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霍帶你遊台北》大稻埕的春天
‧老霍 2009/05/19
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建於1856年,廟內面積大約只有46坪,卻供奉600多尊神,其中以左手持姻緣簿、右手拄著拐杖的「月下老人」遠近知名。該廟佔地十分狹窄,卻也雕樑畫棟,在充滿西式風格的迪化街,唯一閩南傳統式建築。
【文.攝影/老霍】
1920年,日人為實施台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廢除臺北廳直轄之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立臺北市,隸屬臺北州(見淡水捷運站公共藝術)。「大稻埕」這個曾經是曬穀場的名字雖然沒被使用,但是它仍然活在人們的心目之中。
由於要擴建道路的關係,一度要將迪化街兩旁的房屋拆除,在商家與學者專家的努力下得以保留,如今還要逐棟地加以修護,讓我們還能目睹這裝飾繁複的巴洛克式建築外觀,見證它昔日的風華歲月……。
圖一:1930年的大稻埕碼頭與2009年的藍色公路形成對比。(攝影/老霍)
1858年,清廷因英法聯軍之役戰敗,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淡水開放通商,艋舺和大稻埕成為起卸貨物的碼頭(圖一),英美商人在大稻埕現今的貴德街和南京西路設立洋行,外商鼓勵農民大量種茶,在大稻埕精製後運銷海外,茶葉貿易造就大稻埕的繁榮。
大稻埕的昔日風華歲月
1891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建造了台灣第一條鐵路,由於經過大稻埕,更加確立了迪化街位居台北的商業地位。日據時期,縱貫鐵路線通車,迪化街成為南北貨、中藥、布匹批發的中心。
圖二:迪化街的屈臣氏大藥房曾遭火毀,如今已整修完成。(攝影/老霍)
迪化街的屈臣氏大藥房是以進口西藥為主,日據時期曾經取得台灣香港屈臣氏的代理權。1998年的一場大火,讓這座略帶有巴洛克風的建築付之一炬,如今已然整修完成,展露出原來的面貌(圖二)。
閩南式與西式洋樓建築
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建於1856年,廟內面積大約只有46坪,卻供奉600多尊神,其中以左手持姻緣簿、右手拄著拐杖的「月下老人」遠近知名。該廟佔地十分狹窄,卻也雕樑畫棟,在充滿西式風格的迪化街,唯一閩南傳統式建築。
圖三:南京西路233巷7號起四棟磚式建築,是洋樓式樣。(攝影/老霍)
二層樓房為主的西式洋樓,有女兒牆、拱形窗、花瓶欄杆,洋樓形式模仿1870年代的淡水洋行,分佈地點在整個大稻埕地區,例如南京西路233巷7號起四棟紅磚式建築(圖三)。
現代主義與巴洛克建築
圖四:迪化街一段71號的乾元行為現代主義的建築代表。(攝影/老霍)
迪化街一段71 號「乾元行」,三層樓建築被歸納為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建築二、三樓的外觀部份,有「幾何圖形」的設計趣味,三樓中央的圓形窗子,周圍採用「人蔘」圖形浮雕裝飾,在當年應該算是比較新的流行形式(圖四)。
圖五:迪化街一段129 號起,樓層裝飾雕刻中含有店名。(攝影/老霍)
迪化街一段129 號起,連續三棟巴洛克式建築,以及對面一段148號起,連續三棟巴洛克式建築,樓層雕刻中含有店名或家徽,欄杆與樓頂的裝飾華麗,繁複程度已經到了有些複雜的地步(圖五)。
迪化老街南北走一回
1911年,日治政府將街道取名為「永樂町」,「迪化街」是台灣光復以後改的名字。一般稱為「南街」,是從南京西路進入,曾經是台灣最大的布料批發地,過了城隍廟,是中藥區,以批發中藥材、補品等買賣為主。
「北街」是從民生西路口往北走去,以販售南北貨為中心,騎樓下擺滿了烏魚子、小魚乾、罐頭食品等,過了歸綏街,則以古老的行業為主,有農具行、種子店、燈籠店等商店。
民生西路的盡頭是大稻埕碼頭,閘門旁的水泥牆面是用舊時碼頭圖片製作的馬賽克壁畫,高高的水泥牆擋住了昔日的繁榮,碼頭閘門對面的小公園,有一對母女的雕塑望著遠處(陳石年作品),塑像的下方寫著「大稻埕之春」。
●公車:9、206、274、601、613、669、704等。
★陽明山達人老霍,帶你遊草山:老霍的網誌
