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防火建材的重要性

致命災難兩關鍵:倫敦惡火一年後的「格蘭菲調查報告」

2018/06/05 轉角24小時
2017年6月14日,英國倫敦發生格蘭菲塔大樓火災。 圖/路透社
2017年6月14日,英國倫敦發生格蘭菲塔大樓火災。 圖/路透社








【2018. 6. 05 英國
致命災難兩關鍵:倫敦惡火一年後的「格蘭菲調查報告」

英國格蘭菲塔大樓(Grenfell Tower)71死的火災悲劇,即將屆滿1年。由官方任命的「格蘭菲塔調查團」(Grenfell Tower Inquiry),在6月4日的公開聽證會上,首次公布5位專家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格蘭菲塔大樓的消防設施「不合規定」,尤其是採用易燃建材的雨屏外牆,以及失當的火災救援指示——這2項致命的關鍵因素,吞噬了大樓住戶死裡逃生的黃金時間。

2017年6月14日凌晨,位於英國大倫敦地區西部,總共24層樓高的格蘭菲塔大樓,從4樓16號的廚房竄出惡火,火勢罕見地迅速在數小時內吞沒整棟建築。「我從來沒有看過像這樣整棟著火的建築。沒人看過。簡直是難以置信。」當時前往救火的倫敦消防隊(LFB)專員柯頓(Danny Colton)如此描述火光薰天的凌晨大火。

是什麼原因,讓星星之火燒毀整棟住宅大樓,造成71人死亡的悲劇?


▌「連串燒」的外牆包覆系統



為了調查格蘭菲塔大樓的火災真相,英國首相梅伊在災後隨即指示成立「格蘭菲塔調查團」,並任命退休法官摩爾-比克(Martin Moore-Bick)擔任主席。

祝融慘劇過後將近一年,調查團在4日的公眾聽證會上,發表蘭恩博士(Dr Barbara Lane)、多雷洛教授(Prof. Jose Torero)、比斯畢教授(Prof. Luke Bisby)、戴伊教授(Prof. Niamh Nic Daeid)、陶德(Colin Todd),共5位消防相關領域專家的調查報告。

據消防工程專家——蘭恩博士(Dr Barbara Lane)——的報告,讓格蘭菲塔大樓成為死傷慘重的惡火地獄,頭號致命關鍵,即是不合規定的外牆包覆層系統。

1972年落成的格蘭菲爾大樓,在2016年完工、斥資1千萬英鎊(約3.9億臺幣)的整修項目中,在「雨屏外牆」(rainscreen cladding)上使用了易燃建材,加上窗框未保留防火間隙,兩者加成效果下,使得火苗得以沿著外牆,在半小時內就迅速垂直向上延燒到頂樓,進而包覆棟大樓。

並且,「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任何的設計或營建團隊有確實檢測雨屏外牆系統的防火性能」,包含當地政府委託管理大樓的「肯辛頓與切爾西房客管理組織」(TMO)、倫敦消防隊,都並沒有對新裝修的外牆包覆層進行火災風險評估,安裝過程與把關大有問題。

另一位消防工程專家陶德(Colin Todd)亦表示,格蘭菲塔大樓的雨屏外牆,並沒有施行英國政府的《BS 8414》外牆消防測試;而目前在英國仍有超過300棟高樓住宅項目,安裝類似的外牆包覆系統。

「為何沒人叫他們快逃?」圖為英國《每日電訊》報紙,2018年6月5日的頭版。 圖...
「為何沒人叫他們快逃?」圖為英國《每日電訊》報紙,2018年6月5日的頭版。 圖/《每日電訊》報紙








▌失靈的「原地待救」指示



蘭恩博士亦指出,另一項造成傷亡如此重大的原因,還有消防單位當時「留在原地,靜待救援」的救災指示未能及時應變,有延誤逃生黃金時間的疑慮。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導,2017年6月14日凌晨12點54分,位在4樓16號起火點的住戶克貝德(Bahailu Kebede)向消防隊撥出了第一通求救電話。在聽證會上公開的電話錄音中,克貝德焦躁呼喊:「快快快!起火了!」

