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世銀

世銀新總裁 先改革選舉吧【經濟日報╱2012.04.18 03:47 am現在的情況已無關你如何選上,而在於你準備如何玩這一局。從美國提名的候選人金墉周一獲選為下任世界銀行總裁的結果來看,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種古老政治遊戲的氛圍。倘若從現在起,金墉能領導各方勢力、完成對世銀大位封建遴選過程的改革─一項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IMF)早應採取、卻持續逃避的舉措─他的當選才會顯得有意義。

毫無疑問,此次世銀總裁的角逐賽確實與以往不同,而且「更有選舉的樣子」了。首先,是有三位符合資格且才華洋溢的候選人被提名,接受世銀執委會的評選。他們的專業和經歷被媒體廣泛討論。他們也全都公開撰文,闡述自己為何適任、以及對世銀懷有何種遠景,其中兩位候選人─歐坎波(Jose Antonio Ocampo)和伊薇菈(Ngozi Okonjo-Iweala)─甚至參加了一場公開的質詢論壇。

令人訝異的是,世銀耗費了將近70年才實踐這些基本的競選要素。當世銀內部談論著需要更佳的治理,卻只有在少數人的勇氣與決心下─最主要的推手是歐坎波與伊薇拉,世銀才真正體現了這樣的目標。

然而,並非所有環節都盡善盡美。再一次地,明顯的政治考量壓倒更合理的經驗與專業優勢。執委會的遴選過程,也再度陷入過於曖昧與保密的境地。

僅管這場改革並不圓滿,如今選舉已經結束,各主要勢力也紛表滿意。美國官員對於世銀總裁仍由美籍人士出任,感到心滿意足,如同去年IMF選舉時他們的歐洲同儕一樣,即便他們依然在意這對世銀及自身信譽的傷害。支持另兩名非美籍候選人的新興國家,雖然歡迎更多人參與競選,但長久以來明顯占據世銀大位抉擇標準的國籍問題,抑制了這樣的熱情。而世銀內部在執委會的率領,開始團結在新總裁之下,因為顧全大局比任何特定個人還要重要。

現在重要的是,要牢記此次競選與先前某些事件所引發的類似感受,而最近一樁就是去年拉加德被選為IMF總經理。當時,一名資深歐洲官員甚至承認,以國籍作為執掌這類多邊機構大位基本條件的時代,已然終結。

但每一次來到最後關頭,要把這些理念化為實際改革的企圖總是以失敗收場。如果金墉7月2日上台後,未能立即開始推動這類變革,這將再次發生。

金墉上任後的百日內,擁有一個能贏得全世界敬重的大好機會:保證世銀下次選舉,將秉持公開、透明和選賢與能的原則。為此,他需向執委會提案,確立這次他參選過程中的部分競爭要素將成為未來選舉時的基礎,並以詳實的盡職調查強化這些要素。

如此一來,IMF很難不跟隨他的腳步。這兩個組織將因此能夠在10月於日本召開的年會上,宣布這項遲滯以久的改革。

不要輕忽此一舉措的重要性。全球的目光現在都聚焦於此,如果在這個重要時刻改革再次失敗,將導致世銀及IMF與眾多會員國間的歧異與疏離日漸加深,同時也將削弱它們在需要被視為「可信賴的指導者」、受尊敬的全球公共權益促進者時,代表公眾意見的立場。

改革IMF和世銀的選舉過程不是一種選項,對那些相信這些機構的信譽及良好運作對全球經濟極為關鍵的人而言,這是一項義務。

(作者Mohamed El-Erian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兼共同投資長/編譯劉利貞)



全文網址: 伊爾艾朗專欄/世銀新總裁 先改革選舉吧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ping.fm/1CCI5
Power By udn.com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業界對抑制房價手段 的 反映

  不動產聯盟總會林正雄:高房價政府也是推手 應停止重稅 2023-01-16 22:02   經濟日報/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房價高漲主因惡性通膨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提供。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6)日指出,這波 房價 高漲主因惡性 通膨 所致,尤其政府重稅也是推手之一,政府接連打房只會讓台灣經濟出現破口。他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等才能促進房市發展健康化。 他指出,近年房價高漲係因通貨膨脹,使各項原物料大幅上漲,全國缺工已經不只是民間 營建業 的大問題,連政府的公共工程都面臨人力短缺的難解課題,尤其營建署在2020年發布的營造業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全國營建業已缺工近12萬人,2022年以來,營建業的缺工的數字更是呈倍數成長。 他表示,營建業缺工問題亦使工資不斷墊高,在工料雙漲情況下,業者只能反映成本,這也是目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然而營造物價高漲是國際貿易問題,不易緩解,但「缺工」問題,政府可以透過制度適度鬆綁,修正外籍移工引進規定來解決,如此才能根本解決高房價問題,才是各黨能否獲得「執政」的關鍵! 另外,林正雄強調,政府歷次打房政策與金融限縮,以及大環境通膨,使得業者經營成本增加,諸多限制與稅制閉鎖期違反市場自然運作,連帶使消費者選擇減少。經過兩年多來的強力打房,民眾們應該要清醒了,政府以加徵重稅來打房,其實無助平抑房價,反而重重傷害了眾多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 林正雄呼籲,政府要「解決缺工」、「停止重稅」,不要再以重稅打房,尊重市場機制,才是房市健康化的開始。

