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洗碗背後的教育問題
* 2009-09-20 * 中國時報
台大校長李嗣涔在對該校新生致辭時表示,現在的孩子常有拯救世界的遠大志向,卻少有幫父母親餐後洗碗的貼近關懷。這樣的觀察相當接近事實,也引發了若干後續討論。許多分析的焦點都集中在評論現代子女之好高騖遠;這樣的見解不能說錯,卻忽略了這個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孩子餐後幫父母洗碗,當然是體恤父母賺錢、做飯辛勞的貼心表現。李校長所指,應該是指子女誠於中、形於外的自願服務,而不是父母親「洗碗一次一○○元」的利誘行為。廣義而言,無報酬地幫忙父母洗碗是家庭倫理的具體呈現。為什麼今天孩子們沒有這樣的倫理觀呢?這倫理觀要如何培養呢?我們認為,此中有社會文化的大問題,值得進一步解說。
一般而言,子女要有體力與心境幫父母洗碗,應是在國中、高中階段最有可能。孩子在國小時心智相對不成熟,不容易孕育其回饋與幫忙觀念。至念大學時許多子女都已住校離家,也不容易再有做家事的客觀需要。然在國高中階段,雖然子女大多住在父母家,但幾乎所有台灣家庭的子女都受到「升學」情境的一元化壓制,就算父母親想要求子女練習洗碗,恐怕也很難做到。
以國中生具體的一天活動流程來看,我們就更能發現問題的癥結。孩子們每天早上最晚七點鐘就得出門,才能趕上班級的打掃與早自習。一天八、九堂課,加上各種小考,到傍晚只能在學校附近吃個便當,就得匆匆趕赴補習。補習班下課返家已是將近十點,父母親想到子女明晨又得早起,怎麼忍心把碗留給這些疲累的孩子去洗呢?到了周末,孩子們通常還是有兩、三個半天的補習課或才藝課,日子與平常上課期間相差不大,也沒有多少在家體驗家庭生活的機會。即使是暑假寒假,學校也會排上忙碌的進修或寒暑輔導課程,孩子們的生活也還是以學校與課業為中心,與平常沒有太多改變。
我們要強調的是:對絕大多數的台灣國中與高中生而言,他們是沒有多少「家庭生活」的機會的。一般而言,一個人的成長歷程會受到三種重要外在力量的型塑與約制,其一為家庭、其二為學校、其三為政府。在幼童階段,通常是家庭的角色較重;在成人階段,則是政府的影響較強。而在六歲至廿歲的密集學校教育階段,學校與家庭的角色往往交錯影響,共同型塑孩子們的人品、人格。但是在台灣這樣的扭曲社會,由於升學競爭主宰了青少年的主流進階環境,家庭的角色自然退位。整體而言,青少年的家庭生活時間極少,當然更談不上什麼家庭倫理的孕育了。
對許多現代國中與高中生而言,「家」似乎只是個不用繳房租、不必付飯票的包伙旅館。孩子們幾乎沒有機會目睹父母賺錢與燒飯的辛苦,當然也就不可能產生分擔飯後洗碗辛勞的心境。家庭旅館的主人其實也不只是提供食、宿;他們往往對孩子們有極高的期待─倒不是期待子女因為住屋而回饋金錢勞務,而是期待他們考上個好學校,光耀門楣。因此,如果為了磨練子女們飯後洗碗,而耗損了他們半小時的讀書時間,對父母而言也是不划算的。於是,子女迫於升學壓力,遂沒有機會體驗家生活;而父母又把子女升學置於第一順位,在成本效益上也不打算浪費子女時間。供需雙方的意願都不強,彼此意興闌珊之下,子女洗碗與否根本不是個重要的問題。長此以往,就產生了今日的惰性與無奈。
沒錯,台灣的子女似乎欠缺家庭倫理,但那是因為他們在青少年階段根本沒有什麼家庭生活。李校長講話的對象是台大新生,但那是他們在國中、高中時就已然型塑的習慣。坦白說,不洗碗不是家庭問題,而是教育問題;不是大學生主觀的怠惰,而是社會對青少年升學壓力的結果;不是台大的問題,而是教育部的問題;不是日常生活的小扭曲,而是升學結構的大病態。
