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摩天大樓歷史

美國巴別塔(上):芝加哥,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樓」的誕生

2019/01/30 李孟瑄
20世紀以降的現代都市,最具代表性、最顯目的景觀,非摩天大樓莫屬。圖為芝加哥「船...
20世紀以降的現代都市,最具代表性、最顯目的景觀,非摩天大樓莫屬。圖為芝加哥「船塢城」(Marina City)建築,樓高60層,因外型而被暱稱為「玉米大樓」。 圖/flickr@Thomas Hawk
如果我們要定義20世紀之後,現代都市最具代表性、最顯目的景觀,那勢必是摩天大樓了。
在21世紀的當下,主導摩天大樓興建的地區,是新富的波灣石油國以及中國——目前世界最高樓是杜拜的哈里發塔(樓高828米),而沙烏地阿拉伯正在興建的吉達塔(預計樓高1,000米),預計在2020年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座高度超越1公里的建築。
在建築史中,如果要了解一個時代或社會是如何運作的,往往可以從其代表性的建築類型中看出端倪:如果要研究古代王權或是教權的話,就從宮殿或大教堂下手,要了解資本主義當道的現代社會的話,雀屏中選的無疑是摩天大樓。
究竟「摩天大樓」這個代表現代資本主義都會的建築形式是怎麼誕生的?要追溯這個的故事,必須先回到資本主義大本營——美國——的兩個城市:芝加哥與紐約。
「摩天大樓」這個代表現代資本主義都會的建築形式是怎麼誕生的?要追溯這個的故事,必...
「摩天大樓」這個代表現代資本主義都會的建築形式是怎麼誕生的?要追溯這個的故事,必須先回到資本主義大本營——美國。圖為鳥瞰芝加哥河沿岸大樓,以及在聖派翠克節,被染綠的河水。 圖/美聯社
搭著芝加哥高架捷運(The L)穿梭在密度極高的摩天大樓之間,不禁感嘆能夠代表這座城市精神的大概就是摩天大樓了。現今來到芝加哥或紐約遊玩的旅客,也勢必要搭電梯上西爾斯大樓(Sears Tower,樓高442.3米)或帝國大廈(樓高443米)俯瞰這兩座高樓林立的城市。
當今對於什麼是「摩天大樓」(或稱高層建築)的定義,其實眾說紛紜,每個國家也有不同的官方定義。但一般來說,今日的摩天大樓,通常是指約40層樓以上、高度超過150公尺的「可人居」建築(如簍空的艾菲爾鐵塔就不可以稱作摩天大樓)。
但較不為人知的是,今日隱身於日益增高的大樓之間,幾幢僅僅十來層樓,裝飾優雅的建築,正是今天全世界所有摩天大樓的原型——十幾層樓而已,稱得上是「摩天大樓」嗎?
在這些「大樓」誕生的1880–90年前後,這確是史無前例的。當時的人們驚訝於這前所未見的高度,就稱呼它們為「摩天大樓」。但原初的摩天大樓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從芝加哥的一場大火講起。
摩天大樓的誕生要從19世紀芝加哥的一場大火講起。在這場大火之後,芝加哥如同鳳凰浴...
摩天大樓的誕生要從19世紀芝加哥的一場大火講起。在這場大火之後,芝加哥如同鳳凰浴火重生一般,快速重建,也打開了摩天大樓的建築新時代。 圖/維基共享