台灣建築獎 PRIZE OF ARCHITECTURE

  土建築師打敗普立茲克獎大師 橫山書法館奪台灣建築獎 2022-11-03 01:22   聯合報 坐落於桃園大園、由新世代建築師潘天壹設計的橫山書法藝術館,奪得2022台灣建築獎首獎。圖/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2022台灣 建築 獎昨公布得主。新世代建築師潘天壹設計的橫山書法藝術館奪得首獎。普立茲克獎得主庫哈斯與姚仁喜合作的北藝中心、普立茲克獎得主坂茂與石昭永合作的南美館,則與德光教會、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並列佳作。本土建築師打敗兩位普立茲克獎得主,評審形容,台灣建築獎得主潘天壹年紀雖輕,作品卻能同時展現「隽永中有淡淡驚喜」的兩種張力,為喧囂的時代帶來安定的力量,奪得今年建築獎首獎。 橫山書法館與埤塘為鄰,潘天壹以篆刻硯石為意象,將五個硯石內斂而分散地放置於埤塘旁,形成流動的書寫地景。評審認為本案利用東方的合院概念,塑造現代園林遊園式觀瞻,將書法的意境用建築表現。整體呈現安靜、平和、穩健,有驚奇但不吵雜,節奏疏密拿捏得宜。 評審團召集人劉培森指出,潘天壹將建築物拆散成尺度小的院落式組織,空間處理切合主題。他把內部空間的氛圍處理得非常好,讓人感到心靈的沉澱,節奏上又出現不同的層次。當訪客從外界進入內部,層次的處理非常精彩,感受水平空間的寧靜之時,看到天花板的結構,又能感受到趣味性。潘天壹年紀輕、卻有相當成熟的表現,「30年前覺得台灣建築水準差國際一大截,30年後覺得有許多年輕建築師慢慢冒出、令人欣喜。」 橫山書法藝術館從設計到完成花費四年。潘天壹透露,四年過程中「經歷很大的逆轉過程」,到現在都還覺得有一些「未完成」,希望透過獎項啟動學習和陪伴。他認為,建築作品並非完工之後便停止,「每個案子都是孩子、屬於這個地方、擁有自己的生命力」。迄今他每個月都會去看橫山書法館,「看地景如何陪伴民眾、繼續它的旅程」,也希望在建築的發展過程中,學習如何回應社會責任。 潘天壹是新世代建築師中,罕見從未出國留學的「土建築師」。問他心中的「台灣建築」是什麼?他形容是「只有在台灣才看得到的台灣建築」,從中可以找到社會、文化與產業脈動的浮現。他認為,台灣的大環境比較少談書法、台灣文化,因為資訊都是「和洋混合」的強勢文化衝擊,在這種衝擊之下,大家習慣浸泡在張力之中,失去對自己文化內在的表述。他認為,如果將台灣建築獎歷屆的建築師連起來,他們都在串連台灣的DNA,「只要串得下去...

台灣建築聯盟 參與 威尼斯建築展

  五校組建築聯盟進軍威尼斯 台灣常民智慧變成建築語言 2023-02-20 02:53   聯合報/  東海大學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的「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將代表台灣參加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記者陳宛茜/攝影 台灣的鐵皮屋常被視為混亂的象徵。然而透過東海等五所大學建築系所學生的田野調查,發現鐵皮屋頂因可吸收熱量,被山區農民當成曬蔬菜的空間,成為生產系統的一環。台灣養殖場、茶園田間常見的網屋,看似簡陋的設計卻能提供遮陽、休閒娛樂等多重功能,台中新社農民甚至用網屋防止巨峰葡萄遭鳥兒啄食。「我們希望把常民智慧變成台灣的建築語彙。」由 東海大學 建築系主任曾瑋帶領的跨校建築 團隊 ,花一年時間田野調查台灣建築,成果將在5月舉行的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台灣館中展出。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的「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將代表台灣參加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5月20日至11月26日於義大利威尼斯台灣館(普里奇歐尼宮)展出。策展團隊透過在台灣不同高度與緯度的農業地景調查,呈現人們為馴服環境帶來的多元建築風貌。 國美館館長廖仁義指出,歷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都以建築師為主題,此次則是首次以「教學聯盟」共同參與的方式,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展覽,同時也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院: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的建築學系學生參與。他認為,此次台灣館的展示方式,不僅具文化展示的意義,也有建築傳承的教育意義。 曾瑋表示,台灣橫跨六個氣候生態區,面對多變的地理與氣候環境,台灣建築發展出柔軟、即時反應的特性。但台灣建築教育往往套用西方系統與觀念,長期忽略台灣建築本身的特色,甚至將台灣建築汙名化。此次帶五校建築系所學生進行廣泛、全面性的田野調查,希望透過大量田調重新定義台灣建築,並從台灣的教育開始扎根。 台灣最常見的乳牛品種來自荷蘭,但乳牛需要適當的陽光照射才能保持健康。策展團隊田調時發現,高緯度乳牛品種的眼睛無法適應台灣的陽光,台灣牧場廣泛使用聚碳酸酯波紋板,減少進入牛欄的陽光量,創造更友善的養牛空間。鄉村常見、設有腳踏輪的棚屋,擁有輕鋼框架和波紋板的可移動結構。農民在棚屋中放置收音機、冰箱、電風扇、延長線,甚至在鷹架掛上祈求風調雨順和豐收的紅條,宛如另一個家。這些台灣典型建築中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