‧老霍 2009/05/19
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建於1856年,廟內面積大約只有46坪,卻供奉600多尊神,其中以左手持姻緣簿、右手拄著拐杖的「月下老人」遠近知名。該廟佔地十分狹窄,卻也雕樑畫棟,在充滿西式風格的迪化街,唯一閩南傳統式建築。
【文.攝影/老霍】
1920年,日人為實施台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廢除臺北廳直轄之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立臺北市,隸屬臺北州(見淡水捷運站公共藝術)。「大稻埕」這個曾經是曬穀場的名字雖然沒被使用,但是它仍然活在人們的心目之中。
由於要擴建道路的關係,一度要將迪化街兩旁的房屋拆除,在商家與學者專家的努力下得以保留,如今還要逐棟地加以修護,讓我們還能目睹這裝飾繁複的巴洛克式建築外觀,見證它昔日的風華歲月……。
圖一:1930年的大稻埕碼頭與2009年的藍色公路形成對比。(攝影/老霍)
1858年,清廷因英法聯軍之役戰敗,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淡水開放通商,艋舺和大稻埕成為起卸貨物的碼頭(圖一),英美商人在大稻埕現今的貴德街和南京西路設立洋行,外商鼓勵農民大量種茶,在大稻埕精製後運銷海外,茶葉貿易造就大稻埕的繁榮。
大稻埕的昔日風華歲月
1891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建造了台灣第一條鐵路,由於經過大稻埕,更加確立了迪化街位居台北的商業地位。日據時期,縱貫鐵路線通車,迪化街成為南北貨、中藥、布匹批發的中心。
圖二:迪化街的屈臣氏大藥房曾遭火毀,如今已整修完成。(攝影/老霍)
迪化街的屈臣氏大藥房是以進口西藥為主,日據時期曾經取得台灣香港屈臣氏的代理權。1998年的一場大火,讓這座略帶有巴洛克風的建築付之一炬,如今已然整修完成,展露出原來的面貌(圖二)。
閩南式與西式洋樓建築
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建於1856年,廟內面積大約只有46坪,卻供奉600多尊神,其中以左手持姻緣簿、右手拄著拐杖的「月下老人」遠近知名。該廟佔地十分狹窄,卻也雕樑畫棟,在充滿西式風格的迪化街,唯一閩南傳統式建築。
圖三:南京西路233巷7號起四棟磚式建築,是洋樓式樣。(攝影/老霍)
二層樓房為主的西式洋樓,有女兒牆、拱形窗、花瓶欄杆,洋樓形式模仿1870年代的淡水洋行,分佈地點在整個大稻埕地區,例如南京西路233巷7號起四棟紅磚式建築(圖三)。
現代主義與巴洛克建築
圖四:迪化街一段71號的乾元行為現代主義的建築代表。(攝影/老霍)
迪化街一段71 號「乾元行」,三層樓建築被歸納為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建築二、三樓的外觀部份,有「幾何圖形」的設計趣味,三樓中央的圓形窗子,周圍採用「人蔘」圖形浮雕裝飾,在當年應該算是比較新的流行形式(圖四)。
圖五:迪化街一段129 號起,樓層裝飾雕刻中含有店名。(攝影/老霍)
迪化街一段129 號起,連續三棟巴洛克式建築,以及對面一段148號起,連續三棟巴洛克式建築,樓層雕刻中含有店名或家徽,欄杆與樓頂的裝飾華麗,繁複程度已經到了有些複雜的地步(圖五)。
迪化老街南北走一回
1911年,日治政府將街道取名為「永樂町」,「迪化街」是台灣光復以後改的名字。一般稱為「南街」,是從南京西路進入,曾經是台灣最大的布料批發地,過了城隍廟,是中藥區,以批發中藥材、補品等買賣為主。
「北街」是從民生西路口往北走去,以販售南北貨為中心,騎樓下擺滿了烏魚子、小魚乾、罐頭食品等,過了歸綏街,則以古老的行業為主,有農具行、種子店、燈籠店等商店。
民生西路的盡頭是大稻埕碼頭,閘門旁的水泥牆面是用舊時碼頭圖片製作的馬賽克壁畫,高高的水泥牆擋住了昔日的繁榮,碼頭閘門對面的小公園,有一對母女的雕塑望著遠處(陳石年作品),塑像的下方寫著「大稻埕之春」。
●公車:9、206、274、601、613、669、704等。
★陽明山達人老霍,帶你遊草山:老霍的網誌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