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之後 持續看漲歐元?
郭炳伸/國立政治大學國貿系教授
法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支持歐元體系的馬克宏(Macron)擊敗極右候選人勒龐(Le Pen),當選總統。由於勒龐的政見之一是她當選後將進行脫歐公投,隨著馬克宏當選,脫歐風險立降,使得歐元行情再度攀升,一片看好,來到1.0960美元對1歐元價位,是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點。
馬克宏被法國政壇歸類為「非左非右」的非典型候選人,不屬於傳統「中間偏左」與「中間偏右」兩大黨。若他當選,似乎不應解讀為現有兩大黨的挫敗,而是一種妥協,代表著法國人民仍然希望維持中間路線,但又希望保有自由競爭的機制。勒龐的民粹主張,例如採取貿易保護、反對全球化,並且限制移民等,聽起來十分耳熟,與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時的說詞相像,卻無法在法國找到共鳴。
法國的經濟表現與人民的投票傾向,其實是一致的,可由幾項經濟指標數據證明。包括個人可支配所得,長期以來高於歐盟平均,並且持續成長;儲蓄率上升、負債下降;最為關鍵的經濟指標,勞動生產力則與美國相當,每小時的工作產出,甚至高過於德國及英國。即便像勒龐宣稱大量移民會帶來負面影響;但是,移民佔法國人口的比例,與德、英、美相差無幾,都在12%左右,並沒有特別懸殊。再者,由於法國良好的福利制度,所以所得不均的情況,不像歐盟其他國家來得嚴重。反而與德國相去不遠,而德國卻是一個高所得而且均富的國家。
法國的經濟表現,其實是歐元區經濟復甦的縮影。去年歐元區經濟成長1.7%,甚至勝過美國,預期今年會更好。反映經濟表現的領先指標,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改善,已達56.2%,跨越了50%的分界點,歐元區經濟擴張動能正在增強。之前嚴重的通貨緊縮也已遠離,通貨膨脹還在可控的2%以下,經濟信心已回到金融海嘯之前的水準。
如此看來,歐元區經濟正在改善當中。復甦的力道主要來自於量化寬鬆政策,使得因公債債信不良,而銀行體系面臨崩潰的西班牙或義大利,受惠於資金成本的降低,信貸條件也比之前寬鬆,危機逐漸解除。如今因為馬克宏當選,歐元區可能解體的政治風險已然消除,原本躊躇不前的歐元行情,也再見漲勢。
然而,歐元難道將從此一飛衝天,重回高峰嗎?
歐元的轉強與美元相同,靠的都是量化寬鬆的錢海戰術。但是,錢能解決的問題,恐怕都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結構能否改變。
歐元區成立的目的之一,在於透過使用單一貨幣,消除貿易障礙,降低交易成本,發揮經濟效率,團結力量大,使得歐元各國經濟總量能與美國抗衡。表面上看來,歐元區貨幣的統一有著與美國50州使用單一貨幣的相似,但兩個經濟體仍然存在著重大結構的不同。
長久以來,美國經濟平均成長一直高過於歐元區,不是沒有道理的。美國人的平均工作時數為每年1800小時,遠高於法國的1500小時與德國的1400小時,這是美國人自找苦吃嗎? 美國的租稅制度與文化,鼓勵努力與長時工作,美國相對歐洲人可以保有較多的稅前工作所得,因此更願意投入工作。反觀歐元國家課徵較高的稅賦,當然造就較高的勞動福利,可是也墊高了企業的雇用成本。
更顯著的差別是,歐洲企業普遍受強勢工會的箝制,以及高度維護工權法令的規範。對比美國,當景氣不好的時候,美國企業可以快速地解雇勞工,力圖生存;景氣復甦之時,可以快速地聘用勞工。商機稍縱即逝,美國企業的做法,比起歐洲,更具彈性與競爭優勢。
於是,兩大經濟體的失業表現,在同樣貨幣寬鬆刺激下,迥然不同。美國目前已接近充分就業水準,但歐元區失業,仍然普遍居高不下。以法國為例,整體失業率已達10%。年輕族群的失業率更高達17%,即使法國經濟從2010年開始復甦,但這個族群的失業率一直未見改善。因此,無論馬克宏或勒龐都承諾,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是,之前的每一位總統候選人不都也這麼承諾過嗎? 總的來說,除了德國之外,福利愈好、勞動法令愈保護的歐元區國家,失業率就愈高。
勞動制度設計上的差異,結結實實反映了這些經濟體後面的政治氛圍。美國的政治意見大抵比歐元區更向「自由」傾斜。美國的經濟鼓吹更多的市場導向活動,限制國營事業,大力鼓勵私人企業,也因此公部門支出佔GDP的38%,相較於法國的57%,美國政府部門規模小的多。另外就是,不盡如人意的社會福利支出。但是美國的總體競爭力就是比歐元區好很多。
以「創新式破壞」學理著稱的經濟學家熊彼得(Schumpeter)在1942年「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一書中預警,資本主義終將潰敗崩解。原因不外是,崛起的中產知識階級將鼓吹福利國家,甚至立法保障勞工,扼殺了創新企業的發展。如果熊彼得仍在世,這樣的推論,恐怕反而更適合描繪包含他的母國奧地利在內的歐元區政經現實。但同時,這也決定了歐元未來的長期價值。(本文作者郭炳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貿系教授)
(中時電子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