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焦慮症 激發股債動能
2015-02-24 02:07:51 經濟日報 美國經濟雖持續成長,但焦慮與不確定卻正加重個人的壓力,結果反而推高股市、債市及房市。
其一是一些人擔心資訊科技進步,可能會消滅現在或未來的工作機會,或使收入降低。即使是中高收入者也難以倖免。一些大學教授面對網路課程的蓬勃發展,都有可能丟掉工作;律師會發現別人對的自己的需要程度降低,因為有了電腦化的法律研究工具。其二是所得不均日益嚴重,而帶來的心理成本。窮人認為自己不斷沉淪,當然會覺得受傷;但差距擴大同樣也令有錢人不安,許多社會的菁英擔心自己、朋友及所愛的人未來是否會失去此種特殊地位。
民眾普遍性的焦慮感,與當前的經濟動能之間,可能存在某種關聯性,有助於解釋短、長期利率為何都異常之低,一些國家的股價為何如此之高,許多地方的房價何以從金融海嘯的谷底翻升。
例如美國30年公債殖利率於元月底跌到2.25%的歷史低點,30年固定房貸利率於本月上旬也降到3.59%的低檔。如此異常的利率,不能完全歸因於聯準會,因為量化寬鬆政策已於去年10月結束,但之後利率仍持續下降。儘管他國央行的寬鬆措施正影響全球利率,但顯然仍有其他原因介入。令人感到迷惑的是,許多人竟然願意以數十年來罕見的低利率,來鎖住自己的儲蓄。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盧卡斯1978年發表「交換經濟下的資產價格」經典研究中,以數學模型來證明當人們對未來所得的不確定感升高時,可能會推高所有資產的價格,並壓低預期的報酬率(利率)。
當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異常之高,又沒有足夠的新商業活動來提供更多的投資產品時,人們會競相拉高現有的可投資資產;即使一些資產的未來展望相當恐怖,人們仍願意緊抱,因為他們覺得必須在某些地方做些儲蓄。
焦慮與不確定對市場產生效應,會透過情緒性反饋而被擴大。例如當價格或利率變動時,投資人便會「追高、殺低」;同時當發生一些意外的突發性因素,市場也會出現過當的反應。「焦慮」會經由行為中的情緒因子,而影響投資人的決策,這正是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所稱的「動物本能」。
個人對經濟的不確定感,也會間接透過政府政策來影響資產價格,而政策又是由民眾普遍關切的問題所決定。印度央行總裁拉姜便指出,當公民對貧富差距擴大而心懷憤怒時,政府會利用擴張信用,來安撫不滿的選民,因為信用擴張能創造房市泡沫,至少為許多人帶來暫時的財富幻覺。
(作者Robert J.Shiller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