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鳴槍 法界互信先崩盤
高思博
日前司改分組會議委員張靜律師投書網路媒體,宣稱有一定比例司法官貪汙,導致輿論譁然,法官協會與檢察官協會立即發出聲明,抗議其說法毫無根據,限期要求張委員具體告發貪汙個案,否則要求總統府將張靜從司改分組會議除名,並要求律師公會對於張律師依律師倫理規範第24條誹謗司法人員移送懲戒。
然而,張靜的意圖,明顯並不是指出司法官貪汙比例多少,甚而他既不知道也不在意究竟有什麼貪汙個案,我認為司法官們不必要在事實舉證上和他認真,網路名言:「認真你就輸了」,和他計較一個隨口說說的比例並無必要,更無必要以張的參會與否做為下一步的前提。
我所服務的法曹協會特色是我國唯一平衡包含審、檢、辯、學四方法律人士的專業團體,我們一向認為法界四方的平衡互動,是司法能夠產生公平正義的必要條件,因此值得注意者不是張靜委員說法的真實性,反而是這種說法,加上日前司法院許宗力院長提到,法官和民間司改會為主的律師間造成高度對立,所反映出總統府主導的司改未見成效,卻已造成法律專業團體間信任崩盤,彼此攻訐的心態,法律界彼此之間如此的對立和分歧,幾乎又註定蔡政府發動此波司改必定失敗。
張靜委員隨口說說似乎並未體認,法律專業一方的失敗甚至貪腐,亦使其他方的角色失去任何意義,張的說法固然對司法官是羞辱,但是這等說法又置他所屬的律師專業地位於何境地?難道勝訴的律師靠行賄?敗訴的律師歸究於送錢技術差嗎?因此張靜的說法其實同時羞辱了審、檢、辯,司改可以以糾出個別害群之馬為目標,卻不應攻訐整個專業群體,造成系統性危機的災難性後果。法律專業與法律倫理,是由法律職業共同體來共負其責,任何一方對於其他一方集體式的指責,事實上是打人傷己的七傷拳,是對法律界的整體傷害,亦對追求公平正義沒有幫助。
現蔡政府推動的各項改革,似乎總是需要樹立、放大對立面,除了方便政治動員外,就成效來看很難期待有所成就。以司法改革為例,公平有效的司法,無論在英美或大陸法系,都有賴於審、檢、辯、學四方依制度分工,既合作又制衡。此次司改對立氣氛已濃,司改分組召集人甚至不諱言:院檢整體是「被改革對象」,上位者似乎也放任這樣的氛圍,連追求共識的樣子都省了,只準備最後強渡關山。改革並非革命,不可能因為部分的缺失,就打算清洗整個系統。我們堅信司改要有所成,決非造成審、檢、辯、學對立可成功,反而上位者應力求程序及實質的平衡,才可長可久。
(作者為中華民國台灣法曹協會理事長、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