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專欄/全球政策轉向 撙節bye bye |
全球20大經濟體(G20)財金首長上周末在莫斯科集會時,各國政府都主張放棄財政及金融性的撙節措施,並承認靠消費、借貸及房價上漲為基礎所營造出來的成長,總比毫無成長要好。 從雷曼危機爆發迄今已近五年,這段期間各國政治人物與經濟學者們皆執著於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嘗試降低政府及民間負債,要求銀行業謹慎經營;他們也致力於「恢復經濟平衡」,不再過度依賴消費、服務及金融活動,而重視一些他們認為更具永續性的經濟活動,例如儲蓄、出口及製造業。 2007年之前,經濟學者普遍認為德國及日本等以製造業為主的國家,必須把經濟重新建構成跟美國與英國相同的模式,即依賴舉債來消費、房地產投機、金融「工程化」,以及經營咖啡店及電腦遊戲等輕薄的經濟活動。等到雷曼事件爆發後,經濟潮流又出現決定性的轉變。各國都試圖模仿德國模式,以出口、投資及製造業來帶動成長。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口號─「你不能以債養債」,成為全球的格言。各國央行雖然都大印鈔票,但各國政府同時卻致力於使所有家庭、銀行及公共部門全力降低負債。 然而過去幾個月來,經濟潮流的鐘擺又開始從撙節支出,盪回到靠借錢來消費以促進成長。G20在公報中明白表示,對許多國家而言,現在促進成長的優先性高於減債。 更重要的是,各國政府已經展開行動,相繼接受美國的作法,不再靠出口來營造復甦,改由國內消費來促進成長,必要時不惜舉債。日本推動「安倍經濟學」,全力擴張政府支出及貨幣供給。英國政府則為次級房貸市場提供擔保,製造房市泡沫,迄今已看到房價及消費者信心明顯上升。 中國大陸正致力於重整經濟結構,擺脫投資及出口,主張加速消費成長。政府雖全力緊縮信用並打擊房市投機,但刺激消費可能仍是優先要務。要使消費加速成長,就必須採取某些擴張信用的措施,例如銀行體系改革,或政府減稅及擴大社會福利支出等。在歐洲,義大利已拒絕執行先前承諾的增稅措施,法國也完全拒絕緊縮財政政策。預料德國政府在9月22日選舉後,也將減稅並增加社福支出。 各國決策當局似乎終於接受了美國的觀點:即全世界所有主要國家不可能同時靠增加出口及投資,和減少消費及負債,來使經濟恢復平衡。最明顯的就是出口,因為一國的出口就是其他國家的國內消費。至於投資,最終也要依靠消費及信用成長,因為企業只有在需求成長時才會增加投資。 簡言之,全世界的政治人物與企業領袖目前正揚棄靠製造業及出口來帶動的成長模式。相反的,他們又逐漸回到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的經濟模式,即靠促進消費來帶動經濟成長及創造就業。 在全球經濟復甦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之前,如果要增強消費,就必須靠信用創造來提供資金,如此將使家庭及政府負債無法減少,且財務槓桿比率又重新開始上升。如此一來,以往被認為是難以為繼的負債水準,現在將變成必須接受的正常水準。為了創造新的信用並支撐消費成長,未來各國對銀行的法令限制也將鬆綁。 全球正在拋棄降低負債及平衡經濟的計畫,房市與消費將再度熱絡。總而言之,「撙節時代」已壽終正寢。 (作者Anatole Kaletsky是路透專欄作家/編譯任中原) |
全文網址: 路透專欄/全球政策轉向 撙節bye bye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055724.shtml#ixzz2aGCMMeWk
Power By udn.com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