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強國間的 科技冷戰

美專家:美陸不是打貿易戰 是進行「科技冷戰」

美國之音中文網4日報導說,很多人想知道目前美陸正在北京進行的貿易談判能否阻止貿易戰的爆發,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美陸目前爭鋒相對的作動,與其說會令美陸陷入貿易戰,不如說美陸正在進行一場秘而不宣的「科技冷戰」。
分析人士說,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最看重的「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成為這場爭執的焦點之一,就是一個例證。因為這是有關前瞻性產業的談判,也是有關美國國家安全的談判,這會使得目前的談判更加艱難。
美國財政部長穆欽和貿易代表萊蒂澤等7人目前正在北京,與大陸官員就近期愈演愈烈的貿易爭執進行談判。談判能否阻止美陸之間即將到來的貿易戰,令很多人關切。
但是,全球政治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全球科技政策事務負責人保羅·特寥洛(Paul Triolo)3日在華府對一個貿易團體說,因為這場談判涉及更多貿易之外的方面,這與其說是一場貿易戰,不如說是科技領域的冷戰,而且這將會讓談判更加複雜。
據美國之音中文網報導,特寥洛說:「看看我們現在的狀況,我不認為這是一場貿易戰,而是一場美陸之間的科技冷戰,因為這背後是美國對大陸崛起的擔憂,而且這些計劃也加深了這樣的擔憂,因為這都是美國占主導地位的領域。這將會讓任何貿易談判的結果變得複雜,因為這涉及到貿易之外的很多問題。」
特寥洛談到的計劃包括大陸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中國製造2025」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其中「中國製造2025」已經成為這次美陸貿易談判的焦點之一。
大陸2015年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劃,旨在將大陸打造成為一個製造強國。根據這項計劃,大陸政府將投入3千億美元,用於支持產業升級,發展人工智能、半導體、電動汽車和商用飛機等高新技術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歐亞集團在2018年初公布的《全球風險報告》中說,全球第三大風險是全球科技冷戰,這主要體現在新信息技術的競爭上,主要發生在美國和大陸之間。
在美國代表前往北京前,美國已經針對大陸科技公司採取行動。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未來7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軟體和技術。隨後,大陸另一家通訊巨頭華為也被調查。就在美國貿易代表抵達北京時,美國國防部還下令,全球美軍基地禁售中興和華為手機。
據美國之音中文網報導,「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近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說,美陸貿易戰的實質在技術。他在文章中寫道,美國代表團此番前往北京,討論目的不在貿易,而在科技。他說,美陸這場經濟戰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科技優勢」。
他寫道,美國利用301調查(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對大陸進行制裁,而與大陸是否侵犯智慧財產權相比,白宮最新一輪貿易制裁更嚴重的關切是,大陸是否透過《中國製造2025》和其他產業計劃,不公平地補貼戰略性產業,違反世貿組織的指針,特別是「強迫」外國公司將其技術轉讓給大陸,作為進入大陸國內市場的條件。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4月份公布根據301調查(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對大陸進行的制裁名單。在即將徵收大幅關稅的大陸進口產品名錄中,高科技領域的公司占了多數。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時也表示,提出這樣的關稅舉措,就是為了回應大陸迫使美國企業向大陸本土企業轉移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不公平政策。大陸希望借此不公平的政策奪取先進技術,進而發展《中國製造2025》等產業計劃,並取得國際領導權。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接受美國CNBC電視採訪時也說,在美陸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最有爭議的點是科技。陸克文稱,這是一場科技領域沒有宣戰的新冷戰。
黃育川在《金融時報》發表的文章中說,雖然從已開發國家吸收技術是發展大陸家過渡到已開發國家的必然階段,無可厚非,但是大陸的營商環境仍有待提高。
歐亞集團的特寥洛說,雖然大陸在全球價值鏈中攀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陸的做法有可能扭曲全球的供應市場。他說:「2025是大的政府計劃,政府開支,是美國貿易代表萊蒂澤所說的『國家資本主義』。未來有很大的可能扭曲市場以及全球的供應鏈。」
美國貿易代表萊蒂澤前不久在提到《中國製造2025》時說,不要低估這個計劃,它的確是為了國家榮譽,在很高層次上與有相應產業的國家競爭。
萊蒂澤說,大陸要在這些產業和其他國家競爭,那沒有問題,但是透過投入3千億美元補貼,市場准入設限,以及強制技術轉讓等手段,以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那就另當別論了。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前往北京談判前說,大陸政府推動的「中國製造2025」是個「可怕」的戰略計劃,將對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形成威脅。
在大陸則有很多人認為,美國對大陸的產業政策提出要求,是要阻擋大陸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
特寥洛說,美國針對「中國製造2025」發聲並非要阻止大陸的科技發展,而是希望大陸為這些前瞻性產業的發展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公平競爭體系,而不是以國家資本主義以及政府的巨大投資來扭曲全球的供應鏈。
在川普政府公布的「2018年國家安全戰略」中,經濟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主要部分,而大陸同時被視為是美國的戰略競爭者。「歐亞集團」的特寥洛說,這會讓美陸未來的闗係更加複雜。
據美國之音中文網報導,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張克斯(Christopher Johnson)說,美陸經濟闗係已經從過去的互補變成競爭闗係。美國智庫「保爾森中心」的執行理事方艾文(Evan A. Feigenbaum)進一步解釋說,美陸經濟闗係不再是美陸闗係的「平衡器」。
他說:「以前我們經營高端產業,他們從事低端行業,商業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但是,中國總要向價值鏈的上方發展的,特別是過去的5到10年,現在我們不再有低端和高端的勞動分工,我們將在同一個領域競爭。現在商業不再起到平衡作用。現在,我們不能認為經濟依存可以緩解安全緊張闗係,這兩個聯繫在一起了。我們的一個挑戰是,未來會更艱難了。」
(中時 )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台灣建築獎 PRIZE OF ARCHITECTURE

