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卡車來臨 美國重要藍領工作即將消失A-
衛報報導,自駕車科技日新月異,但追求自動化,有可能造成駕駛工作流失和勞動薪資降低的後果,甚至成為非大學畢業生難以爭取的白領工作。
去年4月,Uber宣布收購研發卡車自動駕駛技術的舊金山新創公司Otto。Otto的科技能讓卡車一上高速公路就進入「全面自主」:在完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自主行駛、維持在車道內、視交通狀況減速或煞停。Otto的設備目前要價約3萬美元(約台幣93萬元),未來幾年勢必大幅降價。
Otto在開發自駕車的道路上並不孤單。大型自動化車輛已被普遍用在澳洲採礦業。德國的戴姆勒公司也展示旗下自駕車款,配備「高速公路駕駛模式」的18輪大卡車(這意味卡車駕駛仍須在場,所以該公司聲稱未來的駕駛將變成「後勤經理人」)。另有一種設計是自動化車隊,自駕卡車尾隨在領頭車後面行駛。
看起來,業界激烈競爭將使市場在未來五到十年間出現實用的自駕卡車。一旦自駕技術證明可靠,卡車全面改裝的誘因將變得很強烈:光在美國,與大卡車相關的車禍每年發生約35萬件,造成近4千人喪生,這些意外幾乎全能追究到人為失誤。改採自動駕駛可避免人員傷亡、減少財損、降低曝險,終將成為無法抗拒的誘因。
但有個問題:駕駛卡車是美國最常見的職業之一,一旦自動化,這些工作是否會流失,待遇是否出現變化?
一名典型的美國製造業勞工,2015年的薪資比1973年時少9%,但在這42年間,美國經濟成長逾200%,或令人咋舌的11兆美元。對數千萬平凡美國人而言,年輕時的合理期望─找份穩定工作、買房子、供小孩上大學─都因為數十年來經濟遲滯而變得黯淡無望,儘管新聞上不斷報導,整體來說,美國經濟欣欣向榮。
一般勞工薪資下滑的現象很可能肇因於科技發展。經濟學家廣氾認為,全球化的衝擊雖大,機器人和工廠自動化的影響力卻更為深遠。由於各地工廠積極追求自動化,就算是移至中國的工作,現在也逐漸蒸發消失。
對仍保有工作的人來說,幾乎無一不抱怨過去可找到有優渥薪資的工廠工作,現在卻只有沃爾瑪超市的職務,賺得少、穩定性也大不如前。少數還不錯的藍領工作只存在於全球化和自動化尚未入侵的領域,例如長途駕駛,辛勤工作仍能獲得不錯的報酬。
研究美國各州圖表發現,如果卡車駕駛是主要職業,選民多半較支持川普,此一現像可能不是偶然的巧合。
覺得美國製造業不再是贏家,以及美國不再生產任何東西的認知,其實錯誤至極,因為自1990以來,在美生產的商品總值其實已增加73%(已計入通膨)。但這種錯覺卻創造了完美風暴,促使川普勝選上台。
但就工作的角度來說,情況完全不同,在產出幾乎加倍的同時,製造業的工作卻減少30%,失去逾500萬個職務。美國製造的東西比過去任何時間都多,但需要的勞工愈來愈少。
在可預見的未來,自動駕駛卡車很可能只侷限於長程高速公路業務,最後幾哩路也還需要人力操作,以順利抵達最後的目的地。換句話說,還是會有一些工作留下來,但屆時卡車駕駛的職業內容可能出現重大轉變。
操控電腦化的未來卡車可能被視為「科技」工作,司機毋須再日夜兼程趕路,能住在想要的市區,過日常生活。這份工作最終可能變成大學畢業生激烈競爭的白領工作,高達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沒讀過四年大學,恐怕很難錄取得上。那些過去以製造業工作為主、現在靠卡車駕駛工作保障藍領工人生活的地區,可能受到劇烈衝擊。
人們都以為一份受到尊重且報酬合理的工作是合理期望,但面對未來,每個社會都有必須深思,科技的進步有可能讓上述期望變成難以達成的夢想,恐須另行設法保障人民生活。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