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困境2011-05-22 工商時報 ■中國大陸現在每5個人,就要養1位60歲以上的老人;但在未來20年內,將變成每2個人,就要養1位老人,沈重的財政負擔,將讓中國的下一代喘不過氣來……。 大陸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第6次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10年止,大陸人口總數為13.7億人,其中,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高達13.26%,65歲以上人口高達8.87%,引發大陸人口老齡化的議論。 不少西方媒體評論,目前大陸人均GDP才剛超過4,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國家水準,但老年人口的比例卻已突破老齡化的「紅線」,對大陸「未富先老」的評論聲四起。 法制晚報透過對各國人口數據統計分析,並結合專家訪談,整理各國老齡化過程後發現,比照世界主要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的收入水準,中國大陸確實是首個步入「未富先老」的大國。 老齡化標準 雙雙達標 所謂老齡化的標準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14歲以下兒童人口占總人口30%以下,其中,前者是主要衡量標準。而大陸兩個條件都符合。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人口學專家王豐表示,「未富先老」的標準是相對的,參照其他國家在人口老齡化達到相同程度時的情況,大陸的人均收入水準和其他已進入老齡社會的國家相比,的確有段差距。 王豐舉例,當65歲以上人口達到與大陸一樣水準時,日本和美國的人均收入是大陸的1倍之多,「從這點上看,毫無疑問,中國是首個未富先老的大國。」 儘管大陸這幾年經濟發展速度快,但王豐認為,大陸人口老齡化的速度也跟著加快,而且還處於中低收入國家的階段,因此,這樣的人口比例將對大陸的經濟發展形成多方面的挑戰。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陸現在每5個人要養1位60歲以上老人,但未來20年內,將變成每2人就要養1位老人,可以想像每個人的負擔將急劇增加。 一胎化政策 備受考驗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況,許多人口學家認為,曾一度被奉為防止人口過剩利器的「一胎化政策」,如今正嚴重威脅著中國大陸的經濟前景。因為,為不斷壯大的老年群體提供照顧和財力支援的勞動力人口越來越少。 王豐說,中國大陸生育率低,人口在迅速老齡化,「好比坐車走下坡路,繼續執行一胎化政策,相當於給這輛已經在走下坡路的車踩油門。」 王豐指出,如今大陸人口人均年齡是34歲,按照生育率1.6%計算,到2050年時,有半數大陸人年齡可能不低於50歲。這將極大限制中國經濟的發展,並可能威脅到經濟發展的基礎。部分人口學家認為,繼續實施「一胎化政策」是個錯誤,將給中國大陸這個世界第2大經濟體,帶來深遠的影響。 人口學家表示,此次普查結果顯示,大陸的年輕人數量正在快速減少,而老年人數量卻持續增多,大陸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快的城市化進程。 此前,中國大陸的人口學家甚至全國人大代表,曾多次呼籲官方放鬆生育限制。但有專家認為,大陸官方不太可能拋棄此一政策,因為擔心這個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家「食的問題」。 新華社一篇報導曾引述中國計畫生育部門的一名官員說:「中國不會調整現行的計畫生育政策,並沒有就調整現行政策展開研究。」 且另一方面,擁護計畫生育政策者稱,人口較少的家庭對經濟成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還將繼續發揮作用;他們認為,小型家庭占用的資源更少,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
不動產聯盟總會林正雄:高房價政府也是推手 應停止重稅 2023-01-16 22:02 經濟日報/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房價高漲主因惡性通膨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提供。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 房價 高漲主因惡性 通膨 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政府接連打房只會讓台灣經濟出現破口。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 他指出,近年房價高漲係因通貨膨脹,使各項原物料大幅上漲,全國缺工已經不只是民間 營建業 的大問題,連政府的公共工程都面臨人力短缺的難解課題,尤其營建署在2020年發布的營造業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全國營建業已缺工近12萬人,2022年以來,營建業的缺工的數字更是呈倍數成長。 他表示,營建業缺工問題亦使工資不斷墊高,在工料雙漲情況下,業者只能反映成本,這也是目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然而營造物價高漲是國際貿易問題,不易緩解,但「缺工」問題,政府可以透過制度適度鬆綁,修正外籍移工引進規定來解決,如此才能根本解決高房價問題,才是各黨能否獲得「執政」的關鍵! 另外,林正雄強調,政府歷次打房政策與金融限縮,以及大環境通膨,使得業者經營成本增加,諸多限制與稅制閉鎖期違反市場自然運作,連帶使消費者選擇減少。經過兩年多來的強力打房,民眾們應該要清醒了,政府以加徵重稅來打房,其實無助平抑房價,反而重重傷害了眾多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 林正雄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不要再以重稅打房,尊重市場機制,才是房市健康化的開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