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網專文----中日韓峰會 要秉持滴水石穿的意志2009-10-11 07:26:49
10月9日,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韓國總統李明博抵達北京,出席於10日在天津舉行的第二次中日韓首腦峰會。
這是繼去年底在日本福岡首次單獨舉行三國首腦峰會後的第二次,由於有日本新首相首次與會和溫家寶剛剛高調訪問朝鮮這兩大背景,加之“朝核問題”和“東亞共同體”這兩大看點,本次峰會也備受輿論關注。
對於朝核問題,目前最大的難點不僅在於朝鮮並未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也在於日韓尤其是韓國對溫家寶訪朝後中國援助朝鮮的舉措表現出的猜疑與不安。對於溫家寶訪朝的盛況,韓國表現出一種心口不一的矛盾心態:一方面不否認中國的援助並不違反聯合國制裁決議,另一方面又認定中國此舉在加大對朝制裁力度方面有違五國一致原則,甚或會抵消各國制裁努力。此外,儘管並未獲得美國的認同,中國能否接受尚在未知之數,但李明博仍不遺餘力地推銷其所謂“大妥協” 方案;而日本方面則依然希望能將人質綁架問題同朝核問題得以一攬子解決,朝方能否改變其一貫反對立場,也值得進一步觀察。因此,三國首腦峰會儘管會繼續開展對朝核問題的磋商溝通,但解決問題的關鍵鑰匙仍取決於數周後的朝美會商,寄予過高期望顯然並不現實。
其實,朝核問題的難解僵局,更凸顯出本次峰會另一看點——“東亞共同體”的吸引力。首度與會的鳩山由紀夫一直高調倡言“東亞共同體”,並將其作為自己友愛外交的核心理念。眾所周知,“東亞共同體”理念在日本政壇並不新鮮,但鳩山此番再度宣揚,卻由於其特殊時機和背景而受到格外關注。從綜合國力對比上看,一方面中國GDP趕上日本已觸手可及,與美國的差距也在繼續縮小;另一方面,東亞三國GDP總量已占到世界的17%,未來有望達到20%。去年由華爾街席捲全球的經濟金融危機給日韓及中國都帶來了空前的衝擊和挑戰,三國都更具抱團取暖的強烈願望,共度難關的現實需要讓東亞一體化議題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民意基礎和輿論支持。
當然,由於朝鮮半島對峙和海峽兩岸分離這兩大“病灶”並未消除,冷戰思維、歷史創傷等深層誘因仍根深蒂固,化解東亞各國家、地區以及利益攸關方之間的相互猜疑甚至敵意更非一日之功,因而東亞一體化仍面臨諸多嚴峻挑戰。儘管如此,中日韓三國仍不能自縛手腳甚至觀望畏縮。無論是朝核問題僵局,還是歷史問題、領土問題、東海資源問題等,均不能成為阻礙三國推動一體化進程繼續穩步前行的障礙;相反,而應將其置於一體化的大框架下加以審視,並尋求互信基礎上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當然,正如韓國《朝鮮日報》日前社論所言:東亞共同體更不能紙上談兵。鑒於日本以往的教訓,東亞一體化常常成為其國內黨派間爭鬥的“消費話題”,而非歷屆政府一以貫之加以堅持和貫徹的根本戰略,因而結果要麼雷聲大雨點小,要麼人走茶涼、人亡政息。中日之間的瑜亮情結、韓國與中日之間的以小事大敏感脆弱心理以及彼此間相互拉升的民族主義,不僅沒有被有效疏導、平抑,相反,在這種反覆中還有繼續抬頭之勢,成為東亞一體化難以逾越的攔路虎。
其實,中日韓三國既要著眼現實,全力解決當務之急的難題如朝核問題、共同應對經濟金融危機等;更應著眼長遠、面向未來,就構建東亞共同體思謀長遠規劃,甚至描繪出未來50-100年的一體化路線圖。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東亞共同體可以謀劃用50年甚至100年來實現。
第一步,先計劃用15-20年時間,建成覆蓋三國、開放對外的東亞自由貿易區,然後再用5-10年搭建起三國資源能源合作共同體,隨後又用 10-20年時間最終建成東亞經濟共同體。2008年中日韓外貿進出口總額接近5萬億美元,占全球份貿易總額的比重已逼近1/3,其中內部貿易額已占到東亞各國外貿總額的54%,超過北美自由貿易區45%的水平,已初步具備建立經濟共同體的條件。
第二步,構建東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為最終形成東亞安全共同體努力。在經濟一體化的前30年裡,三國可以就反恐、防核擴散等議題,牽頭倡導多邊合作長效機制;後20年則可以嘗試推動東亞各國嘗試建立起無需外部強國支撐的聯合安保體制。
第三步,在此基礎上,再用50年左右時間,構建歐盟式的東亞政治經濟共同體,實現中日韓與東盟乃至印度、澳大利亞等在內的泛東亞一體化。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可喜的是,算上在東盟框架內的歷次會議,十年來已舉行過八次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經過這次天津峰會,中日韓自主的峰會機制也將常規化。其間先後簽署、發表了《中日韓推進三方合作聯合宣言》、《中日韓三國合作行動戰略》、《中日韓合作進展報告》等多項合作文件,指明了三方合作方向。
此外,中日韓三國還陸續建立了外交、經貿、財政、信產、環境、知識產權、地震、人事、旅遊、海上交通與物流等10個部長級會議,以及中日韓泛黃海經濟技術交流會議等機制。東亞共同體的百年基業已經有了令人鼓舞的良好開端,前途雖然依然充滿挑戰,但只要形成了堅實的共識,就能始終秉持滴水石穿、繩鋸木斷的意志,最終完成今天在許多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0月9日,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韓國總統李明博抵達北京,出席於10日在天津舉行的第二次中日韓首腦峰會。
