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18

人生進程 的建議

名校畢業是鐵飯碗保證?張忠謀:大學生有3大迷思 2018年05月31日 00:01   中時電子報   邱怡萱 /整理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將於6月5日(下周二)股東會後退休,高齡87歲的他有著豐厚的人生歷練,過去曾提醒大學生要打破「頂尖大學畢業就是鐵飯碗保證」等3大迷思,才能在不確定的未來中掌握潮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迷思一:名校畢業擁有較多保障 《天下雜誌》報導,張忠謀表示,30年前台大、交大等頂尖大學畢業生,出社會後普遍都可以得到一份環境好、待遇佳的工作,但隨著教育水準的提高,成為碩、博士生的人越來越多,頂著國立大學畢業的頭銜,已不再是未來的保證。 迷思二:自己的競爭舞台只在台灣 張忠謀認為,大學生應該將眼界放大,以世界為舞台。他強調,絕對不能忽略國際的競爭力也同等重要,尤其近年海外工作風氣盛行,年輕人更要提升在世界的競爭力。 迷思三:以為不必創新也會成功 張忠謀說,在過去的年代,即使重複相同的模式,如果效率高,還是會獲得成功,但現在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張忠謀也提醒現在的大學生,應該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像他現在知道的東西,95%都是畢業後才開始學,他認為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腳步。 (中時電子報)

落後國家 靠技術移轉來快速跟上腳步

技術轉移爭端 美中在WTO打口水戰 A- A+ 2018-05-29 11:08 中央社 美國和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 WTO )大使今天就美國總統 川普 指控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一事脣槍舌戰,這項議題已導致兩起訴訟案,且白宮計劃對中國商品祭出巨額懲罰性關稅。 路透社報導,美國駐WTO大使施丹(Dennis Shea)表示,「強迫技術轉移」對試圖進入中國快速成長市場的企業來說,經常是不成文的規定,尤其是他們的合作夥伴是中國國營或國家機關主導的企業。 他表示,中國的許可與行政規定,迫使那些有意做生意的外資企業分享技術,而政府官員可以利用模糊的投資規定提出技術轉移要求。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施丹談話內容副本,施丹告訴WTO爭端解決機構:「這不是法律規定。實際上,正是中國的法律助長這種強迫行為。」 「基本上,中國已決定就自身的產業政策,採取系統性、由國家主導、非市場手段尋求其他WTO會員國尖端技術的作法。」 施丹表示,這對外資來說是雙輸的主張,不只是美國投資人而已。中國的政策持續不受約束的話,所有國家都會發現他們的競爭力遭到侵蝕。 川普先前指控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揚言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課徵懲罰性關稅,美中雙方也就這項指控向WTO申訴。 中方斷然駁斥美方的批評。中國駐WTO大使張向晨表示:「中國沒有強迫技術轉移這種事,」他還說,美方說法是一種「有罪推定」。 他說:「而事實是,這些監管舉措沒有要求外企技術轉移。」他表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未能提出任何證據,其中一些說法「純屬揣測」,並稱美國貿易代表署認為中國併購活動是當局的陰謀。 張向晨表示,技術轉移是正常的商業行為,美國是主要受益者,而中國的創新是受惠於「中國人民的勤奮及企業家精神、投資教育和研究、以及致力提升智慧財產保護」。 法律專家認為,華府的關稅措施與WTO規定相關,因此需要WTO的支持才能落實;中國則全盤拒絕這項關稅計畫並訴諸WTO行動阻止。

