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迎百歲誕辰:把建築種在四大洲
4月26日,建築大師貝聿銘即將迎來百歲生日。《中國青年報》報導,整整一個世紀的時光,被濃縮在蘇州美術館3個不大的展廳裡。
貝聿銘花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把自己設計的建築種在了4個大洲、10個國家的土地。如今,在接近百歲生日的時候,他終於回到了故鄉,就在蘇州美術館往東不到兩公里。如今遊客熙攘的獅子林,100年前曾是貝聿銘祖輩的宅邸。
在蘇州度過了最後一個夏天之後,17歲的他赴美國求學。
經濟大蕭條的美國,建築也在悄然革命。建築師們開始拒絕古典建築繁複的理念,傾向清新簡明的線條和成本低廉的材料。貝聿銘在哈佛大學的老師格羅皮烏斯是德國包豪斯建築派系的創始人,他鼓勵並宣導年輕建築師設計一種具有社會意識的建築,相信這種低成本的住宅將改變19世紀以來人們擁擠的生活,並將隨著工業化迅速普及全球。
這種建築理念是貝聿銘事業的起點。上世紀80年代,他將一個玻璃和金屬結構的金字塔帶到了巴黎盧浮宮;也將光線引入原本昏暗陳舊的宮殿。
當時的歷史文物古跡最高委員會直接羞辱他:「貝先生,你這個東西是什麼破玩意兒?它看上去很醜,像一顆很便宜的鑽石。」幸運的是,法國總統密特朗對他表示了完全的信任和支持。
承接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項目時,選址四周是棕紅色的洛磯山脈,為了讓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貝聿銘日夜在外考察,通宵設計。但前15張手稿都不盡如人意。
有一次,行走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佛得角的一座頂部平整的山上,他意外發現了13世紀印第安人的建築遺址,這些建築的形狀和顏色與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整個環境就是建築物的一部分。
回到專案工地,他馬上安排工人把附近山中開採的石頭壓碎,加入混凝土中。然後手工敲琢牆面,暴露其中的沙石,使其與周圍山色和諧一致。從遠處看,這座建築已經與背後的山脈融為一體。
中美關係緩和後,1974年他終於回到了故鄉。貝聿銘在之後的採訪中說,希望能盡力找到一種新方式,形成嶄新的中國本土建築風格,是中國建築復興的開端。
(旺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