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有用論?基礎與應用 很難一刀切
圖/聯合報提供
交通大學校長吳研華指出,科技部長徐爵民希望科研能以解決台灣社會問題為目標的說法,對提計畫者有提醒效果,之前不少人提計畫愛做什麼就做什麼,多年來產出論文和專利雖多,卻常沒什麼用處;且大學為維持專利還要花錢。她認為,目前台灣有很多問題待解決,例如缺水、老人及長期照護、資訊安全等問題,如提出能解決的計畫,對台灣社會很有貢獻。
不過吳妍華說,有時基礎和應用研究很難區分,例如癌症研究,先基礎再應用,基礎研究和問題解決分不開;社會需要前瞻研究,科研經費也應兼顧這部分,一些重要或新興的問題需跨領域解決,例如SARS或C肝等,也可採專案計畫,由科技部召集。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表示,科技進步不可能憑空而來,先要有基礎研究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兩者無法切割,科技部核科研經費不可能只重問題解決,也要兼顧基礎研究,但要避免計畫太枝微末節,可宣示大架構。
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指出,基礎與應用研究往往相互影響,無法一刀切開,原創性的基礎研究通常會有用處,只是無法預知何時能派上用場。
賀陳弘以二○一四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村修二為例,因研發高亮度藍光LED而獲獎,但也是直到發現藍光的用途,貢獻才獲肯定。賀陳弘感嘆,台灣的根本問題在於投入科研的資源太少,一旦經費短絀,就要找理由砍掉某些研究經費。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