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科技掀起的一場金融革命
科技進步正在促成金融業的轉變,這些與金融服務結合的科技就稱之為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或是FinTech)。為了應變這些轉變,全球興起一片投資金融科技的風潮,相關投資從2013年的30億美元暴增到2015年的200億。不管那個國家都紛紛想創造出最適合金融科技成長的環境,美國、以色列、印度和英國產生出許多Fintech創業公司,成為目前全球金融科技業的領頭羊。其他國家也不遑多讓,也出現不少成功、新興的Fintech公司。
(中時電子報)
搞懂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
3月29日Apple Pay正式在台起跑,掀起一股行動支付風潮。趁此機會,花點時間來弄懂「電子支付」與「第三方支付」之間的差別,提升自己對於FinTech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吧!
相比中國大陸,台灣對於第三方支付與電子支付的定義不太相同。其實,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差距不只在名稱上,而是是否支援「轉帳功能」。簡單來分,可轉帳的就是電子支付,而不可以轉帳、儲值的就是第三方支付。而根據統計,你知道嗎?截至2016/12/1止,全台共有 4124 家第三方支付服務。而在台取得電子支付執照的,只有歐付寶、橘子支、國際連、智付寶、台灣支付這5家。
何謂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
指的是由第三方業者居中於買賣家之間進行收付款作業的交易方式。也就是說,當交易時,買家先把錢交給第三人,等收到貨物沒問題後,第三人才將貨款給賣家。這時候的第三人指的就是「第三方支付」。例如Yahoo奇摩輕鬆付(Yahoo!奇摩)、樂點卡(遊戲橘子)、豐掌櫃(永豐商業銀行)、Pockii(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支付連(PChome_Online網路家庭)等等,就是台灣比較知名的第三方支付服務。
何謂電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 (e-payment))
在台灣,取得電子支付執照(專營電子支付機構營業執照)的五家業者,相比第三方支付只能作代收代付業務,其實還能作更多事情。例如綁定銀行帳戶,消費時進行扣款;或者也可以儲值。綁定信用卡來消費,只是電子支付業務中的基本款。
兩者監管機關不同
在此,跟大家說明一下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在台灣的監管機關不同,順帶跟大家比較一下在台灣很流行的「電子票證」,幫大家補習一下。詳情請看下圖。
而近期很夯的Apple Pay則屬於行動支付領域,也是由金管會所監管。根據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印的「各國行動支付發展趨勢及相關個案研究」, 2012 年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零售支付工具創新報告(Innovations in retail payments),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之廣義定義為:舉凡以行動存取設備(如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透過無線網路,採用語音、簡訊或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方式所啟動的支付行為均屬之。另,美國媒體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 則認為:以可連網的行動裝置,取代實體的信用卡、票證或現金在店家或銷售終端進行支付行為,即可視為行動支付。
按照Apple Pay在他國的應用範圍,其實比電子支付所定義的更廣。還能綁定簽帳金融卡來付款(跟信用卡相比,不會超支也非延後支付,銀行帳戶內有多少錢,才能付多少),也整合了禮品卡、集點卡等商店發行的酬賓卡。
因此,台灣地區的LINE Pay、街口支付、Pi錢包、Gomaji Pay等等,也屬於行動支付領域。這些服務與Apple Pay最大不同在於交易模式與傳輸技術,僅有Apple Pay採NFC感應模式。
透過Apple Pay在台啟動的契機,不僅有望帶動新一波「嗶商機」,也可望進一步推動無現金社會的願景,好處多多。今年內,來自三星以及Google的行動支付服務也有機會啟用(Samsung Pay & Android Pay),屆時相關議題勢必再度成為關注焦點。你,準備好了嗎?
(中時電子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