山坡地濫墾

竊佔逾7萬平方公尺國土20年 男被起訴 2018-05-26 23:01 聯合報  南投有38萬公頃山坡地,光仁愛鄉的山坡地面積就比彰化全縣大,圖為合歡山山頭被剷平的個案,檢方正在調查中。 記者江良誠/攝影 破壞國土的行為難根絕,南投地檢署最近再度起訴仁愛鄉的紀姓男子,他占用2筆國有山坡地,規模合計高達7萬多平方公尺,相當於170座籃球場大,而且竊佔近20年才被查獲。 檢方調查,紀姓男子前年10月用挖土機,擅自在仁愛鄉屯原段開挖保安林地闢建農路時,造成南投林管處13棵樹木受損,還造成邊坡土壤流失崩塌,由南投林管處報警查辦。 但仁愛鄉公所調查時,發現紀姓男子除了破壞保安林地外,他在附近種植的蔬菜以及鐵皮工寮、蓄水池簡易溫室等,竟然全是原民會所管理的 國有地 ,但紀姓男子否認竊佔、違反水保法、森林法,反而辯稱他母親從85年開始就在山上種菜,他只是接著種,並雇工整地開路。 檢方最近以違反水土保持法、占用國有地等罪嫌起訴紀姓男子,他占用2筆國有地,地點在廬山地區,分別是4882和6萬6442平方公尺,合計超過7萬1千多平方公尺,這麼大土地竟遭紀姓男子占用近20年,連檢察官都很訝異這麼大片的國有地被占用,經比對衛星照片才確認無誤。 檢察官調查紀姓男子是竊占國有地累犯,紀在90年就被查獲還判刑,沒想到隔年出獄後繼續竊佔這2塊國有地開墾,因竊佔罪追訴權為10年,已超過時效,但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有特別規定,竊佔山坡地私自墾殖,追訴權並未消滅。 南投地檢署也委託屏東科大水土保持系教授鑑定,確認這塊山坡地未經申請開挖整地已屬超限利用,且沒有任何水土保持計畫,造成土壤流失。 南投地檢署檢察長楊秀蘭說,南投縣每次颱風大雨,常造成道路坍方,土石流頻傳,過度開發 濫墾 是主要原因之一,讓人痛心。因此,指定主任檢察官黃政揚和5名檢察官專責國土保持案件,最近也接獲檢舉 合歡山 公路一帶也有濫墾情況,已經積極調查,揪出破壞國土的黑手。

土地使用權利還給原住民

全國首例原民特定區 司馬庫斯、鎮西堡土地使用可望鬆綁 A- A+ 2018-05-25 23:58 聯合報 司馬庫斯部落建地不足、民宿普遍違法等問題,可望獲得解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司馬庫斯 與鎮西堡部落面臨建地不足、民宿普遍違法等問題,可望獲得解決。 內政部 區域計畫委員會前天審議通過「 原住民 族特定區域計畫─泰雅族鎮西堡及司馬庫斯部落」案。內政部常務次長林慈玲昨天表示,將針對與現行法令不合的部分,依原住民需求作「合理的放寬」,既能解決問題,也兼顧環境敏感地區的安全觀念等要求。 內政部昨天舉行記者會,政務次長花敬群強調,這項計畫尊重原住民自治與傳統領域和價值觀,不僅讓國土計畫跨出一大步,對原住民而言也是一個興奮的開端。 這一特定區域計畫全區皆屬 石門水庫 榮華壩水庫集水區,屬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如依現行規定,除公共設施或公用事業外,不得辦理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或使用地變更編定,當地許多使用土地行為,多半未符合規定。計畫實施後可望解決這項發展與限制間的矛盾難題。 林慈玲表示,這是國內第一個依據「區域計畫法」通過的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該計畫打破現行法令限制,對協助原住民族尋求土地合法使用及永續發展,具重大示範意義。計畫將由內政部會同原民會陳報行政院核備後公告實施。 內政部通過原民特定區計畫,未來部落用地依原住民需求可望鬆綁;圖為鎮西堡部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林慈玲還提到,為解決原住民地區建地不足的問題,該計畫還設計「未來成長發展區」,在不破壞原有山林的前提下,給予未來成長發展的空間。 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簡任技正廖文弘表示,司馬庫斯與鎮西堡部落許多土地使用並不合乎現行法令;當地民宿幾乎都不合法,業者常被檢舉受罰。 他指出,未來特定區域計畫規畫為五大功能分區,包括水源保護區、災害潛勢管理區、居住與農耕生活區、自然生態發展區及成長管理區,並將既有建築物土地檢討變更為丙種建築用地或適當使用地的基地範圍。 內政部強調,規畫及審議過程均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廿一條諮商並取得部落同意,具有示範意義,也將泰雅族傳統GAGA精神納入計畫內容。 所謂GAGA精神,就是人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