  土建築師打敗普立茲克獎大師 橫山書法館奪台灣建築獎 2022-11-03 01:22   聯合報 坐落於桃園大園、由新世代建築師潘天壹設計的橫山書法藝術館,奪得2022台灣建築獎首獎。圖/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2022台灣 建築 獎昨公布得主。新世代建築師潘天壹設計的橫山書法藝術館奪得首獎。普立茲克獎得主庫哈斯與姚仁喜合作的北藝中心、普立茲克獎得主坂茂與石昭永合作的南美館,則與德光教會、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並列佳作。本土建築師打敗兩位普立茲克獎得主,評審形容,台灣建築獎得主潘天壹年紀雖輕,作品卻能同時展現「隽永中有淡淡驚喜」的兩種張力,為喧囂的時代帶來安定的力量,奪得今年建築獎首獎。 橫山書法館與埤塘為鄰,潘天壹以篆刻硯石為意象,將五個硯石內斂而分散地放置於埤塘旁,形成流動的書寫地景。評審認為本案利用東方的合院概念,塑造現代園林遊園式觀瞻,將書法的意境用建築表現。整體呈現安靜、平和、穩健,有驚奇但不吵雜,節奏疏密拿捏得宜。 評審團召集人劉培森指出,潘天壹將建築物拆散成尺度小的院落式組織,空間處理切合主題。他把內部空間的氛圍處理得非常好,讓人感到心靈的沉澱,節奏上又出現不同的層次。當訪客從外界進入內部,層次的處理非常精彩,感受水平空間的寧靜之時,看到天花板的結構,又能感受到趣味性。潘天壹年紀輕、卻有相當成熟的表現,「30年前覺得台灣建築水準差國際一大截,30年後覺得有許多年輕建築師慢慢冒出、令人欣喜。」 橫山書法藝術館從設計到完成花費四年。潘天壹透露,四年過程中「經歷很大的逆轉過程」,到現在都還覺得有一些「未完成」,希望透過獎項啟動學習和陪伴。他認為,建築作品並非完工之後便停止,「每個案子都是孩子、屬於這個地方、擁有自己的生命力」。迄今他每個月都會去看橫山書法館,「看地景如何陪伴民眾、繼續它的旅程」,也希望在建築的發展過程中,學習如何回應社會責任。 潘天壹是新世代建築師中,罕見從未出國留學的「土建築師」。問他心中的「台灣建築」是什麼?他形容是「只有在台灣才看得到的台灣建築」,從中可以找到社會、文化與產業脈動的浮現。他認為,台灣的大環境比較少談書法、台灣文化,因為資訊都是「和洋混合」的強勢文化衝擊,在這種衝擊之下,大家習慣浸泡在張力之中,失去對自己文化內在的表述。他認為,如果將台灣建築獎歷屆的建築師連起來,他們都在串連台灣的DNA,「只要串得下去...

