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液化「3要素」 一張圖讓你了解可怕性

日本北海道於今天凌晨發生了規模6.7的強震,強震發生大約兩個小時後,札幌市區內開始出現道路液化現象。路面瀝青凹陷,部分路段有泥水溢出,許多車子像是陷入沼澤中動彈不得,其實只要有恐怖三要件,土壤液化就可能發生。
根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說明,土壤液化的形成是因為地下的水和土失去了平衡,土壤由土砂顆粒堆疊而成,當土砂顆粒的空隙中充滿了水,那土與水會有穩定的狀態。但是大地震來臨時,劇烈的搖晃會破壞平衡,空隙中的水壓增高,水語部分砂土會經由地層中的裂隙,往上衝出地面,造成噴砂現象。所以當土壤失去了承載力量,地表上的房屋會有下陷、傾斜、龜裂等災情,土壤液化容易在沖積平原或砂質海洋等地點出現。
2016年的南台大地震震出民眾對土壤液化的關切,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開放民眾可以上網查詢台灣土壤液化潛勢分佈。不過工務局也曾表示,「土壤液化非絕症」,依現有建管規定,建築物在開發階段須做好地質調查,針對可能產生的各項災損,可以設計適合基礎型式和地盤改良工法,避免災害發生。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