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生育+讓銀髮族再投入職場
台灣一九五○年代初總生育率達到七人(婦女生育的平均子女數),曾是世界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二○○三年跌至一點二三人,突破所謂超低生育率門檻(總生育率為一點三人)。此後,台灣就一直在聯合國的最低生育率之列。薛承泰說,才經過半個多世紀,生育率從世界最高轉變為最低,應算是另一個「台灣奇蹟」。
此一數據反映的是,台灣二戰後嬰兒潮,這幾年陸續邁入六十五歲、加入老年人口陣營;對比超低生育率帶來的少子化現象。
「高齡化」加「少子化」,第一個面臨的問題便是「勞動力下降」。薛承泰表示,台灣勞動力去年為百分之七十三,還算不錯,但即將面對下滑趨勢,必須早做準備。
此外還有教育發展(招生不足)、年金改革、長照與貧富不均等議題。政府如何解決勞動力不足?薛承泰說,長遠角度來看,一是鼓勵生育,二是引進移民。目前新住民在台灣有五十二萬人,為台灣「貢獻」了四十多萬新生兒。
生育率下降的同時,壽命也不斷延長。薛承泰說,台灣少子化與高齡化發生時間比歐洲國家或日本晚,速度卻相當快。台灣一個世紀前平均壽命不到四十歲,如今翻了不只一倍,平均壽命達八十歲,超越美國與大部分歐盟國家。
如何讓銀髮族重新投入職場,亦是「增加勞動力」可努力的目標。薛承泰說,政府必須發展醫療科技、「壓縮銀髮族的生病時間」,讓人口高齡化不會造成社會負擔。並透過政策鼓勵銀髮族退休後重新投入其他生產領域,比方返鄉加入農業等。
人口結構老化攸關勞動力與競爭力,為因應人口老化的挑戰,行政院去年通過長照十年計畫2.0,建構社區化、普及化、平價化的長照體系,讓所有長者可以在熟悉的社區在地安養、在地老化;國發會也與勞動部、教育部、衛福部等部會推動優化生育及養育環境,以提升生育率,緩和人口結構轉型速度。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