業界對抑制房價手段 的 反映

  不動產聯盟總會林正雄:高房價政府也是推手 應停止重稅 2023-01-16 22:02   經濟日報/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房價高漲主因惡性通膨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提供。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 房價 高漲主因惡性 通膨 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政府接連打房只會讓台灣經濟出現破口。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 他指出,近年房價高漲係因通貨膨脹,使各項原物料大幅上漲,全國缺工已經不只是民間 營建業 的大問題,連政府的公共工程都面臨人力短缺的難解課題,尤其營建署在2020年發布的營造業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全國營建業已缺工近12萬人,2022年以來,營建業的缺工的數字更是呈倍數成長。 他表示,營建業缺工問題亦使工資不斷墊高,在工料雙漲情況下,業者只能反映成本,這也是目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然而營造物價高漲是國際貿易問題,不易緩解,但「缺工」問題,政府可以透過制度適度鬆綁,修正外籍移工引進規定來解決,如此才能根本解決高房價問題,才是各黨能否獲得「執政」的關鍵! 另外,林正雄強調,政府歷次打房政策與金融限縮,以及大環境通膨,使得業者經營成本增加,諸多限制與稅制閉鎖期違反市場自然運作,連帶使消費者選擇減少。經過兩年多來的強力打房,民眾們應該要清醒了,政府以加徵重稅來打房,其實無助平抑房價,反而重重傷害了眾多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 林正雄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不要再以重稅打房,尊重市場機制,才是房市健康化的開始。

都市脈絡 與 公共建築間的互動

  打造一座偉大的棒球場並非如此簡單:金鶯公園與台北大巨蛋 丁桀   25 Aug, 2022 金鶯公園與台北大巨蛋。 圖/美聯社、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月初,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於主場金鶯公園(Oriole Park at Camden Yards) 慶祝 這座廣受 媒體 讚譽的「復古經典式球場(Retro-classic Ball Park)」啟用滿三十週年。金鶯公園的啟用,不但改變1990年代後 美國 職業 棒球 場的設計概念,也讓運動一躍成為美國在談論市中心再生時的關鍵詞。金鶯公園作為美國都市再生的標竿案例,自然也受到美國其他城市,如克里夫蘭、亞特蘭大、聖地牙哥、匹茲堡等,仿效其棒球場設計與規劃模式。 看似只適合美國都市脈絡的規劃設計手法,竟也被台北挪用至 大巨蛋 一案選址合理性的理由。即便從尺度、歷史、文化、甚至是運動發展進程而言,巴爾的摩與台北是完全不同的城市。更何況,一座是營運三十年的金鶯球場,另一座是興建超過三十年的台北大巨蛋。兩座八竿子打不著邊的棒球場,如何在雙城扮演關鍵的發展角色呢? 本文選擇金鶯球場及台北大巨蛋的選址、規劃、設計三個面向,提供大家重新思考,所謂「永遠改變」棒球的棒球場,具體改變了什麼?這些改變對於都市發展是好是壞?對未來棒球場興建規劃的影響為何? 棒球場館選址:一成不變的政治遊戲 1980年代,巴爾的摩能在康登車場(Camden Yards)興建金鶯公園的主因有三。首先,曾任巴爾的摩市長(1971-1987)及馬里蘭州州長(1987-1995)的民主黨人威廉・雪弗(William Schaefer)為防止金鶯離開巴爾的摩,獲得馬里蘭州議會共255億美元支持(球場興建與土地取得費用)。 其次,康登車場雙球場計畫(金鶯公園與 M&T銀行球場 )共計約502億美元的計畫,能呼應1970年代規劃的內港主要計畫(Inner Harbor Master Plan)——一舉翻新市中心衰頹樣貌。其三,反對陣營雖獲得大眾支持,但公民投票的 連署 請求並未受到洲議會及法院青睞,反而大幅削弱反對陣營的聲音。 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的主場金鶯公園。 圖/美聯社 同時期,台北市雖在1980年代左右就啟動評估在關渡或七號公園(現大安森林公園)興建一座五萬人座的室內體育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