12點59分,第一批消防隊火速抵達現場,持續下達「留在原地,靜待救援」(stay put)的救災指示原則;將近半個小時後,1點26分,火勢已因外牆的可燃性外包覆層等因素,從4樓快速竄升到高樓層。蘭恩認為,消防隊「留在原地」的救災指示,此時因火勢過速、過猛,「實質上已失效」,然而要一直到2點47分,消防隊才正式下達疏散逃離的指令。

從消防隊接到火災通報的12點55分,到惡火一發不可收拾的1點26分,蘭恩表示,這半個小時間,大樓樓梯應該還未濃煙漫布,足以逃生,應「在初期盡早完全撤離」;多雷洛教授(Prof Jose Torero)也認為,「原地等待救援」的原則,當火勢還控制在4樓16號時,是洽當的對策沒錯,但當火勢蔓延開來,便該改變策略。

另外,當熊熊烈火不斷攀往高樓層之時,卻沒有消防隊員能深入到20層樓以上救援。蘭恩表示,她「並未發現高樓層的人在火災期間有得到來自倫敦消防隊的任何救助。」在23樓,僅有2名災戶生還;10層(包含)以下未有人員死亡。

調查組織首席律師米利爾特(Richard Millett QC)也提出,火災當下出動的警用直昇機,可能導致看見直昇機的受困住戶認為,應該逃到頂樓待救,有加重傷亡可能的疑慮。

除了這2項重大因素之外,報告也指責,大樓的緊急避難系統,在面臨重大災害時卻幾近全面失靈。

從起火層到頂樓、曾在2011年重新換裝的106扇防火門,「不符消防規定」;防火時效應為60分鐘的防火門,僅僅撐了短短的20分鐘,功效不到3分之1。擋火的防線已然失效下,濃煙與火勢節節逼近大樓各處之時,格蘭菲塔大樓消防管線卻「沒有水」,讓消防隊必須先將管線與給水幫浦連結,才能在大樓內部灑水,耽擱了一開始就控制住火勢的時間。

同時,通風系統未能有效將濃煙排出之下,大樓內的唯一逃生樓梯以及大廳,滿是黑煙濃霧,難以逃生。加上電梯失靈,迫使消防隊員必須從樓梯搬運重型的滅火器具,又再度讓救災的腳步變得拖沓緩慢。

在4日的專家報告聽證會上,米利爾特亦嚴詞警告有關單位組織及個人,應知無不言、積極配合提供相關證據,切勿「推諉責任」:


應認知到他們在格蘭菲塔大樓,演變成重大災害,環環相扣的事件中,他們扮演了什麼角色。


在米利爾特的開案陳詞之後,格蘭菲塔調查團也表示,除了專家的調查報告,在接下來的數週,也將陸續展開其它的公開聽證:6月21日,將針對起火點的4樓16號,聽取相關證言;25日,將傳召52名消防隊員;而該大樓住戶、倖存者,將在9月5日提供口頭證詞。



格蘭菲塔大火將屆一年,調查團持續調查火災真相。 圖/美聯社
格蘭菲塔大火將屆一年,調查團持續調查火災真相。 圖/美聯社
格蘭菲塔大樓4樓16號,起火現場。 圖/美聯社
格蘭菲塔大樓4樓16號,起火現場。 圖/美聯社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工程排水量設計 與 暴雨量

  獨家/直擊大巨蛋落下「瀑布」 民眾疑惑問:排水系統呢? 14:35 2021/06/04   中時   張穎齊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民眾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南湖大橋下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北市消防局門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六張犁信安街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受颱風及鋒面接近影響,北市中午12時起開始有持續性的強對流發展,市中心有瞬間強降雨,文山、大安及信義區時雨量均超過100毫米,大安及信義區最大10分鐘雨量均超過30毫米,多處積淹水。不過也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 北市府表示,目前測得最大累積雨量為大安區福州山站127.5毫米,水利署已發布南港區淹水一級警戒及松山區一級警戒,水利處稍早通知南港區南深陸閘門因為逼近警戒水位,可能隨時關閉。 此外,水利處也已通知各區里,因目前瞬間強降雨遠大於下水道的容量,會有積水狀況發生,如有地下室的應盡速關上防水閘門,減少積水進入地下室造成損失。而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深約20公分,範圍約100平方公尺,南湖大橋下淹水長度約50公尺、寬度約10尺、深度約50公分。