▌摩天大樓誕生記:浴火重生後的芝加哥

1871年10月8日夜晚,芝加哥發生一場災難大火。傳說一名叫奧利里(O’Leary)的太太,她在芝加哥穀倉裡養的一隻牛,踢翻了一盞燈籠因而引發大火。雖然這個起火原因僅是廣為流傳的都市傳說、眾說紛紜,但大火的後果卻是再明確不過了:
大火一夜之間延燒到市中心,幾乎把密集的市區全部夷為平地,幾乎完全是木造與磚造的房屋,幾近全毀。但在大火之後,芝加哥如同鳳凰浴火重生一般,快速重建。
在大火之前,芝加哥已經因為鐵路以及運河的興建,成為全美穀物交易、屠宰業以及運輸中心。人口急速發展的芝加哥,1840年時還僅是全美第92名的小鎮,到大火前夕已經成為全美第二大城,並在大火之後的重建發展期,成為當時人類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大火幾乎把密集的市區全部夷為平地,幾乎全是木造與磚造的房屋,幾近全毀。 圖/芝加...
大火幾乎把密集的市區全部夷為平地,幾乎全是木造與磚造的房屋,幾近全毀。 圖/芝加哥大火紀念網
1870-1900年間,芝加哥人口從29萬9,000暴增了5倍多到170萬。這樣史無前例的都市擴張之下,產生了對於土地的巨大需求。在工業資本主義「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之下,地主以及建商擁抱了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以「複製土地」。
什麼是「複製土地」呢?想像你有一塊土地,想出租這塊地來賺錢,如果只有地面層的話,你只能賺一層的錢。在資本主義運作的邏輯之下,地主不意外地將腦筋動到了天上,將土地一層一層地往天「複製貼上」——這就是摩天大樓原初誕生的邏輯。
但是人類的體力有所極限,一般人爬樓梯最多爬個五、六樓就差不多累了,不管地主多想賺錢,大約五層樓以上就注定虧本,因此當時的建築樓層仍不算高。直到電梯發明的應用,才讓大樓的高度突破人類體力上的限制,能蓋多高就多高。
人類體力有所極限,一般人爬樓梯最多爬個五、六樓就差不多累了,不管地主多想賺錢,大...
人類體力有所極限,一般人爬樓梯最多爬個五、六樓就差不多累了,不管地主多想賺錢,大約五層樓以上就注定虧本,因此當時的建築樓層仍不算高。直到電梯發明的應用,讓高樓建築得以突破限制。圖描繪著19世紀中葉,美國實業家奧的斯(Elisha Graves Otis)在「水晶宮」展示其發明的當代電梯原型。 圖/維基共享

▌鋼鐵、電梯,還有電話:新的建築形式

芝加哥在大火之後,雖然沒有馬上發展出摩天大樓,市區依舊是興建4-5層樓的商業辦公建築,但因大火引申出來的建築防火法規規定規定「市區禁止木造房屋」,卻意外地促使摩天大樓的誕生——1880年代,建築師創新使用了「鋼鐵結構」來建造大樓。鋼鐵結構不僅防火,而且比以往石砌或磚砌的結構來的更輕盈,而且可以建得更快、更高,更適合拿來無限向上「複製土地」。
電梯加上鋼鐵結構的發明,使得土地得以無限向上「複製」。就這樣,芝加哥因為驚人的都市發展速度、工業資本主義逐利的心態,以及大火之後被迫尋找新的建築技術與形式,成為了摩天大樓的誕生地。紐約摩天大樓建築師吉爾伯特(Cass Gilbert)更形容摩天大樓是:
讓土地吐錢的機器。
「讓土地吐出錢來。」電梯、鋼鐵結構、電話,使得土地得以無限向上「複製」。芝加哥因...
「讓土地吐出錢來。」電梯、鋼鐵結構、電話,使得土地得以無限向上「複製」。芝加哥因為驚人的都市發展速度、工業資本主義逐利的心態,以及大火之後被迫尋找新的建築技術與形式,成為了摩天大樓的誕生地。 圖/美聯社
1885年,使用鋼骨結構與電梯、十層樓高的「家庭保險大樓」(Home Insurance Building)於芝加哥落成,史稱「第一座摩天大樓」。在1880-90年代之間,工業資本主義狂飆的芝加哥自此開始不斷把大樓高度向上推高,幾乎每幾年就翻新一次「最高大樓」的紀錄。短短七年之間,樓高紀錄就翻倍,1892年落成的「共濟會大樓」(Masonic Temple)已達21層樓之高。
雖然在下一個世紀主宰美國天際線的是紐約,但在摩天大樓誕生之時,不管是樓高還是技術,都是由芝加哥完全主導,在芝加哥執業的眾多建築師與工程師,不斷創新的鋼鐵結構形式,例如從螺栓式(bolted)演變成更堅固的鉚釘式(riveted),不但樓高可以不斷推高,更可以不用依靠厚重、承重式的磚牆或石牆,讓窗戶可以開得更大、採光更好。這種鋼鐵結構商業建築形式,因此被後世史家直接稱作「芝加哥建築學派」,甚至由這種鋼鐵結構支撐的大面窗戶,也被稱作「芝加哥式窗戶」。
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大樓」(圖左),史稱「第一座摩天大樓」。在19世紀末工業資本主...
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大樓」(圖左),史稱「第一座摩天大樓」。在19世紀末工業資本主義狂飆的芝加哥,幾乎每幾年「最高大樓」的紀錄就會翻新一次。短短七年之間,1892年落成的「共濟會大樓」(圖右)已達21層樓之高。 圖/維基共享
在芝加哥Dearborn Street歷史街區裡,一排保存完好的早期摩天大樓,都...
在芝加哥Dearborn Street歷史街區裡,一排保存完好的早期摩天大樓,都建於1880-90年代之間。這些原本都是辦公大樓,依賴鋼鐵結構的大面「芝加哥式窗戶」(Chicago windows)提供自然採光。 圖/作者拍攝
這種商辦大樓的迅速興起,除了電梯與鋼鐵結構,還有賴電話的發明。試想一個火車車廂製造商,在電話發明之前,辦公、管理階層的辦公室必須要依附於工廠周遭,方便就近管理。但在電話發明之後,白領階級的辦公室只要靠電話就可以與工廠聯絡,於是辦公室可以遠離烏煙瘴氣的工廠,移到繁華的市中心,也進一步助長了摩天大樓建築的增生。
辦公摩天大樓的誕生,伴隨著都市化,也就見證了這種「白領」與「藍領」階級的區分過程。從此,白領階級可以不用天天跑工廠,而在市區的明亮、華美的大樓裡辦公,而且所需要的一切服務就近在咫尺,搭個電梯就可以找會計、律師,甚至看個牙醫、找個裁縫,外地朋友來訪還可以在頂樓餐廳用餐,在瞭望台俯瞰市景。
辦公摩天大樓的誕生,伴隨著都市化,也就見證了這種「白領」與「藍領」階級的區分過程...
辦公摩天大樓的誕生,伴隨著都市化,也就見證了這種「白領」與「藍領」階級的區分過程。 圖/維基共享

