率不僅明顯偏低,且長期以來持續下降。中國製造業占總就業比率從1990年代的15%高峰後,就一直維持在此一水準。 中國是個很大的國家,當然絕大部分勞動力仍留在農村,但大多數民工現在找的是服務業工作、而不是製造業。同樣的,越南等新一代製造出口國,根本達不到早期工業化國家的工業化水準。 這種現象使開發中國家在很低的所得水準開始轉向服務經濟。當美、英、德等國開始去工業化時,人均所得已達到9,000到11,000美元,反觀巴西在5,000美元開始去工業化,中國3,000美元,印度2,000美元。 過早去工業化對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影響還有待證實。但在經濟領域,顯然過早去工業化會阻礙經濟成長,導致開發中國家無法趕上已開發經濟體。這也解釋了歷史上的快速成長大都與工業化脫不了關係。工業化空間收窄無疑將影響未來的成長奇蹟。 社會和政治影響較不易預測,卻可能同樣重要。民主政體是長期工業化產物:有組織的勞工運動、紀律嚴明的政黨和呈左右派分布的政治競爭。 勞資雙方的鬥爭史造就了妥協與中庸的習慣——工廠正是上述鬥爭的主要場所。由於去工業化進程提早出現,今日的開發中國家必須在邁向民主和治理的路上,另外開闢一條未知的、也可能更加崎嶇的道路。 (作者Dani Rodrik是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社會科學教授/編譯吳國卿) |
全文網址: 羅德里克專欄/提早去工業化 阻礙經濟成長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42586.shtml#ixzz2iPIo6CHG
Power By udn.com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