這是繼去年底在日本福岡首次單獨舉行三國首腦峰會後的第二次,由於有日本新首相首次與會和溫家寶剛剛高調訪問朝鮮這兩大背景,加之“朝核問題”和“東亞共同體”這兩大看點,本次峰會也備受輿論關注。
對於朝核問題,目前最大的難點不僅在於朝鮮並未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也在於日韓尤其是韓國對溫家寶訪朝後中國援助朝鮮的舉措表現出的猜疑與不安。對於溫家寶訪朝的盛況,韓國表現出一種心口不一的矛盾心態:一方面不否認中國的援助並不違反聯合國制裁決議,另一方面又認定中國此舉在加大對朝制裁力度方面有違五國一致原則,甚或會抵消各國制裁努力。此外,儘管並未獲得美國的認同,中國能否接受尚在未知之數,但李明博仍不遺餘力地推銷其所謂“大妥協” 方案;而日本方面則依然希望能將人質綁架問題同朝核問題得以一攬子解決,朝方能否改變其一貫反對立場,也值得進一步觀察。因此,三國首腦峰會儘管會繼續開展對朝核問題的磋商溝通,但解決問題的關鍵鑰匙仍取決於數周後的朝美會商,寄予過高期望顯然並不現實。
其實,朝核問題的難解僵局,更凸顯出本次峰會另一看點——“東亞共同體”的吸引力。首度與會的鳩山由紀夫一直高調倡言“東亞共同體”,並將其作為自己友愛外交的核心理念。眾所周知,“東亞共同體”理念在日本政壇並不新鮮,但鳩山此番再度宣揚,卻由於其特殊時機和背景而受到格外關注。從綜合國力對比上看,一方面中國GDP趕上日本已觸手可及,與美國的差距也在繼續縮小;另一方面,東亞三國GDP總量已占到世界的17%,未來有望達到20%。去年由華爾街席捲全球的經濟金融危機給日韓及中國都帶來了空前的衝擊和挑戰,三國都更具抱團取暖的強烈願望,共度難關的現實需要讓東亞一體化議題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民意基礎和輿論支持。
當然,由於朝鮮半島對峙和海峽兩岸分離這兩大“病灶”並未消除,冷戰思維、歷史創傷等深層誘因仍根深蒂固,化解東亞各國家、地區以及利益攸關方之間的相互猜疑甚至敵意更非一日之功,因而東亞一體化仍面臨諸多嚴峻挑戰。儘管如此,中日韓三國仍不能自縛手腳甚至觀望畏縮。無論是朝核問題僵局,還是歷史問題、領土問題、東海資源問題等,均不能成為阻礙三國推動一體化進程繼續穩步前行的障礙;相反,而應將其置於一體化的大框架下加以審視,並尋求互信基礎上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當然,正如韓國《朝鮮日報》日前社論所言:東亞共同體更不能紙上談兵。鑒於日本以往的教訓,東亞一體化常常成為其國內黨派間爭鬥的“消費話題”,而非歷屆政府一以貫之加以堅持和貫徹的根本戰略,因而結果要麼雷聲大雨點小,要麼人走茶涼、人亡政息。中日之間的瑜亮情結、韓國與中日之間的以小事大敏感脆弱心理以及彼此間相互拉升的民族主義,不僅沒有被有效疏導、平抑,相反,在這種反覆中還有繼續抬頭之勢,成為東亞一體化難以逾越的攔路虎。
其實,中日韓三國既要著眼現實,全力解決當務之急的難題如朝核問題、共同應對經濟金融危機等;更應著眼長遠、面向未來,就構建東亞共同體思謀長遠規劃,甚至描繪出未來50-100年的一體化路線圖。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東亞共同體可以謀劃用50年甚至100年來實現。
第一步,先計劃用15-20年時間,建成覆蓋三國、開放對外的東亞自由貿易區,然後再用5-10年搭建起三國資源能源合作共同體,隨後又用 10-20年時間最終建成東亞經濟共同體。2008年中日韓外貿進出口總額接近5萬億美元,占全球份貿易總額的比重已逼近1/3,其中內部貿易額已占到東亞各國外貿總額的54%,超過北美自由貿易區45%的水平,已初步具備建立經濟共同體的條件。
第二步,構建東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為最終形成東亞安全共同體努力。在經濟一體化的前30年裡,三國可以就反恐、防核擴散等議題,牽頭倡導多邊合作長效機制;後20年則可以嘗試推動東亞各國嘗試建立起無需外部強國支撐的聯合安保體制。
第三步,在此基礎上,再用50年左右時間,構建歐盟式的東亞政治經濟共同體,實現中日韓與東盟乃至印度、澳大利亞等在內的泛東亞一體化。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可喜的是,算上在東盟框架內的歷次會議,十年來已舉行過八次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經過這次天津峰會,中日韓自主的峰會機制也將常規化。其間先後簽署、發表了《中日韓推進三方合作聯合宣言》、《中日韓三國合作行動戰略》、《中日韓合作進展報告》等多項合作文件,指明了三方合作方向。
此外,中日韓三國還陸續建立了外交、經貿、財政、信產、環境、知識產權、地震、人事、旅遊、海上交通與物流等10個部長級會議,以及中日韓泛黃海經濟技術交流會議等機制。東亞共同體的百年基業已經有了令人鼓舞的良好開端,前途雖然依然充滿挑戰,但只要形成了堅實的共識,就能始終秉持滴水石穿、繩鋸木斷的意志,最終完成今天在許多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