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經濟結構 朱敬一:台灣陷入均勻衰退2015-12-17 10:16 經濟日報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 記者鄭清元/攝影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今出席經濟日報主辦的經濟投資展望論壇,論及台灣經濟情勢低迷的現狀,直指:「不是景氣問題,而是結構問題。」而且台灣不覺自己生重病,導致轉型不順。
朱敬一解釋,如果經濟有明顯向上動能,中間雖起起落落,仍是景氣問題,但若每年經濟成長率保零、保一,而沒有向上動能,過程雖也起起落落,就屬於結構問題。他指出,台灣現在當然有景氣問題,但想辦法把沒有斜率的經濟成長率拉到每年3%、4%的成長率,才是當務之急。
「別國到了彩陶文化,我們還在玩舊石器。」朱敬一說,其他國家如新加坡、韓國經濟成長率每年比我們多一點,幾十年下來就有天壤之別;台灣為什麼轉型不順,因為沒有像韓國在1996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經歷重大衝擊、搞到半條命,導致台灣明明「均勻衰退」,卻不覺得自己已然重病,甚至社會仍沒有覺得需要改變。
朱敬一:國家經濟是不可以死亡的
【經濟日報 記者楊美玲╱即時報導】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表示,國家經濟是不可以死亡的,但當經濟「均勻衰退」是最無感糟糕的,顯示出不覺得自己的經濟已然生重病,而這也是台灣轉型不順之因。
朱敬一今日出席經濟投資展望論壇,並以「否極泰來」的投資展望為題發表演說,他說,否卦的卦象是上乾下坤,心境雖是糟糕,但仍期待改變,也就是現在若已經否到極,泰就要來了。
朱敬一表示,經濟若有明顯向上動能,但會起起落落,顯示仍有景氣;若無向上動能,還在關注起起落落,就本末倒置,台灣仍有景氣,但當務之急不是要削弱起起落落,應是提升經濟增長,改善台灣嚴重的結構問題。
他說,台灣於1950年代平均經濟成長率(GDP)是8.67%,但至2000年代時僅3.82%,相較於韓國4.35%,以及新加坡5.65%,顯示出台灣正面臨轉型問題,也就是成長驅動引擎必須改變,國家經濟是不可以死亡的,但經濟「均勻衰退」是最無感糟糕的。
台灣經濟目前需要四大改造,包括經濟轉型、環評制度、法人功能和行政效率。朱敬一表示,全世界所有環評都是開發機關做,但台灣是唯一例外,由環保署執行,而且擁有否決權,再加上環評審查制度會出席程度冗長、問題重複、場外施壓和民代坐鎮等,這均不利於投資。
經濟法人是另一個不利投資的問題,朱敬一說,法人是服務政府部門的,法人功能不振就無法協助產業,國內法人角色必須調整。他說,否極雖然泰來,但是極是有代價的,痛苦的,台灣最好不要到那一天才要進行改變,愈到「極」愈難改變,過去愈成功也愈不易改變,台灣經濟需要的是「神醫」,而非「法醫」。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