▌踩煞車的高樓狂飆

但是這樣無限向上爭高的都市新光景,也引來了批評。主要是因為這些高樓巨大的陰影,被認為讓市中心白天日照不足,而參差不齊的樓高以及紛雜的樣式,也引來許多嚮往歐式都市規劃的人的批評。尤其在1893年於芝加哥舉辦的「哥倫布紀念博覽會」,引進了歐式整體規劃的概念,促使「都市美化運動」,部分民眾嚮往如巴黎一樣的都市規劃,擁有齊頭式的樓高與整齊劃一的建築美學,希望可以抑制毫無節制的高樓開發。
而同年的經濟蕭條大恐慌則成為芝加哥摩天大樓發展的重要轉捩點。從1888年左右房地產景氣良好,芝加哥建商一窩蜂蓋起高樓,導致供給過剩,到了1893年經濟蕭條時,對於辦公空間的需求驟降,出現大量的空屋,芝加哥市政府於是決定限制新建築只能蓋到150呎(43公尺),以限制供給並平息抗議樓高的聲音。不過這個法規既往不咎,所以反而像前述的共濟會大樓,這些較早期的大樓,在接下來20多年間反成為芝加哥天際線中的「巨人」。
當然,我們今天看到的芝加哥天際線絕不僅是150呎高而已。1893年第一次實施樓高限制之後,在需求與逐利的聲音下,芝加哥政府被迫不斷陸續上修樓高限制。到了1920年,市政府允許建築主體可以到達260呎(79公尺),主體上裝飾性的高塔則可以高達400呎(122公尺),於是產生了新一代像教堂高塔般的摩天大樓,如芝加哥著名地標「箭牌大樓」(Wrigley Building)就是代表作之一。
1893年美國經濟蕭條時,芝加哥市政府曾決定限制新建築只能蓋到150呎(43公尺...
1893年美國經濟蕭條時,芝加哥市政府曾決定限制新建築只能蓋到150呎(43公尺),以限制供給並平息抗議樓高的聲音。但在需求與逐利的聲音下,芝加哥政府之後被迫不斷陸續上修樓高限制。圖為芝加哥著名地標「箭牌大樓」(Wrigley Building)。 圖/美聯社
於是乎,獲利誘因、房地產價格、以及地皮面積限制成為了把摩天大樓推高的正面推力,而限制大樓高度的負面拉力則是建築法規以及建築技術;一旦建築法規放寬、建築技術創新,只要房市好、預期可以獲利,大樓高度一定往上推高到極限。
這也是為什麼在以資本主義邏輯運作的都會中心,早期的摩天大樓往往很難保存下來。這些大樓佔有的土地往往比大樓本身更值錢,在古蹟保存法引介之前,地主只要覺得有利可圖,就毫不留戀地拆樓、蓋更高的大樓。美國大都市在都市更新最「猖獗」的1970年代,許多寶貴的早期摩天大樓建築資產,就這樣非常諷刺地,葬身於原本滋養它們的資本主義之手下。
摩天大樓的誕生地芝加哥,也流失了許多摩天大樓的雛形。像是建築大師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的經典作品「證券交易大樓」(Stock Exchange Building),就在都市更新的魔爪之下被迫拆除。
但與此同時,文資保存的意識也逐漸興起。在芝加哥「證券交易大樓」要慘遭拆除時,知名攝影師與文資保存者尼克爾(Richard Nickel)為了搶救大樓的建築殘骸而不幸跌落墜死。不過尼克爾並沒有枉死。他所搶救的部分殘骸被芝加哥美術館(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收下,今天到芝加哥美術館參觀時,還是可以一睹用當時救回的殘骸還原的交易大廳,體驗「鍍金年代」(Gilded Age)的狂飆風華。
地主只要覺得有利可圖,就毫不留戀地拆樓、蓋更高的大樓。許多寶貴的早期摩天大樓建築...
地主只要覺得有利可圖,就毫不留戀地拆樓、蓋更高的大樓。許多寶貴的早期摩天大樓建築資產,就這樣非常諷刺地,葬身於原本滋養它們的資本主義之手下。圖為芝加哥「證券交易大樓」拆除的資料照片。 圖/維基共享

