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不一定 政府政客有用錢圖利自己之天性

凱因斯主義,再見了!【經濟日報╱2010.06.28
這次G20高峰會被解讀成是美歐在擴大支出「刺激」的對決,但若從更廣泛的角度解讀,這可說是新凱因斯時代的結束,或說是轉向更健全政策的開始。
這幾年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政策,一直受到舊思維操控,也就是大量的公共支出可以預防通縮、解決衰退、並啟動由政府領頭的經濟繁榮。但結果並非如此。隨著這些號稱能振興經濟的措施逐漸到期,歐洲已著手戒掉揮霍的壞習慣,美國卻遲遲不願改變。現在似乎正是最佳時機,好好檢視最近的歷史,同時評估結果。
最新這波凱因斯復興期始於前美國總統小布希時代。當時的紅牌經濟學家、也是現在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桑莫斯告訴國會,國家急需一個「及時、具針對性、暫時」的 1,500億美元支出計畫,以提振消費「需求」。
這些錢確實在2008年中讓經濟成長數據很好看,但仍擋不住接踵而止的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在桑莫斯帶領下,美國再推出第二套規模達5,00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兩個月後國會通過的是8,620億美元的方案,當時白宮經濟學家還樂觀預估,失業率可因此控制在8%以下。
17個月過去了,儘管利率這段時間也維持在歷史谷底,失業率還是高達9.7%。上周美國政府再度下修今年第一季成長率,第二季的經濟指標也很平常,但歷史經驗顯示,一段嚴重的衰退期後緊接著是大幅成長。
這回華盛頓的反應是:第三套刺激方案。歐巴馬總統雖然談到未來需要「財政紀律」,但他今天仍想增加支出。桑莫斯贏得第一場勝利後的30個月,我們又回到同樣的政策立場。
但這次有所不同的是,凱因斯政治共識逐漸崩潰。在歐洲,債券投資人透過拋售債券以提高殖利率的方式,抗議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財政政策;英國和義大利是下一個目標。歐洲決策者的態度大轉變,從花大錢變成大砍債。
其實就算在美國國會,許多民主黨議員也開始反對第三套刺激計畫,白宮提出的失業福利和給各州政府的援助也一再縮水。
創造出1982年到2007年間這段繁榮歷史的因素,其實是低稅率、支出節制且貨幣健全。控制支出的做法從1990年代末期開始結束,健全的貨幣在近十年前消失,現在民主黨諸公還打算大幅加稅。
節約支出並非萬靈丹。現在歐洲時興的縮減支出很重要,但撙節本身並無法平衡年度赤字,還需要經濟加速擴張帶來的新收入,而如今歐洲要加稅的做法卻會抑制經濟成長。
如今全球已來到凱因斯主義的死胡同。美國民眾被告知要讓國會繼續通過支出和借貸的法案,直到桑莫斯等眾學者專家說時候到了,要加稅以縮減赤字和債務。另外,加稅、升息和政府擴大控制經濟各層面的可能性,也被假設不至於衝擊個人和企業。但如今就連由全美各大企業執行長組成的企業圓桌會(Business Roundtable),也看出這種做法逐漸造成傷害。(取材自華爾街日報)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工程排水量設計 與 暴雨量

  獨家/直擊大巨蛋落下「瀑布」 民眾疑惑問:排水系統呢? 14:35 2021/06/04   中時   張穎齊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民眾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南湖大橋下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北市消防局門口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六張犁信安街淹水。(北市府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受颱風及鋒面接近影響,北市中午12時起開始有持續性的強對流發展,市中心有瞬間強降雨,文山、大安及信義區時雨量均超過100毫米,大安及信義區最大10分鐘雨量均超過30毫米,多處積淹水。不過也有民眾直擊拍下大巨蛋從「蛋頂」沖下的瀑布影片,疑惑直呼「排水系統呢?」 北市府表示,目前測得最大累積雨量為大安區福州山站127.5毫米,水利署已發布南港區淹水一級警戒及松山區一級警戒,水利處稍早通知南港區南深陸閘門因為逼近警戒水位,可能隨時關閉。 此外,水利處也已通知各區里,因目前瞬間強降雨遠大於下水道的容量,會有積水狀況發生,如有地下室的應盡速關上防水閘門,減少積水進入地下室造成損失。而木柵路2段109巷口淹水,深約20公分,範圍約100平方公尺,南湖大橋下淹水長度約50公尺、寬度約10尺、深度約50公分。

