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膏民脂 宋太宗誡石銘箴言
* 2009-07-29 * 中國時報
▲宋太宗聖訓「誡石銘」警語。(本報資料照片)公訴檢察官林怡君昨天在辯論庭上,秀出一張宋太宗命人銘刻在石頭上的「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以史鑑今的十六字箴言照片。
但這個「誡石銘」並非宋太宗的發明,首創者其實是五代十國時後蜀主孟昶。北宋滅了南唐後,宋太宗取孟昶《誡喻辭》中的四句話,並重新加以組合,便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誡石銘」。
宋太宗趙匡義號令各州、府、縣的衙署大堂前立「誡石」一塊,上面寫著這十六個字,目的在使進出官府的官員都能看到,知所警惕,可謂用心良苦。
自北宋、南宋,直至明、清,這十六字箴言不斷流傳出現在全國各地、山川勝地;只不過刻字歸刻字,效果是否遞減,不得而知。
* 2009-07-29 * 中國時報
▲宋太宗聖訓「誡石銘」警語。(本報資料照片)公訴檢察官林怡君昨天在辯論庭上,秀出一張宋太宗命人銘刻在石頭上的「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以史鑑今的十六字箴言照片。
但這個「誡石銘」並非宋太宗的發明,首創者其實是五代十國時後蜀主孟昶。北宋滅了南唐後,宋太宗取孟昶《誡喻辭》中的四句話,並重新加以組合,便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誡石銘」。
宋太宗趙匡義號令各州、府、縣的衙署大堂前立「誡石」一塊,上面寫著這十六個字,目的在使進出官府的官員都能看到,知所警惕,可謂用心良苦。
自北宋、南宋,直至明、清,這十六字箴言不斷流傳出現在全國各地、山川勝地;只不過刻字歸刻字,效果是否遞減,不得而知。
Comments
Post a Comment