▌摩天大樓版的龜兔賽跑:紐約急起直追

1893年的樓高限制,為芝加哥的高樓瘋踩了煞車,雖然往後芝加哥陸續上修樓高限制,但這讓幾乎當時完全自由放任、沒有樓高限制的紐約,如龜兔賽跑一般即起直追,開始超越芝加哥,成為摩天大樓的重鎮。於是芝加哥成為了「節制、管控」式發展的典範,而紐約則是幾乎全然的自由放任。
1895年,紐約的最高樓終於超越芝加哥最高樓「共濟會大樓」1呎;1902年,著名的「熨斗大廈」(Flatiron Building)落成,因為街區形式形成的獨特的三角形造型,完全依靠的就是芝加哥學派的鋼骨結構;1908年,186公尺高的「勝家大樓」(Singer Building)落成,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一高樓。
就這樣,幾乎每幾年,世界最高樓的頭銜就會被同在紐約的另一棟大樓奪走。至此之後65年間,紐約穩坐世界最高樓的寶座,走向「紐約高樓瘋」的年代。
——▌下篇待續...
芝加哥成為了「節制、管控」式發展的典範,而紐約則是幾乎全然的自由放任。1902年...
芝加哥成為了「節制、管控」式發展的典範,而紐約則是幾乎全然的自由放任。1902年落成的「熨斗大廈」(圖),完全依靠的就是芝加哥學派的鋼骨結構。 圖/維基共享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工程排水量設計 與 暴雨量

  獨家/直擊大巨蛋落下「瀑布」 民眾疑惑問:排水系統呢? 14:35 2021/06/04   中時   張穎齊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民眾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南湖大橋下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北市消防局門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六張犁信安街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受颱風及鋒面接近影響,北市中午12時起開始有持續性的強對流發展,市中心有瞬間強降雨,文山、大安及信義區時雨量均超過100毫米,大安及信義區最大10分鐘雨量均超過30毫米,多處積淹水。不過也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 北市府表示,目前測得最大累積雨量為大安區福州山站127.5毫米,水利署已發布南港區淹水一級警戒及松山區一級警戒,水利處稍早通知南港區南深陸閘門因為逼近警戒水位,可能隨時關閉。 此外,水利處也已通知各區里,因目前瞬間強降雨遠大於下水道的容量,會有積水狀況發生,如有地下室的應盡速關上防水閘門,減少積水進入地下室造成損失。而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深約20公分,範圍約100平方公尺,南湖大橋下淹水長度約50公尺、寬度約10尺、深度約50公分。