司法改革心

中時社論》司法改革 制度要改心更要改 2017/6/11 下午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1分組第4次增開會議在司法院開會。(黄世麒攝)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5個分組分別進行了3個月的會議,已全部結束。5個分組各自提出數十件改革提議,總量非常可觀,多項分組決議曾引起社會高度爭議,且司法院、法務部、律師團體間顯然有嚴重的價值觀與職務立場衝突,接下來幕僚人員如何進行議題綜整,全體會議如何達成總結性結論,事關改革成敗與國家民主發展,身為媒體必須關注,並適時對社會發出建言與警語。 分組討論議題牽涉甚廣,從金字塔式的訴訟制度、賦予大法官違憲裁判審查權、保障司法程序弱勢方權利、修復式司法法制化,到研究設立商業法院、特別勞動訴訟程序、稅務法庭,到高度政治性的增訂妨害司法公正罪,以切斷政治干擾司法的可能性。此外,還包括調整法官晉用制度、終審法院行公開言詞辯論、研議法庭直播提高司法透明度,及檢察體系的性格定位、刑事訴訟程序從起訴的方法開始改變,到改善判決文書格式以求易懂等。 司法的重要性,這裡就不必再行強調。司法的社會公信力嚴重不足,到達需要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來開藥方治病的地步,本身就令人痛心疾首。其實司法改革大業,一方面固然有制度上需要調整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有司法人員行為、文化必須大幅檢討改進之處。改革制度需要協調立法、行政、司法甚至考試諸院配合行事,但相對司法相關人員的「革心」,還是比較容易,人的行為與文化改變更困難。台灣民主體制下司法獨立,不受行政及政治干預,為了追求司法獨立的提升而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尤其困難。 改變司法人員的行為與文化具有先天性的困難,在這次司改會議過程中已一覽無遺。這次會議特別引進了半數不具法律背景的委員參與討論,其實就是希望避免法界人士研議司法改革時,閉門造車、諱疾忌醫,甚至護短,成為改革的障礙,但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毛病仍然不時出現,雖不令人意外,但仍然對會議的進行與成果形成負面的影響。法界人士包括官員、教授、司法從業人士,因為諱疾忌醫甚至護短而在媒體上攻訐,不惜傷害司改會議的社會形象,令人感到遺憾。 諱疾忌醫甚至護短的現象,從議題處理方式的輕重選擇,也可看得出來。關說司法,特別是政治人物包括民意代表關說司法,問題普遍而且觀念嚴重偏頗的程度,從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加上前檢察總長黃世銘的訴訟案件中,就足以一覽...

業界對抑制房價手段 的 反映

  不動產聯盟總會林正雄:高房價政府也是推手 應停止重稅 2023-01-16 22:02   經濟日報/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房價高漲主因惡性通膨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提供。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 房價 高漲主因惡性 通膨 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政府接連打房只會讓台灣經濟出現破口。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 他指出,近年房價高漲係因通貨膨脹,使各項原物料大幅上漲,全國缺工已經不只是民間 營建業 的大問題,連政府的公共工程都面臨人力短缺的難解課題,尤其營建署在2020年發布的營造業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全國營建業已缺工近12萬人,2022年以來,營建業的缺工的數字更是呈倍數成長。 他表示,營建業缺工問題亦使工資不斷墊高,在工料雙漲情況下,業者只能反映成本,這也是目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然而營造物價高漲是國際貿易問題,不易緩解,但「缺工」問題,政府可以透過制度適度鬆綁,修正外籍移工引進規定來解決,如此才能根本解決高房價問題,才是各黨能否獲得「執政」的關鍵! 另外,林正雄強調,政府歷次打房政策與金融限縮,以及大環境通膨,使得業者經營成本增加,諸多限制與稅制閉鎖期違反市場自然運作,連帶使消費者選擇減少。經過兩年多來的強力打房,民眾們應該要清醒了,政府以加徵重稅來打房,其實無助平抑房價,反而重重傷害了眾多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 林正雄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不要再以重稅打房,尊重市場機制,才是房市健康化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