* 2009-09-20 * 中國時報
台大校長李嗣涔在對該校新生致辭時表示,現在的孩子常有拯救世界的遠大志向,卻少有幫父母親餐後洗碗的貼近關懷。這樣的觀察相當接近事實,也引發了若干後續討論。許多分析的焦點都集中在評論現代子女之好高騖遠;這樣的見解不能說錯,卻忽略了這個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孩子餐後幫父母洗碗,當然是體恤父母賺錢、做飯辛勞的貼心表現。李校長所指,應該是指子女誠於中、形於外的自願服務,而不是父母親「洗碗一次一○○元」的利誘行為。廣義而言,無報酬地幫忙父母洗碗是家庭倫理的具體呈現。為什麼今天孩子們沒有這樣的倫理觀呢?這倫理觀要如何培養呢?我們認為,此中有社會文化的大問題,值得進一步解說。
一般而言,子女要有體力與心境幫父母洗碗,應是在國中、高中階段最有可能。孩子在國小時心智相對不成熟,不容易孕育其回饋與幫忙觀念。至念大學時許多子女都已住校離家,也不容易再有做家事的客觀需要。然在國高中階段,雖然子女大多住在父母家,但幾乎所有台灣家庭的子女都受到「升學」情境的一元化壓制,就算父母親想要求子女練習洗碗,恐怕也很難做到。
以國中生具體的一天活動流程來看,我們就更能發現問題的癥結。孩子們每天早上最晚七點鐘就得出門,才能趕上班級的打掃與早自習。一天八、九堂課,加上各種小考,到傍晚只能在學校附近吃個便當,就得匆匆趕赴補習。補習班下課返家已是將近十點,父母親想到子女明晨又得早起,怎麼忍心把碗留給這些疲累的孩子去洗呢?到了周末,孩子們通常還是有兩、三個半天的補習課或才藝課,日子與平常上課期間相差不大,也沒有多少在家體驗家庭生活的機會。即使是暑假寒假,學校也會排上忙碌的進修或寒暑輔導課程,孩子們的生活也還是以學校與課業為中心,與平常沒有太多改變。
我們要強調的是:對絕大多數的台灣國中與高中生而言,他們是沒有多少「家庭生活」的機會的。一般而言,一個人的成長歷程會受到三種重要外在力量的型塑與約制,其一為家庭、其二為學校、其三為政府。在幼童階段,通常是家庭的角色較重;在成人階段,則是政府的影響較強。而在六歲至廿歲的密集學校教育階段,學校與家庭的角色往往交錯影響,共同型塑孩子們的人品、人格。但是在台灣這樣的扭曲社會,由於升學競爭主宰了青少年的主流進階環境,家庭的角色自然退位。整體而言,青少年的家庭生活時間極少,當然更談不上什麼家庭倫理的孕育了。
對許多現代國中與高中生而言,「家」似乎只是個不用繳房租、不必付飯票的包伙旅館。孩子們幾乎沒有機會目睹父母賺錢與燒飯的辛苦,當然也就不可能產生分擔飯後洗碗辛勞的心境。家庭旅館的主人其實也不只是提供食、宿;他們往往對孩子們有極高的期待─倒不是期待子女因為住屋而回饋金錢勞務,而是期待他們考上個好學校,光耀門楣。因此,如果為了磨練子女們飯後洗碗,而耗損了他們半小時的讀書時間,對父母而言也是不划算的。於是,子女迫於升學壓力,遂沒有機會體驗家生活;而父母又把子女升學置於第一順位,在成本效益上也不打算浪費子女時間。供需雙方的意願都不強,彼此意興闌珊之下,子女洗碗與否根本不是個重要的問題。長此以往,就產生了今日的惰性與無奈。
沒錯,台灣的子女似乎欠缺家庭倫理,但那是因為他們在青少年階段根本沒有什麼家庭生活。李校長講話的對象是台大新生,但那是他們在國中、高中時就已然型塑的習慣。坦白說,不洗碗不是家庭問題,而是教育問題;不是大學生主觀的怠惰,而是社會對青少年升學壓力的結果;不是台大的問題,而是教育部的問題;不是日常生活的小扭曲,而是升學結構的大病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