溫度經濟

辦公室為溫度起爭執 英國經濟為此損失130億英鎊 A- A+ 2018-05-25 11:59 (首圖來源:Flickr/the real Tiggy CC BY 2.0) 【文‧黃嬿】 辦公室裡的爭辯每天都在上演,但有一種與工作無關,也與私人恩怨無關的爭議卻是溫度。由於每個人對溫度的感受不同,室內溫度怎麼調都不會有人滿意,但別小看環境溫度的影響力,最新研究發現,不舒服的溫度有損生產力。 據生理學家研究,室內溫度過高時,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散熱不良會引起體溫升高、血管舒張、脈搏加快、心率加速。冬季,如果室內溫度經常保持在 25°C 以上,人就會神疲力乏、頭暈腦漲、思維遲鈍、記憶力差。 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則會使人體代謝功能下降,脈搏、呼吸減慢,皮下血管收縮,皮膚過度緊張,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減弱,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學家把人對冷耐受的下限溫度和熱耐受的上限溫度,分別定為 11°C 和 32°C。而濕度上限值不應超過 80%,下限值不應低於 30%。裝有空調的室內,室溫為 19°C~24°C,濕度為 40%~50% 時,人會感到最舒適。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經在 1999 年被問到熱帶國家經濟成功的原因時,給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空調。但是冷氣溫度要設定在幾度才是最適溫度?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認為在北極一樣的環境下工作才能聚焦,因此他把會議室溫度設置為 15°C。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橢圓形辦公室就很熱,他的顧問曾經向紐約時報開玩笑說,熱到可以在裡面種蘭花。 QUARTZ 引述美國人力資源網站 CareerBuilder 調查指出,1 千名美國私人企業上班的全職工作者當中,將近一半的人表示辦公室溫度太冷或太熱。51% 的受訪者表示辦公室太冷會降低生產力,67% 的人認為太熱也會影響工作效率。 一項針對保險業員工的研究發現,室溫 25°C 時,員工打字的錯誤率僅為 10%。當溫度下降 5°C 時,生產力減半,錯誤次數上升兩倍。另一項研究發現當學生被要求在 19°C 與 25°C 的房間中選擇最具成本效益的行動電話方案時,19°C 環境的團隊選擇正確方案的機率較高。 研究顯示溫暖的環境更適合創造性思維

個資的保護 模範

GDPR上路首日有人提告 美新聞網站屏蔽 A- A+ 2018-05-26 07:38 中央社 歐洲 個資 新法今天生效,已有民眾迫不急待伸張新法賦予權利,對用戶個資處理方式違規的企業提告。為免糾紛,「洛杉磯時報」等美國新聞網站暫時對歐洲讀者屏蔽。 歐洲聯盟(EU)開始實施的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 路透 路透社報導,歐洲聯盟(EU)開始實施的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對於企業搜集和使用用戶的個人資料,賦予民眾更大決定權限。 奧地利 運動人士施倫斯(Max Schrems)今天以違法運作為由,對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Instagram(IG)和WhatsApp等網站和社群軟體提告。他聲稱這些服務要求使用者只能接受強制的隱私權條款,否則必須完全放棄使用。 施倫斯在向歐洲數個法院提告前受訪時表示,這種只能「接受或拉倒」的方式,違反GDPR讓民眾可自由選擇是否允許企業使用他們的個資。 施倫斯說:「應該提供『是或否』的選項。許多這些企業現在強迫你同意他們的隱私政策,這完全違反法律。」 GDPR不僅大幅修改網路興起前訂定的 歐盟 個資保護法,更重要的是,對違規企業最高可課處達全球營收4%的罰金,幾乎和反壟斷罰金規模相當,以Google為例,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 奧地利資料保護局(Data Protection Authority)局長暨歐洲資料保護委員會(European DataProtection Board)主席傑利尼克(Andrea Jelinek)表示,她預期一旦GDPR開始在歐盟28個成員國生效,將冒出訴訟。 法新社則報導,若干美國主要新聞網站今天對歐洲讀者屏蔽,包括「洛杉磯時報」(LA Times)、「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紐約「每日新聞」(New York Daily News)、「巴爾的摩太陽報」(Baltimore Sun)和「奧蘭多前哨報」(OrlandoSentinel)。它們屬於同一家媒體公司Tronc。 這些新聞網站今天都對歐洲讀者顯示相同訊息:「很遺憾,我們的網站目前在大多數歐洲國家無法顯示。我們正在解決這個問題,並努力研究能讓我們在歐洲市場提供全方位數位服務的選項。」 李氏企業公司(Lee 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