拆除案 與都更案類似之場景 溝通或方案可能不足

緊急喊停!拆南鐵最後1戶踢鐵板 雙方對峙1小時 鐵道局:今拆除取消 07:42 2020/07/23   中時   鐵道局中工處主任工程司吳志仁宣布今天拆除喊卡。(曹婷婷攝) 字級設定: 小 中 大 特 影》緊急喊卡!拆南鐵最後一戶 雙方對峙1小時 鐵道局今不拆了! 拒拆遷戶陳致曉家門外一度聚集大批警力。(曹婷婷攝) 反對拆遷抗爭者守在大門內。(曹婷婷攝) 警方在7點多撤離,鐵道局隨後宣布取消今天拆除行動。(曹婷婷攝) 台南鐵路地下化強拆作業預計今天清晨6時拆除最後一棟拒拆遷戶、青年路陳致曉家,交通部鐵道局中工處人員和大批警力6點一到在陳宅外宣讀拆除程序於法有據,屋內上百人不斷高呼「反東移、反對徵收」口號,雙方對峙1個多小時後,鐵道局中工處7點20分宣布基於避免衍生衝突,衍生社會成本,今天拆除計畫決定取消。 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處主任工程司吳志仁7點20分出面宣布,南鐵地下化是台南重大計畫,但因為考量陳宅有許多人,基於避免造成衝突及衍生不必要社會成本,決定取消。他強調,因全案只剩陳宅拒拆,接下來會傳持續跟陳致曉溝通。 針對鐵道局宣布暫緩任務,陳致曉表示,將討論戰術,「但我不會因此開心,因為今天不攻,明天、後天也會來。」並回嗆「他來我就打!」 反南鐵東移拒拆 自救會長嗆:「歡迎攻進來」 07:12 2020/07/23   中時   反南鐵東移聲援民眾守在待拆戶家中,不願撤離。(李宜杰攝) Facebook   Messenger   Line   Weibo   Twitter   Telegram   複製連結 字級設定: 小 中 大 特 警民仍持續對峙中,鐵道局也釋出善意要溝通。(李宜杰攝) 配合南鐵地下化工程,鐵道局中工處預計今日(23)清晨6時拆除東區青年路陳家。目前反南鐵東移全線自救會長陳致曉與雙親,及超過百名聲援民眾守在陳家客廳,手拉手拒絕撤退,警方及鐵道局人員被拒於門外,並提出要與陳致曉溝通,陳致曉則回嗆「絕不會交涉,歡迎攻進來!」 據悉,目前怪手已進駐陳家後院,百名警力、消防車、救護車也都部署完畢,衝突一觸即發,聲援民眾痛斥「行政訴訟還在打,不要當政黨打

司法改革心

中時社論》司法改革 制度要改心更要改 2017/6/11 下午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1分組第4次增開會議在司法院開會。(黄世麒攝)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5個分組分別進行了3個月的會議,已全部結束。5個分組各自提出數十件改革提議,總量非常可觀,多項分組決議曾引起社會高度爭議,且司法院、法務部、律師團體間顯然有嚴重的價值觀與職務立場衝突,接下來幕僚人員如何進行議題綜整,全體會議如何達成總結性結論,事關改革成敗與國家民主發展,身為媒體必須關注,並適時對社會發出建言與警語。 分組討論議題牽涉甚廣,從金字塔式的訴訟制度、賦予大法官違憲裁判審查權、保障司法程序弱勢方權利、修復式司法法制化,到研究設立商業法院、特別勞動訴訟程序、稅務法庭,到高度政治性的增訂妨害司法公正罪,以切斷政治干擾司法的可能性。此外,還包括調整法官晉用制度、終審法院行公開言詞辯論、研議法庭直播提高司法透明度,及檢察體系的性格定位、刑事訴訟程序從起訴的方法開始改變,到改善判決文書格式以求易懂等。 司法的重要性,這裡就不必再行強調。司法的社會公信力嚴重不足,到達需要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來開藥方治病的地步,本身就令人痛心疾首。其實司法改革大業,一方面固然有制度上需要調整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有司法人員行為、文化必須大幅檢討改進之處。改革制度需要協調立法、行政、司法甚至考試諸院配合行事,但相對司法相關人員的「革心」,還是比較容易,人的行為與文化改變更困難。台灣民主體制下司法獨立,不受行政及政治干預,為了追求司法獨立的提升而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尤其困難。 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具有先天性的困難,在這次司改會議過程中已一覽無遺。這次會議特別引進了半數不具法律背景的委員參與討論,其實就是希望避免法界人士研議司法改革時,閉門造車、諱疾忌醫,甚至護短,成為改革的障礙,但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毛病仍然不時出現,雖不令人意外,但仍然對會議的進行與成果形成負面的影響。法界人士包括官員、教授、司法從業人士,因為諱疾忌醫甚至護短而在媒體上攻訐,不惜傷害司改會議的社會形象,令人感到遺憾。 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現象,從議題處理方式的輕重選擇,也可看得出來。關說司法,特別是政治人物包括民意代表關說司法,問題普遍而且觀念嚴重偏頗的程度,從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加上前檢察總長黃世銘的訴訟案件中,就足以一覽無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