司法改革心

中時社論》司法改革 制度要改心更要改 2017/6/11 下午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1分組第4次增開會議在司法院開會。(黄世麒攝)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5個分組分別進行了3個月的會議,已全部結束。5個分組各自提出數十件改革提議,總量非常可觀,多項分組決議曾引起社會高度爭議,且司法院、法務部、律師團體間顯然有嚴重的價值觀與職務立場衝突,接下來幕僚人員如何進行議題綜整,全體會議如何達成總結性結論,事關改革成敗與國家民主發展,身為媒體必須關注,並適時對社會發出建言與警語。 分組討論議題牽涉甚廣,從金字塔式的訴訟制度、賦予大法官違憲裁判審查權、保障司法程序弱勢方權利、修復式司法法制化,到研究設立商業法院、特別勞動訴訟程序、稅務法庭,到高度政治性的增訂妨害司法公正罪,以切斷政治干擾司法的可能性。此外,還包括調整法官晉用制度、終審法院行公開言詞辯論、研議法庭直播提高司法透明度,及檢察體系的性格定位、刑事訴訟程序從起訴的方法開始改變,到改善判決文書格式以求易懂等。 司法的重要性,這裡就不必再行強調。司法的社會公信力嚴重不足,到達需要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來開藥方治病的地步,本身就令人痛心疾首。其實司法改革大業,一方面固然有制度上需要調整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有司法人員行為、文化必須大幅檢討改進之處。改革制度需要協調立法、行政、司法甚至考試諸院配合行事,但相對司法相關人員的「革心」,還是比較容易,人的行為與文化改變更困難。台灣民主體制下司法獨立,不受行政及政治干預,為了追求司法獨立的提升而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尤其困難。 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具有先天性的困難,在這次司改會議過程中已一覽無遺。這次會議特別引進了半數不具法律背景的委員參與討論,其實就是希望避免法界人士研議司法改革時,閉門造車、諱疾忌醫,甚至護短,成為改革的障礙,但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毛病仍然不時出現,雖不令人意外,但仍然對會議的進行與成果形成負面的影響。法界人士包括官員、教授、司法從業人士,因為諱疾忌醫甚至護短而在媒體上攻訐,不惜傷害司改會議的社會形象,令人感到遺憾。 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現象,從議題處理方式的輕重選擇,也可看得出來。關說司法,特別是政治人物包括民意代表關說司法,問題普遍而且觀念嚴重偏頗的程度,從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加上前檢察總長黃世銘的訴訟案件中,就足以一覽...

業界對抑制房價手段 的 反映

  不動產聯盟總會林正雄:高房價政府也是推手 應停止重稅 2023-01-16 22:02   經濟日報/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房價高漲主因惡性通膨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提供。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 房價 高漲主因惡性 通膨 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政府接連打房只會讓台灣經濟出現破口。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 他指出,近年房價高漲係因通貨膨脹,使各項原物料大幅上漲,全國缺工已經不只是民間 營建業 的大問題,連政府的公共工程都面臨人力短缺的難解課題,尤其營建署在2020年發布的營造業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全國營建業已缺工近12萬人,2022年以來,營建業的缺工的數字更是呈倍數成長。 他表示,營建業缺工問題亦使工資不斷墊高,在工料雙漲情況下,業者只能反映成本,這也是目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然而營造物價高漲是國際貿易問題,不易緩解,但「缺工」問題,政府可以透過制度適度鬆綁,修正外籍移工引進規定來解決,如此才能根本解決高房價問題,才是各黨能否獲得「執政」的關鍵! 另外,林正雄強調,政府歷次打房政策與金融限縮,以及大環境通膨,使得業者經營成本增加,諸多限制與稅制閉鎖期違反市場自然運作,連帶使消費者選擇減少。經過兩年多來的強力打房,民眾們應該要清醒了,政府以加徵重稅來打房,其實無助平抑房價,反而重重傷害了眾多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 林正雄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不要再以重稅打房,尊重市場機制,才是房市健康化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